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潜移文明流转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nsun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1937年夏天,两岸公认的当代大哲方东美先生发表《哲学三慧》,放旷慧眼,俯视世界各大文明,其哲思宏大深远,文字典雅洗练,正如闻中博士所形容的:“字字精要,句句透辟,既似箴言,又如神谕。”堪称为其早期的代表作,奠定了他在哲学界一代宗师、泰山北斗的历史地位。
  当时先师方先生所讲的“哲学三慧”,是指古代希腊、近代欧洲与中国哲学。中国的三慧,则指本土“儒、道、墨”的核心精神,那时还未兼及印度与佛学。
  方师到了中期以后,另外再补充印度哲学,堪称“第四慧”。他强调:“印度人在宇宙中为人生造境,结果把宇宙人生的低层境界,打破束缚,将许多差别境界,归到宇宙的高度统一,我现在把它叫作‘功德慧’。”〔1〕
  在印度哲学的源头中,《奥义书》与《世尊歌》(亦有直译《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为两大经典;所以方师曾说:“不只中国如此,视自然、人与历史浑然一体,浩然同流,在某些印度思想中也可看到;比如《奥义书》中,多处都提到如下的《和平颂》:噢,彼也充满、此也充满,充充满满、彼此交流,当此充满贯注另一充满,更能流衍互润,融成一体。凡此种种,都可看出东方智慧的基本精神。”〔2〕
  他并指出:“我们要注意的一点,乃是佛学究竟是从印度来的,而印度人本身有一种表达这种最高哲学智慧的形式。”〔3〕
  因此,他经常追溯到佛学以前的《世尊歌》与《奥义书》等经典,强调其重要性。
  方师生平论学方法,经常强调要能“追溯源头”、“从流溯源”。所以,他曾批评很多写《中国哲学史》的人,不讲“经典”(如《易经》),一开始就讲“经学”,是种“斩头”、“断头”的哲学史。因而,他本身讲“中国哲学的精神与发展”,先从贯通“群经”开始,并且首论群经之首的《易经》,作为“原始儒家”创新精神的重要源头。
  正因他很重视“从流溯源”,所以他讲中国大乘佛学,也必定先追溯印度原始哲学,然后再“从流溯源”;论述其后的印度佛学,再说明其如何融合中国的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大乘佛学”。
  在他追溯印度哲学时,经常提到《奥义书》、《世尊歌》等印度重要经典,还曾向笔者说了一个小故事。他曾应邀在演讲中,提到印度婆罗门教极重要的“大梵天”,但整理录音的人,竟然写成“大饭厅”,令他啼笑皆非,因而感叹国人对印度文化,实在非常缺乏认识。
  另外一位哲学前辈汤用彤先生,对印度哲学史与《世尊歌》很有研究,对佛学也有很深学养,但据方师亲自告诉笔者,汤用彤先生是用研究的态度看佛学,本身未及“信”的问题。方师则是用“信”印证“知”,在“转识成智”后,再进一步的“内证圣智”。
  佛学前辈欧阳竟无先生曾说,佛学“不是哲学,也不是宗教”。但方师则强调,佛学“既是哲学,也是宗教”;证明他很重视“知”与“信”的结合,亦即“知”与“行”的结合,堪称“人间佛教”中强调“人间成佛”、“行佛”的先驱。
  所以,他很重视“悲智双运”与“上下双回向”;因为大智故,不住生死,但又因为大悲故,不住涅槃。
  因为方师曾在1945年台湾光复之后,担任台湾大学首任的哲学系主任,又因他对“中”、“西”、“印”哲学同时看重,所以台大的哲学研究所,迄今仍然分成“中国哲学”、“西洋哲学”与“印度哲学”三组,仍然保持这优良的传统。我在台大任教期间,看到这三组优秀的研究生,各有所长、但也能够彼此融通,心中更钦佩方师的慧心与远见。
  近些年来,我常应邀在中国大陆大江南北讲学,结识了不少大陆哲学界的精英,更高兴的是,经由前台大哲学系主任孙智燊博士的介绍,有幸认识了在杭州任教的闻中博士,当他送给我近作──有关印度经典《奥义书》的中译作品,令我很惊喜!
  因为,精通印度学问的人才很少,能深谙梵学、佛学的人才更少;方师生前一贯主张,研究哲学应通原典原义,所以必先精读彼国文献,他一直强调,研究外国文献包括西方与印度,对精通外国哲学非常的重要。
  方师本人便精通世界各大文明哲學传统的语文。牟宗三先生曾向笔者亲口表示,他很钦佩“方先生外文好、学问好”,自叹这两点都不如方师。但方师生前便曾感慨,有关印度哲学的人才太少,如今欣见闻中博士有此毅力与造诣,译成印度哲学宝典,令人格外感到兴奋!
