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德育工作实质性缺失的拷问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ch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德育工作实质性缺失,既有教育体制的原因,又有学校德育制度的原因。中国教育受世俗观念及就业压力的影响,忽视了人的发展,倾向于功利化,导致学校德育工作空泛化、形式化。教师作为教育过程的主导力量,师德的塑造尤为重要。
  【关键词】德育    管理     发展     人格
  林崇德教授认为“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目前,加强德育工作已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尽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加强德育工作的文件频频出台,从学校管理到课堂行为,各项德育规定和要求应有尽有,但都只是纸上谈兵,德育工作始终无法走出低谷。理性审视德育低效,林林总总的的学校德育制度为何没有内化为学生的自律信念,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呢?笔者以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质性缺失是导致德育低效的原因之一。
  一、目前,中国教育的大背景仍是应试教育,主管教育的地方政府官员与学校的校长尤为看重升学率,学校制度的确立,评价教师的机制皆以教学成绩为落脚点,德育工作不被看重
  每年在很多地方,从社会到学校都会重奖中、高考成绩突出的教师及学生,无形中都在为应试教育摇旗呐喊,推波助澜,在某种程度上使得中国教育积重难返,工作的方式、重心难以改变,教育自然趋向功利化,遂引发了德育潜规则的滋生。学校评价学生,仅仅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一好替三好”,只要学习好,即使犯了错,教师的批评也是不痛不痒,蜻蜓点水。若成绩差,哪怕犯了小错,批评也如暴风骤雨,铺天盖地。有些教师全然不顾该生在平时的表现,反差之大,让学生情何以堪!事关教师切身利益的工作考核和职称评定,则往往以教师的教学成绩、论文发表、公开课等为量化标准,有的只是定性的、含糊的底线要求。这必然导致教师学科教学倾全心,德育工作凭良心,干好干差一个样。
  二、德育制度的反人性及简单、形式化
  1.学校的德育制度是德育管理者制订的,它具有垄断性、指令性和单向性,没有学生参与和约定,自然不会与学生达成共识。即使班级的《学生公约》也由班主任越俎代庖,满纸的规矩、禁令,缺之生本理念,学生的道德内需得不到满足,也就得不到学生的认同和接受。消极应付、知行脱节也就不可避免。有些学校的德育制度甚至是压抑学生天性的,其本身就是不道德、不合法的,处处凸现管、卡、压,违背了德育促进学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宗旨。即使遇到不公正待遇也不得申辩,学生之间发生语言、肢体冲突,不分起因和缘由,各打五十大板。整个管理过程中,学生没有自主权、话语权,有的只是被压抑和绝对服从,学生的人格得不到尊重,沦为规范的“奴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创造性被抹杀,道德成长无从谈起。对学校而言,德育就意味着校纪校规,德育工作者都将主要精力放在校纪校规的教育上,通过层层管理,把学生置于这张无形的大网中,只要不出乱子即可。
  2.滥用德育量化。做好事加分、分错事减分,室内、区域卫生整洁加分,脏乱差减分等。年终各项表现加分,排名就是德育结果。至于学生在“加减分”之后是否养成自觉的行为;教师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如何做好、做细、做通思想工作,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取向;如何教会学生与人沟通、与人为善;如何教会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却考虑得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这必然使学生的道德内化严重受阻,导致言行疏离等双重人格的形成。须知:人的所有才能必须要建立在健全的品德、人格支撑之上,只有学生忠实履行了做人的准则,有了较高的做人品位,他们才能承担学生、事业、社会的重担。
  三、师德的塑造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人格的塑造,道德的指引,需要品德高尚的教师,毕竟,教师是教育过程的主导力量,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所以,教师职业承载着太重的社会责任。
  如何加强师德修养,除了学校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制定激励机制外,主要靠教师自身。首先,应转变职业观念,把教育事业看成一个有理想的事业。没有理想不仅会迷失职业方向,更会损伤自己。其次,养成阅读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勤思考,善感悟。读书会使你变成一个有内涵的人,知识渊博的人,一个学生尊重、喜爱的人,一个能辨别真假、美丑的人,一个能让学生崇拜的人。“亲其师则信其道”,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再次,淡泊名利,怀揣一颗平常心,不要为了所谓的“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之类的荣誉,一味打压学生,使学生沦为为自己获取功利的学习工具。要知道,做人比学习更重要,这关系到学生以后能不能更大程度地发展,能不能有尊严地活着,能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我们都在谴责这个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难道我们就不能有信仰、有理想地去做一些 有意义的工作?当然,教师师德的塑造是个大题目,内涵丰富,这里就不赘述了。
  德育的终极目标是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以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最终使其有道德地生活,而道德文化的培养,需要学校德育制度一以贯之地导航与推进。提高德育实效,必须从教育的根本变革开始。唯有如此,学校教育才能“以人为本,回归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阐述蒸汽加重氧冲管的基本原理,介绍徐州彭城发电厂一期工程两台300MW机组锅炉在省内首次采用蒸汽加氧冲管的实际应用及效果。
语言在培智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智力结构最主要的基础能力,对培智孩子其他能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课外时间也好,在课堂语言教育中也好,我们都应该有意识
随着世界的发展进步,教育事业也有了巨大的进步,小学数学学科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教学方法也应不断实现突破。小学数学这一基础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
随着游戏化课程的推进,幼儿的主体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老师会从幼儿的当下兴趣点来思考问题.班级区域游戏的开展要做好区域游戏的命名、环境的创设、规则的建立以及区
纵观眼下小学生习作,多偏于套话空话,千篇一律的风格。这是我们习作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就应当引导学生真情表达,让他们的作文更丰富多彩。本文基于此,提出了
<正> 近几年,山东第三产业尽管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远远不能适应山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成为制约山东经济腾飞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只有大办发展第三产业,才能实现山东经济高起点、多层次、跳跃式的发展,否则,将会被历史的发展所淘汰。
在实际教学中,对分数的认识,过分强调了“分”的动词属性,弱化了对等分后1份的多层次感知,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一个单位”和“若干等份”上,而忽略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