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ding_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时间较短,理论体系尚不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网络技术水平较低、学生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动力不足是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原因。要通过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强化网络道德建设,优化网络管理体制等途径解决存在问题。
  关键词: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现状 存在问题 提高实效性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0年12月,全国共有网民约4.5亿,其中学生网民占网民总数的1/3以上,大学生是学生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应对网络时代冲击,结合网络特点,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方法与现代网络技术手段的紧密结合,运用合理的策略及方法,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困境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进入网络时代以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格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运而生。所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依托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基于虚拟社会的认知特点,应用网络传播和教育方法,对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政治观念进行同化的信息化教育形式。”
  1999年中共中央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和2000年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两个文件推动了网络思想教育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高校BBS、学生网站为主要形式的校园网络建设发展较快,各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性质网站纷纷建立,一批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设立标志着网络思想教育工作实践的展开。互联网所具有的互动性、开放性,以及多媒体数字化、高速便捷的信息传输等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许多便利条件。开放的网络环境和巨大的信息量极大地充实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的契合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宽度与广度,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宣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缩短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网络的交互性很大程度地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单向灌输的方式,让教育者更容易与受教育者进行沟通,了解其真实思想动态,进而大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但也应注意到,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着与学生实际需要向脱离、专业知识与网络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状况,直接导致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低下,具体表现在:首先,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度不高。在我对在校大学生随机访谈中,绝大多数被访谈者均表示认同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的结合,但同时表示自己很少访问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或是论坛。受访者认为此类网站缺乏吸引力、更新速度慢、内容空洞是大学生不愿意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因。其次,高校的教学管理者与思想政治教育者忽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传统课堂的补充,传统观念没有更新,认为只要建设一个网站、使用网络聊天工具进行交流、上传宣教图片文章便等同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最后,网络技术的发展本身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网络上充斥着良莠混杂的信息,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网络上不负责任的信息和议论很容易给大学生造成思想混乱。境内外反动势力利用网络进行政治煽动,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高,我认为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式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教育论坛多是尚处于单向的信息发布的阶段,网站内容虽丰富,却多是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讲义、图片、PPT放置于网络之上,大学生参与度低、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互动性,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性,需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但由于网络的交互性,学生自由选择度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与内容简单移植到网络上很容易被学生接受或屏蔽,忽视了学生需求的多样化,大学生日渐强烈的主体意识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之访问率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更无从谈起。
  (二)缺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缺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现象。由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求教育者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过硬的网络技术,能够熟练地运用网络开展教学。同时,高校管理者网络知识普遍较差,缺乏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更新。不能够较好地运用网络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流畅地与学生进行网络沟通与交流,降低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缺乏对网络时代学生特点的认识。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虽然都是大学生,但是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和教学途径的差异,造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出现一些新的特点。由于网络所具有的虚拟性、交互性使得大学生在网络上可以匿名且不受限制地展示自己、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激发强烈的自我意识,出现诸如偏执心理、逆反心理等网络情绪。同时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的成型阶段,易受网络不良信息导向,出现网络依赖或网络从众现象,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判断。部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对网络时代大学生特点的认识,运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仍采取旧模式、传统手段,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很难为大学生所接受,进而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常进行。
  三、高校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校园网络建设。
  建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加强校园网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校要重视校园网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政策与资金上予以支持,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的建设。同时,要积极采纳学生对校园网合理意见,以此增强校园网的吸引力。
  依托校园网,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政府与高校应大力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通过在高校校园网上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栏目,让学生能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观点,充分与老师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从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1998年11月中清华大学建立了首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红色网站,这是全国第一个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大学校园网站。网站主要提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资料,学生能在网站上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大学生首个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立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学期间是年轻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科学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充分运用网络阵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尝试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教学,给大学生提供与课程相关资料,及时更新内容。方便学生自主且选择性地学习,在无形中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
  (二)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
  开展科学有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合格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拥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要具备灵活运用网络能力。
  当今社会,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的思想、心理问题也随之增加,这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拥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必须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较强的是非分辨能力,不断丰富自身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其次,必须具备网络信息素质,拥有一定的网络操作能力,能够不断获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信息,开拓自身视野,从而在网上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中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有所收获,在网络上也能起到育人作用。国外的研究成果表明:“网络环境下,在个人智力因素基本相同时,教育者的教学效果、科研能力取决于他所具备的信息能力,信息能力越强,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就越强,教学效果也就越好。”[1]因此,做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
  (三)强化网络道德建设,优化网络管理体制。
  网络时代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网络不文明现象层出不穷,这使网络道德问题成为网络建设与管理中的重要问题。网络匿名性和随意性给许多不具备道德素质的人发布虚假信息、未授权信息等违法行为提供广阔平台。在网络缺乏有力监督和健全的法律体系的情况下,网民的网络道德素质已成为网络首要的“防火墙”。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必须把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纳入到高校网络建设中来,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识,不管是在现实社会还是在虚空的网络空间中都应该拥有起码的道德自律能力。其次,优化网络管理体制。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的互联网管理规章制度,促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顺利进行。加强对校园网、局域网的管理,设立网路“海关”,以此监控大学生不良网络行为,并及时对网站上不良信息进行清除,确保营生健康向上的良好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R].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陈坤,曹良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探析与界定[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
  [4]高少宾.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
其他文献
本文对《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与《九年制义务教育音乐教学大纲》、《促进全球音乐教育的信仰宣言》的内容分别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与分析,试图通过这一角度,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市民社会的发展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面对现代社会的困境和挑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教育目标、价
摘 要: “工学结合”模式的日益深入,引发了高等职业院校的一系列改革,文秘专业的毕业论文也急需改革。文章指出文秘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出发,从内容和形式上、指导模式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探讨了高职文秘专业毕业论文改革。  关键词: 工作过程 高职文秘 毕业论文    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日益深入,引发了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一系列颠覆性改革。在2 1培养模式(2年在校学习,1年在外顶岗实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