浅析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qi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对建设一个良好城市人居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而人均占有量不足,近年来,由于气候因素影响,持续干旱已造成水量明显下降,再加上人们的过度开采和严重的水污染,水质也逐步下滑,许多城市严重缺水,城市生存环境恶化。因此,要转换思路,将给水和排水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建立给排水系统工程,以达到节水的目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水平和循环利用率。因此,加强对城市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意义重大,文章对此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市政 给排水 设计一、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市政给水排水工程可分为3 个子系统: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循环水系统。供水系统主要包括高压消防给水管、生产生活给水管和泡沫消防管;排水系统主要包括生产污水排水管、生活污水管和雨水排水管;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循环冷却水给水管和循环冷却水回水管。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划定市政给排水范围,预测市政给排水量,确定排水体制,进行排水系统布局;原则确定处理后污水污泥出路和处理程度;确定排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建设规模和用地。
  二、当前我国城市给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水量预测方法落后
  城市水系统规划的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各类基础数据、指标、标准和分析工作,其中水量预测和水平衡分析是核心工作。目前我国的水量预测工作主要是参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中有关规定,根据城市规模确定所在地区的人均综合用水指标和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以及不同性质的用水指标为参考,通过对历史综合用水数据的回归外推可以得到。但这种预测方法十分落后,可靠性差,主要表现在水量预测过高。
  (二)排水规划混乱
  城市建设发展速度很快,多采取分区,分片的建设,而规划跟不上建设速度,下水系统建设混乱,目前绝大部分市区的排水设施分别由环保局、市政工程管理处、水利局等不同部门管理,由于各部门之间沟通不够,管理及责任不清,加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对排水设施存在的问题以及发生的新问题都无法及时解决,传统的防洪和排水设施设计中,强调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将雨水和污水尽快排出城市,忽视了城市径流面源污染的控制和雨水资源的利用。
  三、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
  (一)协调好城市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好城市人口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在不破坏生态系统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做好水资源的统一调配和利用。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制定合理的改造和建设计划,以使人居环境更加接近自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城市水系统中增加“节水”子系统,“治污”子系统,“回用”子系统。
  (二)做好分阶段的规划
  市政给排水工程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建筑给排水,涉及到水源的寻找和调度以及取、排水构筑管道设施和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大工程,因此需要我们按照阶段任务需要来制定合理规划,并且需要预估在每个阶段的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三)坚决杜绝新污染源、新排污口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供求或趋向平衡,或已出现水资源短缺现象。城市水资源问题普遍存在于各类城市中。因此,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给排水规划必须把握和解决的首要问题。要改变城市供水的被动局面,必须行动起来,充分开发利用身边白白流失的资源。在给水规划中要根据水文水力关系及环境容量,划分出城市水源的一级、二级保护区以及准保护区,并按照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提出有关治理现有污染源、清除排污口的措施,坚决杜绝新污染源、新排污口的产生。
  四、市政给排水具体规划设计
  (一)首先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城市水资源问题普遍存在于各类城市中。因此,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给排水规划必须把握和解决的首要问题。水资源在时间与空问上存在分布不均,而且根据要水质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设计方案,市区给水系统规划要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倡城镇及片区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要改变城市供水的被动局面,必须行动起来,充分开发利用身边白白流失的资源。水资源开发的原则应是兴修水利,拦河筑坝,调节径流,蓄丰补枯。同时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水污染不仅造成水环境的破坏。同时还可能使符合水质标准可供饮用的水源减少。间接加剧水资源的短缺。
  (二)雨水系统规划设计