  印度哲人总统拉达克里希南(S. Radhakrishna),因为在世界上用英文弘扬印度文化,所以享有盛名。任何人若要了解印度文化,必先读他的《印度哲学资料书》(A Source Book of Indian Philosophy)。他曾在抗战时访问重庆,遇到方师,曾问方师:“你们对外国人论述的中国哲学,是否满意?”
  方师回答:“很不满意,很多误解!”
  拉氏便问:“那你们自己为什么不用英文直接写中国哲学?”
  方师事后向笔者亲自提过这段,说他因为受此“刺激”,往后便经常用英文论述中国哲学。方师的英文,与其桐城派中文一样古雅,极其优美,被称为“维多利亚式英文”(Victorian English),兼具华丽隽永,并又深含哲理,自成重要特色。因此,牛津大学教授摩伦(L. Mcmorran)曾经赞叹:“真没想到一位东方人,以英语著述,向西方介绍中国哲学,其英语之造诣,如此优美典雅,求诸当世英美学者,亦不多见!”
  尤其,方师在论述分析艰涩的佛经时,更能举重若轻、悠游其中,化博为约,游刃有余,充分展其精湛深厚的学养、寄情高远的境界,加上其清隽婉逸的文采,本身不但是传统佛经的最佳现代诠释,也是推陈出新、再创璀璨、光芒四射的哲学精品。
  根据笔者个人体会,这些也因方师本身能够会通东西、道贯古今,而且深具以简御繁的能力,并能在生命精神上冥同大化,所以能够纵横驰骋、驰情无碍所致。
  我因曾在多年以前中译方师《中国人的人生观》(The Chinaese Vies of Life,2012年,由北京中华书局收入方师《中国人生哲学》),深知其中艰苦,对于任何一字一词是否译得贴切传神,经常需要斟酌再三、反复修订,比我自己写作要花费三倍以上的时间与心血。
  因此,我很钦佩闻中博士在此中译,能够真正做到“信、达、雅”兼顾,并能直透印度经典的精华神韵,将印度经典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最高境界,更能用其生花妙笔,絜情入幻,挥洒得淋漓尽致!
  闻中博士原名朱文信,浙江大学博士,曾于英国吠檀多中心研习印度哲学,因为我应邀任浙江大学客座教授,浙大并为笔者创立了两岸第一家“国学工作室”,所以能在杭州与他结缘深谈。他曾译著《印度生死书》,也曾看过拙著《中西生死哲学》,也对书中引用《西藏生死书》感到意外惊喜;我们在学问交流与人生经验上,均能相谈甚欢,堪称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很有难得的缘分。
  尤其,因为闻中博士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文笔融入美感诗境,兼具儒雅旷达,不但能深深契合印度经典的精髓,更有方师文采的生动气韵,令我备感亲切温馨,所以能为其写序,甚感荣幸!
  综合而言,闻中博士本译,笔锋常带感情,文中经常流露人生正能量,浃化宇宙大生机,胜义迭出、高潮迭起,堪称领悟古印度圣者《奥义书》精神的重要法门,允称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要版本!
  相信,闻中博士这部中译作品,能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也为中、印两大民族的传统智慧开拓重要的现代诠释法门,更为中印两大文明的会通奠定重大的基石作用!
  因而,本书出版的意义既重大,也深远,今后若能普及各界,激发更多仁人志士,弘扬其中胜义,并与中华文化会通交融,相信,不只是中、印两大民族之福,也是整个东方文明之幸,更是世界文明更加昌盛之幸!
