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关节滑膜液与外周血中G1特异性T细胞的特点

来源 :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dxie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比较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 T细胞库中是否存在 G1特异性 T淋巴细胞极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重组人软骨抗原凝集原 G1为抗原 (r G1) ,采用国际标准半有限稀释建立细胞株法 ,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外周血中分离建立 G1特异性 T细胞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结果从 4名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外周血中分别分离建立了 13株 G1特异性 T细胞株。分析比较了这些细胞株 ,发现病人的 G1特异性 T淋巴细胞出现频率为 36 .2 %。所有 T细胞株与 r G1及 WT和 PPD共同培养以观察其特异性反应性 ,
其他文献
一种新发现的B细胞趋化因子BCA-1/BLC由人的肝脏、脾、盲肠、胃、淋巴结、唾液腺和乳腺产生,对前B细胞有很强的趋化活性,并能刺激它的靶细胞表达该趋化因子的受体CXCR5/BLR1。该趋化因子的受体主要分
目的探讨 E.coli DNA抗肿瘤免疫的效果及免疫作用机制。方法纯化提取大肠埃希菌染色体 DNA(E.coliDNA)进行抗肿瘤治疗及免疫学指标测定。结果 E.coli DNA体内多种途径给药均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脂磷(lipoteichoic acid,LTA)作用于LoVo细胞后是否能增强LAK对该细胞的识别和杀伤,以及ICAM-1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方法观察了LAK对LoVo细胞的识别和杀伤作用,并用流式细胞仪和ELISA的方法检测了LoVo细胞表面
目的 从影响淋巴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的角度探讨黄区欧糖免疫增强作用的机制。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模型,应用蛋杂料染色、细胞ELISAS、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研
CD59是一种GPI锚型的补体调节蛋白,它是一个多功能的分子,其主要作用是与新生补体攻膜复合物中的C8和/或C9结合从而抑制补体的活化。了解CD59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可为提高抗肿瘤抗
系统性硬化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抗ScL-70抗体是该病的标记性抗体,其抗原ScL-70就是DNA拓扑异构酶I。ScL-70的抗原决定簇具有多样性,不同抗原决定簇的活性与患者的临床病痛及人种
GPI锚固蛋白在T淋巴细胞表面形成富含胆固醇和糖鞘酯的脂微区(1ipidmicrodomains)。被激活的GPI锚固蛋白与糖鞘酯发生侧向交联引起脂微区胞浆面PTK的聚集和活化,转导级联细胞
从细胞周期调控这一途径探讨视黄酸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结果显示:5×10^-6mol/L全反式视黄酸(ATRA)及劳维甲(AE)处理的HL-60细胞生长受抑,4d后90%细胞停滞于G0/G1期,G1→S期转换受阻,同时NBT还原反应
目的 研究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巨噬细胞内酶活性及其吞噬功能。方法 用四氧嘧啶腹腔注射复制SD大鼠糖尿病动物模型,测定大鼠肺泡及腹腔巨噬细胞内酸性磷酸酶,精氨酸酶,乳酸脱氢酶及
目的 探讨致敏小鼠CD4^+T淋巴细胞核转录因子GATA3、NFAT活性的变化及雷公藤内酯醇(TP)的作用。方法 采用卵蛋白(OVA)致敏的方法建立模型;运用panning法分离CD4^+T淋巴细胞;通过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对CD4^+T淋巴细胞核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