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德与法治课思辨力培养的策略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2009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辨力是一个人思考、分析、辨别能力的综合。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强调的思辨能力,指的是学生辩证思考问题,遇到问题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不人云亦云,有正确的价值观等能力。培养思辨力可以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更加理性地思考问题。本文浅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前、课中、课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思辨能力  培养策略
  引言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教材,特别是八、九年级教材,对学生思辨能力要求较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有利于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其更好地理解教材知识。
  一、课前:立足教材,提炼思辨主题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文本,领会文本的精神和理念,提炼教材中的思辨主题。
  (一)认真研读教材,提炼思辨因子
  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深入挖掘教材背后蕴藏的东西,如部编教材七上“深深浅浅话友谊”这一节有个问题:竞争会伤害同学友谊吗?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如果同学们能够正确面对竞争,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学习,能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反之,不能正确面对竞争,可能会产生嫉妒心理,影响同学友谊。为此,我把本节课思辨核心提炼为“竞争与友谊”,引导学生讨论,锻炼思辨能力。再如,2020年因为疫情影响,停课不停学,同学们可以在网络上观看安徽省教育厅的精品课程进行学习,也可以跟随学校老师同步学习。开学后就部编版教材“合理使用网络”一节,我设计了一个问题:网络教学对于你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以此引导学生讨论。有的学生说道:“网络教学对于我来说是弊大于利。原因如下:首先,我的自觉性不高,易受网络游戏诱惑;其次,网络授课每节课老师不一样,每节课都面对陌生的面孔,很难适应;再次,网络授课速度太快,没有有效的练习,我们学习知识容易变成‘夹生饭’。”还有的同学说:“网络教学对于我来说是利大于弊。原因如下:首先,网络课程资源丰富,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听课,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次,网络教学让我们有许多课余时间自学,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为此,我把本课的思辨核心提炼为“网络的利与弊”,引导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兴趣,锻炼思辨能力。因此,教师认真研读教材文本,学会提炼教材中的辩论主题,引导学生讨论,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巧设“两难问题”,锻炼思辨能力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两难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做出自己的判断。如八上统编教材“善用法律”中有这样的问题:如果遇到侵害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你会怎么做?说说你的理由。有的学生认为我们应该帮助他人,因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有的同学认为未成年人心理不成熟,如果贸然行事,自己可能会受到伤害,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行为。这样,学生会更好地理解我们需要见义智为。通过“两难问题”训练,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锻炼了他们的思辨能力。
  二、课堂教学:开展思辨活动,锻炼思辨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也可以精选辩题,组织学生辩论,激起思维碰撞,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维碰撞
  讲授部编版八下教材中“国家权力机关”这一课时,恰逢2020年5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民法典》,因为刚学过宪法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相关知识,于是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有人认为作为民事领域的百科全书《民法典》,其地位比宪法更重要。请谈谈你的观点。这样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讨论,由学生阐述观点、分享理由,教师进行小结。通过情境交流,学生兴趣高涨,主动参与讨论,更好地理解了课本知识,锻炼了思维能力。再如针对七上统编教材“师生交往”一课中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这一知识点,我设置了一个问题:假如老师在课堂上确实说错了,你该怎么办?有的学生说:老师说错了,我们应该立即指出来,不然会给同学引起误导。有的学生说:老师说错了,不能说,说了老师多没有面子啊,说不定是自己错了。还有的学生说:老师说错了,我们应该指出,但是应该注意场合,比如课后和老师沟通交流。通过情境交流,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这一知识点,有利于培养批判精神,锻炼质疑能力。
  (二)创新辩论教学,提升学生思辨素养
  辩论可以让辩论者从多个角度去考虑问题,锻炼思维能力。我们学校每年都会选取一些经典辩题,组织学生辩论。如“是仰望星空重要还是脚踏实地重要”。学生认真准备辩论赛,开阔视野,锻炼了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教师可以组织课堂讨论,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例如,部编版八下教材“依法行使权利”一节,在课堂教学时,借助多媒体播放视频:“2020年疫情期间,湖北大冶一男子散播疫情谣言被行政拘留十天。”我提出问题:“男子散布谣言被警方拘留与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是否相违背”?引导学生辩论,由学生阐述观点、分享理由,教师指导辩论过程。通过辩论,学生拓展了思維,锻炼了思辨能力。
  三、课后作业:多维训练,增强实践能力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标准是多元的,其中,实践能力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要求之一,学生学习课本知识之后,需要加强实践训练,增强实践能力。