  注释:
  〔1〕方东美:《人生哲学讲义》,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224—225页。
  〔2〕方东美:《中国人生哲学》,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94页。
  〔3〕方东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学》,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41页。
其他文献
一  很多年前,为撰写一篇关于阮籍的小文,翻阅《晋书·阮籍传》,其中一段文字记忆犹新,说阮籍“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豚,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  通过强调在日常生活中的“失礼”、“无礼”,来表彰阮籍包括“竹林七贤”们的“魏晋风度”,表彰他们至情至性到“越名教而任自然”,譬如阮籍的“胡闹”
二十世纪初,颇有传奇色彩的漫游者亚历山大·凯瑟琳伯爵(A.Kyeserling)曾著有一部奇思妙想、异彩纷呈的《一位哲学家的旅行日记》,他对东西文化与哲学精神的比较颇有心得。凯瑟琳曾经向人们倡导马鸣菩萨“不住涅槃”的理想,认为只有这一理想才能拯救今后的世界。他说:“我想起了菩萨的一句誓言:‘只要地球上还有一个灵魂未得到拯救,正陷入人世束缚和烦恼之中,我自己就不进入涅槃(不住涅槃)。’我们把菩萨的这
赵清阁,著名女作家、编辑家、画家。她被人称为受“五四运动”影响的第二代女性作家。赵清阁精通写作,善于绘画,通晓乐律,多才多艺,为人正直,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与众多名人结为好友,有些甚至成为人生知己。这样一位奇女子,引起我深入了解她的兴趣。我有幸读到她当年主编的《弹花》杂志,在《弹花》杂志中有许多她发表的作品,从这些作品中能看出她有关抗战的思想。这些思想主要包括“团结一切力量,战争高于一切”、“文艺创
一  “涉园”在浙江省海盐县城南三里乌夜村(现浙江省海盐县城南门外),为清初张惟赤所创。惟赤字螺浮,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累官礼科、刑科给事中,称为“都谏螺浮先生”。三藩之乱,延议加赋,他不赞成,去官归,筑“涉园”,康熙六年(1667)复官,未几卒。涉园当建于康熙初年。惟赤次子皓,字小白,号皓亭,康熙十一年(1672)举人,官至刑部主事。园毁于太平天国战乱,见道光《海盐县志》。皓亭作涉园图,
一  《挥戈马上》是开国上将杨得志的回忆录,1984年由解放军文艺出版,该书记录了将军从参加革命到1949年解放大西北的军旅生涯,聂帅作序并题书名。全书近二十九万字,从井岗山到延安,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里面充满了壮怀激烈的故事,让我深受感染。  就在全书行将结束时,将军单独记述了一个小故事,三页长短,约一千六百字的“一个小小的插曲”,但就是这个悲泣的插曲,让我感慨万千,浮想联翩……二  故事很简
萨基是英国著名的讽刺小品作家,《黄昏》、《敞开的窗户》、《帕克尔泰德太太打虎记》等都以短小精悍著称,是读者耳熟能详的名篇。在构思的精巧,尤其是结尾的大逆转上,和欧·亨利颇为相似。欧·亨利心肠软,有同情心,因此带点伤感,萨基则以调侃和毫不客气的针砭为能事。讽刺需要夸张,夸张则不免离奇。不过既然是小品,篇幅有限,好比速写;尽管离奇,到底简单,令人解颐,也不过是睡前的消遣而已。相比之下,萨基的个人经历倒
前言:复原华夏知识总图,贯通华夏八千年史  现存先秦文献不仅严重缺损,而且面目全非,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有四。一是春秋战国百家之学兴起,对于传世文献各有弃取。二是战国末年秦灭六国,尽焚各国史书和相关图籍。三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焚毁百家之书和先秦图籍。四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废黜百家之书和先秦图籍。四次灭顶之灾,导致夏代《连山》、商代《归藏》等夏商图籍,东周列国的各国史书,《邹子》、《
这个标题有点令人诧异,却是实话实说。卅年前,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山村小铁匠;廿年后,我有幸高攀上了众多的皓首时贤,《附庸风雅》中所撰写的十七位老先生就是其中代表。  我七岁丧父,母亲含辛茹苦把我养育成人,希望我身怀一技,早日成家立业,我的生命之舟只能由母亲来摆弄。高中毕业后,我卖过冰棒、挖过煤炭、修过水库,一心等待机会去当兵,母亲却安排我跟姨父学篾匠。姨父放不下家里刚刚分到的几亩田,决定用主要精力种粮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姓张的外交官颇为知名,一位是西汉时凿通西域的张骞,另一位便是晚清时出使西洋的张德彝。张德彝八次出国,虽然在外交方面缺乏建树,但他留下了八部日记,毫无疑问是外交官中出使日记写得最多的。《五述奇》便是作者任驻德使馆随员期间(1887—1890)的日记,为其八部出使日记中的第五部。光绪十三年(1887)五月,因原驻德大臣许景澄任满,朝命内阁学士洪钧为出使俄、德兼充奥、和国(指荷兰)大臣,
提起这个话题,若从笔者的经历着眼,似应从孩提时期说起。  正当我将要接受学龄前启蒙教育之际,恰值日寇侵华之时。在此期间,父亲携同兄姐们远去四川,而不舍远离乡土的母亲,在孀居的婶母的陪同下,带领我和小妹不畏艰辛、长途跋涉来到一个偏远的且可躲避战祸的小山村,随后就暂住了下来。  当时令母亲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个仅有二十来户人家的小山村的邻近处,竟有一家专为农户子弟启蒙的私塾,于是母亲就在次年开春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