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简单“解决问题”的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mjacky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数学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变化,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编写体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实现了观念的更新,特别是将“应用题”转变为“解决问题”。从“应用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不仅是名称上的改变,在内容结构上,也将其拆分到加、减、乘、除等基本的运算之中,在呈现形式上也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巩固学生数学知识技能,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为了提高学生分析、解答问题的技能,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加强简单解决问题的教学,为低年级学生在高年级学习复合解决问题打下扎实的基础。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初浅的做法。
  一、从运算意义的角度分析普遍的数量关系。
  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是学习解答一切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虽然解决问题的内容是千变万化的,但都是四则运算在实际中的应用。古人也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好多学生,之所以对解决问题感到很棘手,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注意寻找问题的根源。我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四则运算的意义分析普遍的数量关系。
  四则运算的意义本质上就是“分”与“合”。加法和乘法都是“合”,加法是不同数的合,乘法是相同数的合;减法和除法都是“分”,减法是从和中分出一部分求另一部分,除法是把总数分成相同的数。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析“两个关系”。“两个关系”是指在加、减法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乘、除法中“相同加数(每份数)、个数(份数)与总数”的关系。
  (一)在加、减法中让学生学会找出“部分与整体”。
  当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之后,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体会上述四则运算意义的本质。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58页的例题,解决问题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大意是:想买一辆36元的车,只有8元,还要攒多少元才够?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容易知道这里要用36元减去已经攒了的8元钱。但为什么用减法呢?学生可能并不清楚,经验告诉他应用减法。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就可以结合题目叙述的事情,进一步引导:这里实际上是把36元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已攒的6元钱,一部分是再攒的钱。问题的本质是要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按四则运算的意义应该用减法算,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事理中所隐含的数学原理。 再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23页例4,全校卫生评比,二(1)班得了16面小红旗,二(2)班比二(1)少3面,二(2)班有多少面?可以这样想,二(2)班比二(1)少3面,从“少”这里想,二(2)班与二(1)一个对一个,对完了,二(2)班不够,二(1)班16面是总数,二(2)班的小红旗数与3是两个部分,求部分用减法。
  (二)在乘除法里,让学生学会找出“相同加数(每份数)、个数(份数)与总数”。
  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扫地的有7人,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2倍,擦桌椅的有多少人?从“2倍”这里想:擦桌椅的人数有2个7人,这是知道了个数、相同加数,求总数,按四则运算的意义应该用乘法计算。又如,二年级下册59页例4,以一群学生在公园先划船、再坐碰碰车为背景, 第一幅图用图意展示信息“6条小船,每条坐4人”,6是个数,4是相同加数,知道相同加数和个数,就可以用乘法计算出总数;第二幅图以学生的对话和提问给出信息:“碰碰车每辆可坐3人,我们这么多人,要坐几辆呢?”,利用求出的小朋友的人数24人(6×4=24)即总数,3是相同加数,知道相同加数与总数,求个数用除法计算。
  “数学教学就是教给人解决问题的策略”,抓住了以上关系,即抓住了解决问题的本质。教师在教学时不能把力量放在一个一个具体问题的解答上,而应将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方法适当提升,从运算意义的角度分析普遍的数量关系。
  二、对学生进行“四多”训练。
  (一)多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读”是获取知识,发展认知能力的一种途径。只有学生会“读”,才能进一步逻辑判断,进一步“解决问题”。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明明是一道数学过程非常简单的题目,有些学生总是出错,大多就是因为没有读懂题目。如:我有一次对班上的学生进行检测,有一道题目是这样的,刺猬妈妈说:“我把20个果子平均分给我和我的4个孩子 ” ,求平均每只刺猬分得多少个果子?相当部分学生的解答都是20÷4=5(个),而实际上是20÷5=4(个),他们大多都没读懂题目的本意“分给我和我的4个孩子”,而想当然地误认为是分给4个孩子。在教学中孩子们读题不够仔细,审题不细心的例子比比皆是。读 “题”百遍,其义自现,因此我要求孩子在做题时,用手指读题目至少2遍,不会的题目至少读四遍。只有弄明白了题目的意思和要求,才有可能进一步“解决问题”。
  (二)多说。
  说条件、说问题、说算理。多让学生创造性的“重复”某一题意,如仅“去掉”的意思,学生可以有“送去”、“拿掉”、“奖给”、“吃掉”、“藏起来”、“遮住”、“坏了”、“削好”等二十余个表达词语。多让学生说算理,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说理,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碰撞中互相启发,开拓思路,使学生能够将数量关系从解决问题的情节中抽象出来纳入到已有的概念中去。
  (三)多想。
  套用“教育就是叫人去思维”这句话,其实在说的过程中学生就已经打开自己的脑门,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学生通过自己创造性的思维明白题意,已“知其然”,但学习数学并非仅此而已,而是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因此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多想。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29页例3,呈现15个小朋友做游戏的情境图,并由小精灵聪聪和明明分别提出“平均每组几个小朋友”和“可以分成几组”。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同桌相互说出所想:15个小朋友是总数,平均分成3组是份数,知道总数和份数就想到可以求每份数,求每份数用除法;同样的道理说出15个小朋友是总数,每5人一组是每份数,知道总数和每份数可以求份数,求份数用除法。让学生在相互说出所想的说理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四)多动。这里所提到的多动是指学生的动手操作,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事物都有好奇心,他们总想看一看、摸一摸。我在低段数学教学时,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加强直观教学,加强学生的活动和动手操作的内容,引导学生用多种感观进行学习。例如,二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册第16页一道趣味题是这样的:将一根绳子对折后再对折,然后从中间剪开,想想剪开后变成几根。此题若是让学生抽象的想学生很不容易接受,所以处理这道题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剪一剪,结果自然就出来了。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较容易的理解所学的知识,大大降低了教学解决问题和学习解决问题的难度。
  三、在比较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两论相订,是非乃见。”有比较,才有鉴别。为防止学生形式化地解题,看到“一共”用加法做,看到“还剩”用减法做,看到“倍”用乘法做……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比较辨析的思维情境,让学生在比较辨析的思维情境中,深化解题思路,发展思维品质。
  例如,(1)有8只小兔,平均装在4个笼子里,每个笼子装几只?