  (一)研读中考题,培养思辨特质
  虽然中考题目每年都在不断变化,但是相关知识与能力的考查是不变的。中考题对于日常教学具有引领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研究中考题,以此指导日常教学。例如:2017年安徽中考14(2)“我经过反复验证,确定老师出的题目有问题”,考查了学生的质疑精神,这是安徽省道德与法治科目近年中考初步涉及质疑能力考查。2019年安徽中考17(3)“以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发展需要与各国合作还是竞争为题组织一场辩论赛”直接考查学生思辨能力。再如2020年安徽中考13题涉及明辨是非,理性追星。通过这几年中考题,我们可以看到其考查了质疑能力和思辨能力。我们可以借助这些中考题在日常教学中营造思辨氛围,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课后有意识地加强训练。
  (二)问题训练,锻炼思辨能力
  通过适当的问题训练,可以锻炼思辨能力。我在日常布置作业时有意识选取一些考查学生思辨能力的题目,给学生以训练。如“竞争精神比合作精神重要,还是合作精神比竞争精神重要”“安徽省经济高速发展是更需要对外开放还是更需要改革创新”等。这些具有思辨特质的题目训练,利于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拓展其思维,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结语
  运用科学的思辨策略,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利于锻炼思辨能力。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创设有利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质疑,使学生体验到思考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唐春燕.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转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2]崔亚丽.对创新教育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上),2012(8).
其他文献
摘要:逻辑推理素养是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教学中注重该素养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点,而且能够幫助学生掌握相关的推理技巧与方法,为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逻辑推理理论知识的讲解,又要围绕具体的例题,为学生剖析不同推理类型,把握逻辑推理的一些细节,保证推理过程严谨,推理结论正确。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 逻辑推理素养  逻辑推理是指
在彝族的大量存世文献中有一部分属于经济类文献,这部分文献尚未引起学者的重视。通过对禄劝县茂山乡那庸干立科村,世袭毕摩张兴家所藏契约文献进行梳理,以6份民国时期土地交
随着技术与网络的发展,阅读方式已从单一的纸质阅读转变为多种阅读方式并存。在调查研究新媒体阅读与传统阅读现状的基础上,探讨面对今天快节奏的生活和海量的信息,如何阅读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既能够丰富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内容,又能有效促进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改革。它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创新教学过程;它能结合学情,满足信息化环境下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最大化地发挥微课教学优势,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本文从中高职服装立体造型学科教学现状入手,介绍中高职服装立体造型与微课结合教学的优势,阐述微课在中高职服装立体造型学科教学中
本刊2021年第一期发表的《超大“Y”型曲面清水混凝土柱施工工艺》一文中位于第75页第一行“设计采用模板边框角部采用,32×800”更正为“设计采用模板边框角部采用ϕ32∗800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前身是成立于1950年3月的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只有钟敬文在北京的几所高校开设了一门“民间文艺研究”课程,其他高校尚未开设该课
近年来,特色小镇在全国掀起了建设热潮,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下,特色小镇发展的关键在于其作为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与质量。采用个案研究方法,以曲靖市麒麟爱情小镇为例,系统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力推进、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以及新高考的大背景下,史料教学越来越凸显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巨大作用。无论是教学情境的创设、问题的设计与解答,还是历史思维能力、高考命题甚至核心素养的培养,都需要丰富多彩的史料作为支撑和依据。但是,目前来看,大多数高中生在对史料分析处理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难,都使他们逐渐丧失对历史的兴趣,甚至厌恶历史。因此,如何通过培养高中生对史料学习的兴趣,最终提高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现状进行认知和分析,结合笔者多年从事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和多次参加校级、市级、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经历和经验,潜心总结出相关教学和实训的重难点。本着抓好基础、学有所长、共同成长的团队精神,提出“以赛导学、课赛共训、教赛互融”教学模式来强化和深化教学的内容和学习成效,建立一套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和体系,探究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实用教学方法、策
摘要:时事政治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高中政治教师要与时俱进,借助于时事政治的材料,优化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最终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时事热点 高中政治教学 策略  如果说政治学习能够赋予学生观察世界的“眼睛”和改造世界的“双手”,那么在政治教育中引入时事热点,就是帮助学生推开观察世界的“窗户”,获得改造世界的“工具”。时事热点的引入,不仅能够丰富政治教学的内容,还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