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枬:致力于品牌国际化和体验化

来源 :成功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一枬简介:
  威汉环球营销机构的创办人,现任大贺中国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生于香港,毕业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拥有20多年的广告经验,是精信中国的开拓者,美国艾菲奖评委,中国广告协会公司委员会副主任、香港广告商会主席。
  
  前瞻观点:
  2007年整个广告行业的方向将是品牌国际化和品牌体验化。国际化的品牌工具不一定是外国人做出来的,现在中国人也可以研发品牌工具,而且更适合中国企业未来的发展,因为中国已经不是跟着别人亦步亦趋了。
  
  一个公司是否优秀,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的引导作用上,每一个公司都是要引导这个市场的,引导市场就要树立一些新的营销概念、传播概念。威汉传播机构在2007年的概念有两个:一个是品牌的国际化;一个是品牌的体验化,因为我相信2007年整个行业的方向将是品牌的国际化和品牌的体验化。威汉将帮助中国的企业国际化,国外的企业本土化。
  现在全世界的眼球都在注视中国,不是Made In China ,而是 Sale In China ,以前我们没有品牌经验,外国人带进来的品牌工具很好,也教会了很多人。现在的中国市场完全不一样,中国的企业用外国的那一套我觉得不一定适合,现在我们有能力做一个全球化的品牌工具,全球化的品牌工具不一定是外国人做出来的,好像一件衣服,你可以发明别人也可以发明,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做自己的衣服,现在中国人也可以研发品牌工具出来,水平是一样,而且更适合中国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发展,因为中国已经不是跟着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了。
  怎么做我们自己的营销呢?一定是用我们的体验营销的方法,所以强调的是品牌体验化的概念。营销和广告是为了建立品牌,品牌说到底就是文化,买中国品牌的商品就是买中国的文化,同时接受中国人的价值观。这需要营销机构了解当地的文化并拥有国际化的视野。
  纵观中国广告营销业,只有两类公司:国际化的跨国公司和本土化的中国公司,缺少那种能结合国际化与本土化运作经验的广告公司。威汉就是这么一个起到中西方品牌服务桥梁作用的公司,以此来驱动中国广告业第三股力量的发展。创立“威汉环球营销机构”,这是在适合的时机做适合的事。想走入国际的中国企业,不一定适应国际的惯例,而中国市场情况复杂,国际广告公司没有这个概念,这个困扰就是门不当、户不对,我们完全可以做到有国际团队、国际背景,但是我们有中国情怀,明白中国企业的需要。
  中国的自主品牌目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走在一条挣扎于“生存”与“品牌打造”的矛盾线上。大部分自主品牌都过分偏向于“生存”,注重短期收益,往往很少投资在长远品牌资产上。因此,跟国外品牌相比,我们认同的机会少了,品牌影响力也弱了。羡慕-模仿-接轨-原创是一个国家品牌发展所遵循的路径,如何能够更早地进入最后一个阶段,这要看中国自主品牌的营销意识是否快速增强。
  中国的企业家可以花一个亿,甚至十几个亿投资在生产线上,花几千万在渠道建设上,花两三个亿在中央台里去打品牌知名度,花两千万找国际明星或体育名人等做代言,但他们却不愿意或认为不值得花两万块去找一个专业到位的摄影师把产品拍得完美一点。
  品牌不是一下就能打造出来的,需要有扎实的品牌架构和平台。只要不怕失败,坚持走自主品牌之路,相信中国很快就会有世界级的自主品牌出现。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成功营销网站:www.marketingchina.com.cn
  欢迎订阅《成功营销》杂志!
  订阅电话:010—85650313
其他文献
陈春花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前瞻观点:  2007年大家都要回到顾客这个层面上,企业时代结束了,顾客时代开始了。这是营销最基本和最本质的东西,也是最应该坚持下去的。大凡成功的营销一般都逃不脱这个规律。    2006年,中国市场经历了外部环境调整、原材料涨价等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将使企业在2007年更加理性和慎重。如果具体到营销层面,由于成本等压力
期刊
徐林倩丽简介:  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前瞻观点:  在品牌管理方面,不仅仅是产品质量,为顾客提供的服务也变得愈发重要了。顾客不但关心一个品牌代表着怎样的产品,而且十分在意品牌提供的服务,同销售代表之间的沟通,购物环境等。这些都是提升和维护品牌价值、品牌资产所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一个品牌要想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就必须关心顾客体验。    打造品牌竞争力  根据对香港零售业的调查
期刊