  雨水系统规划设计应与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和城市竖向规划相结合,特别是地处平原、盆地的城区,这三者的有机配合显得更为重要。一般而言,在新城区采用分流制,旧城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但真正意义上分流制在实践中很难做到。雨污系统中有一根接错,两个系统就相通,可能就是合流制。
  (三)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
  排水主要是生活及生产排水,还有就是防洪排涝,防洪排涝是城市的生命线,对于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排洪规划重现期应根据城市重要性以及当地的历年雨水量,排洪流域面积等因素综合考量后确定,市政排水的污水处理是每个城市每时每刻都要面临的问题,规划设计中既要考虑到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还要应用新科技,建设节能环保,再利用的原则,用生活污水反应器向高效的移动床和流化床发展。大中城市排洪标准不宜小于10年一遇,对于山区,考虑到内洪来得快,退得快,宜采用全抬高方案,但同时也要考虑村庄现状,可设置局部的抽排设施。
  (四)提高水量规模的预算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水量要进行有规模的预算,城市给水排水工程从各规划阶段到具体项目实施,确定其水量规模是首要内容,规模预测是否符合发展趋势和实际需要,将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工程总体布局、实施步骤和工程费用产生重大影响。城市给排水工程从总体规划、专业规划、详细规划阶段,到工程实施,其水量规模的确定是逐步深化和完善的过程, 各阶段应有不同的规范、标准、指标作指导。
  (五)加大对城市给排水工程建设的科学研究
  充分利用国际上成熟的先进科研成果和成功经验,特别是要充分利用最新的现代科学技术,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给排水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确保给排水工程建设的高起点,高标准,规划设计人员应及时掌握工程技术新动态和新材料发展,另外要加大科研力量和经费的投入,在保证政府投资力度和财政资金来源的同时,多渠道的筹集各方资金,打破行业垄断,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担风险”的原则,确定投资利益驱动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保证融资体制能够长效发展,推动城市供排水事业的全面发展。
  (六)完善各项法规
  根据我国给排水体制规划混乱的现状,应用法律手段确保给排水工程建设及管理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确立好国际通用的规则。通过行政立法,完善法规,建立明确的给排水工程建设及管理职责制度体系,明确管理权限,形成规划、建设、维护、监督各部门明确的权利、职责和监管机制。
  总之,在水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日益成为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制约性因素的今天,高质量地编制好城市给排水规划,不仅是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自身的需要,而且是城市面向未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赵玲萍,邵敏. 城市中水系统纳入给排水系统综合规划的优化研究[J]. 节水灌溉,2006,(2).
  [2]李莲秀. 关于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的思考[J]. 建筑经济,2007,(8).
其他文献
地下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性质和规模大体定位的情况下,在对城市地下可利用资源、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的需求量和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量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城市总
目的建立MBP特异性自身反应性T细胞克隆,为进一步探讨EAE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奠定基础.方法以MBP肽免疫C57BL/6小鼠,取其淋巴结细胞,加同系鼠脾细胞体外共同培养于含IL-2的培养
目的 考察并确定舒宁可溶性止血材料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酶解法从牛跟腱中提取胶原蛋白;甲壳素经浓碱脱乙酰基制备壳聚糖.结果实验室产品理化性能符合美国《药典》同类产品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AMI患者按生存与否分成两组,按统一标准,分别整理两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最终入选的变量是
GSP法规为国际上通行的确保药品经营质量的管理规范。本文从增强药品经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药品经营企业质量管理水平、降低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风险及保障人民用药安全
针对Multi_agent系统(MAS)在开放性分布式网络应用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利用XML密码加密,XML数字签名和XML密钥管理等XML安全技术框架与规范,以及使用智能物理agent基金会(FIPA)资源
随着光伏行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力度的加大,导电浆料作为诸多原材料中成本较高且使用量较大的耗材,为了节降成本,各电池厂商在银浆耗量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在背面导电银浆方面,节将
固定化酒精发酵法同传统法对比,新建一座10,000T/提厂一座5000厂扩建为10,000T/年厂,可分别减少发酵设备、土建投资74.42%和90.34%,吨酒精生产成本降低3.76%。
主要从工程项目建设的不同清单种类出发,在概念、形式、特点、利弊以及实施要点展开,具体分析不同清单种类在造价管理中的特点及应用。
根据六十多篇参考文献,对国内外各类菜籽饼粕脱毒方法进行了详细总结与评述,指出各类脱毒方法不能推广的根本原因,并根据油菜籽饼粕脱毒研究之现状提出在油菜籽加工过程中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