  (2)有8只小兔,卖了4只后,还剩多少只?
  (3)笼子里的小兔卖了4只后还剩8只,原来笼子里有多少只小兔?
  (4)有8只小兔,又买来4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
  (5)有4个笼子,每个笼子里都有8只小兔,一共有多少只小兔?
  (6)有8只黑兔,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4倍,白兔有多少只?
  6道不同的题,都是8只和4只两个数,到底该用什么方法去解决。应引导学生学会找题目中的关键词,“平均”“还剩”“买来”“倍” “一共”……让学生体会这些词的含义,对比六道题的数量关系,揭示它们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并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出解题的方法。
  四、培养检验的良好习惯。
  解答简单解决问题同进行四则运算一样,也要注意培养检验的习惯,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另一方面可以为培养检验复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初步基础。检验解决问题要比检验四则计算复杂一些,首先要重新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之间的关系是否正确,然后再看列式、计算、答案是否正確。通过检验还可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对解答结果的负责态度和自信心。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在教学中,只要抓住简单解决问题的结构、特征及联系,加强直观手段的运用,强化思路分析,重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就一定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句话被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熟悉。幼儿熟练地使用语言可以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感觉、感受或需要,让成人或同伴了解自己,或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在对幼儿长期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上课是发展幼儿口语能力的重要途径,但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仅仅靠组织一周二次的语言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中有一多半时间是生活活动,充
期刊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因为具有科学和理论特色,概念较多,理论性强等特点,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要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程的兴趣,就要改变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的活跃度,提升教学效果,这些都可以通过课堂穿插艺术得以实现。根据政治课程内容,扩大知识范围,增强见解认识,结合适当的穿插教学,能够有效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本文重点研究在高中政治课堂上穿插艺术的有效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这就对人的全面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教育要根据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通过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密切的家校配合,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教育教育环境途径  现代小学心理专家认为:小学阶段必须把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和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小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重视小学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的思想也开始向开放性靠拢,这是我们发展中所必需的。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了:一段时间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教师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却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我们的学生也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尤其是最近几年,在他们身上出现了一些不应该出现的现象。  【关键词】道德教育核心  以下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进行探
【摘要】本土资源作为地域特色的优势资源,具有独特的特点及价值,是农村幼儿园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本文通过阐述如何充分发掘本土资源的优势,利用乡土文化、民风民俗、自然景物等开展生趣盎然的游戏活动,有效提高农村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激发幼儿对家乡、家乡人民、本土文化的热爱之情,以实现幼儿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本土资源  本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地方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本土地
人类素质的提高,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在社会飞速服装店今天,学校作为人才的摇篮,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完成这项神圣使命,必须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因为,他们虽然为数不多,但任其发展,不仅会害了自己,也会使我们有愧于“灵魂工程师”的称号,更不利于学生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了解、帮助、转化学困生是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二十多年来,作为班主任,我对学困生进行了积极深入地观察、研究
期刊
树木溃疡类病害包括溃疡、烂皮、腐烂、干腐、轮纹、疮痂、流胶、癌肿、枝枯、枯梢等多种类型,能够在杨树、苹果、梨树、石榴以及松树等多种生态、经济林木上造成严重危害。我
距离高考还有一段时间了,我发现:与“过分紧张”的考生不同的是,还有一类考生,马上要高考了,可是他们表现为,松懈、倦怠、满不在乎的样子。他们无论是听课还是做题,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面都表现出“不在状态”。我经过多少年高中教学的实践,最后分析到这一类考生有一个共性是:男生比女生多,他们成绩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他们在学习上面懒散,主动性差,缺乏热情,上课时候不够专心致志学习,不能很好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
期刊
【摘要】目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阐释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内涵、特征、对策等几个方面,对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的工作,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大学生往往在社会上会获得更多的事业上发展机会,取得更多的成就。关注学生心理状况,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进行健康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出具有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身
林农复合经营系统具有持续性、高效性、稳定性等特点,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对土地资源进行全面综合利用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能够有效解决农林争地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