孔繁任简介:  奇正企业咨询机构管理委员会主席,奇正沐古国际咨询机构董事长。 中国杰出营销人“金鼎奖”活动暨中国营销论坛总策划、执行委员会主席。    前瞻观点:  营销要走出困境,企业要变被动为主动,营销创新要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还是要回归营销的本质逻辑:需求决定市场,市场决定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决定营销体系,营销体系决定营销行为。营销创新的深化,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中国企业2007年的努力方向。   
期刊
曹刚简介:  帕格索斯传播机构执行董事,1996年任奥美整合传播集团高级顾问,后创建帕格索斯传播机构并任董事总经理。2003年起,进入本土公关公司Top10行列,并连续获得第六、七届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金奖。    前瞻观点:  中国社会正在从灵魂深处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快速变化,对于那些渴望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品牌而言,需要瞬间的精彩,更需要永续发展,理性思考企业战略和营销的关系、有效整合企业内外部
期刊
娄向鹏简介:  21世纪福来传播机构总经理,中国创新营销论坛执委会主席,中欧营销学会特邀委员。服务客户:蒙牛乳业、茅台集团等。著有《营销界的奥斯卡》等。    前瞻观点:  许多人都知道品牌重要,但很少有人知道大品牌大多因品类而生。可口可乐、福特、柯达、吉列、日清、喜之郎等无不如此。中国市场存在大量的品类机会!发掘新品类,就是战略创新的开始!    新品类就是用概念,在原有产品类别的旁边或中间开辟
期刊
路长全简介:  北京赞伯营销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 中国大陆唯一被邀请到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讲学的营销大师。具备20年实战经验的营销专家。著有《解决》、《软战争》、《营销运作潜规则》、《切割》等书。    前瞻观点:  2007年市场形势的发展,注定使中国企业在强化品牌、摆脱价格战、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等方面遇到大量的营销困局。    2006年中国企业的整体营销呈现出竞争力和营销效果六大弱化的营销困
期刊
虞晨曦简介:  来自台湾,从事广告行业20余年,先后任职于台湾志上广告公司、李奥贝纳广告公司台湾公司,2001年起担任达彼思中国董事总经理。2004年10月,任达彼思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首席执行官。    前瞻观点:  在2007年,直至2012年,以下10个行业都有望有出众表现:1、教育;2、奢侈品;3、旅游;4、汽车;5、电信和个人电子产品;6、房地产及相关产业;7、健康,健身和个人护理产品;8
期刊
李辂简介:  嘉利公关创始人、执行总裁。曾服务于国内著名传媒集团,并任职于多家大型跨国企业市场部门;1996年创办嘉利公关顾问公司。10年间,作为主要项目负责人曾为惠普、中国网通、富士中国、TCL、摩托罗拉、搜狐等国内外多家大型企业和机构提供专业的公关咨询服务。    前瞻观点:  2007年公关公司将会更多地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起来,整合营销在公关行业中起到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事件营销”将越
期刊
聂晓惠简介:  北京博睿元素文化咨询顾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先后在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和通用汽车中国公司工作10年,担任中国公关经理,后相继出任北京势信博睿公关公司总经理、北京博睿元素文化咨询顾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和澳洲MaxPrime国际顾问公司首席代表职务。    前瞻观点:  在对外传播为主的公关行为大行其道的当下,对内传播却时常被置于次要地位。往往由于这样的错位,可能令公关行为从主动变为被动。未来
期刊
郑砚农简介:  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同时担任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其他社会职务包括复旦大学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兼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教授。    前瞻观点 :  我们应当把提升软实力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不仅国家要注意提升软实力,企业也应如此。提升软实力,需要把公共关系的内涵引入到软实力的构建之中。构建国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