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晨曦:10大行业 欲领风骚

来源 :成功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guang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虞晨曦简介:
  来自台湾,从事广告行业20余年,先后任职于台湾志上广告公司、李奥贝纳广告公司台湾公司,2001年起担任达彼思中国董事总经理。2004年10月,任达彼思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首席执行官。
  
  前瞻观点:
  在2007年,直至2012年,以下10个行业都有望有出众表现:1、教育;2、奢侈品;3、旅游;4、汽车;5、电信和个人电子产品;6、房地产及相关产业;7、健康,健身和个人护理产品;8、娱乐;9、环保产品;10、中国品牌。
  


  
  对以变化著称的广告行业来说,不变的是“探索和创新”,这正是多年来达彼思所致力于研究和把握的领域。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国现在的消费市场正在由“新贵们”主导。与曾在数年叱咤风云的“老皇帝”相比,他们在价值及消费观上都发生了深刻而微妙的变化,下面是一张有趣的对比表:
  新贵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影响到了人们的消费行为与行业的发展前景,表现在以下几点:减少执着和苦斗;寻求亲密的关系;更开放,更愿意沟通;更宠爱自己;更高的消费水平。基于这个认识,达彼思预测,在2007年,直至2012年,以下10个行业都有望有出众表现:1、教育;2、奢侈品;3、旅游;4、汽车;5、电信和个人电子产品;6、房地产及相关产业;7、健康,健身和个人护理产品;8、娱乐;9、环保产品;10、中国品牌。
  我们以奢侈品行业为例,做个较为详细的分析:亚洲已经成为奢侈品消费最重要的地区,数据显示,奢侈品牌全球营业额的60%来自亚洲,其中中国占12%。今后的3年中,中国奢侈品消费增长率将达到年均20%,不出20年,中国将赶上日本。
  在中国,奢侈品牌消费者的构成也有了很大变化,“老皇帝”、“新贵”、“现代女性”、“感受者”(Recipients)是四个重要组成部分。“感受者”(Recipients)指那些向往奢侈品,但在支付能力和品牌知识方面还处于开发阶段的人群,25岁~34岁的现代女性则是奢侈品牌消费的新血液。
  只有“敏锐把握市场变化”,洞察消费者心理,才有可能做出有影响力的“大创意”来。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成功营销网站:www.marketingchina.com.cn
  欢迎订阅《成功营销》杂志!
  订阅电话:010—85650313
其他文献
2006年,《绝对挑战——巅峰营销》与销售精英大赛使得东风日产在中国汽车业内赚足了眼球。实现销售水平的超越,将东风日产的销售服务树立成整个行业的标杆与典范,举办《绝对挑战——巅峰营销》与销售精英大赛都是东风日产在品牌拓展和营销思维方面大胆尝试的第一步。  作为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市场销售总部副总部长的陈斌波先生,他为东风日产带来的2006年销售业绩是圈内有目共睹的,这源自他对于汽车营销独到的商业理解
期刊
“MSN,我终于回来了!”这是不少人最近的MSN签名档,原因就在于台湾地震导致南海海域的国际海底通信光缆发生中断,MSN也因此不能成功登陆。  在离开MSN的日子里,不少依靠MSN工作的上班白领族工作进度受阻,海外业务暂停,相关行业受到了冲击。白领们忽然发现,离开MSN的日子里,自己竟像鱼儿离开了水,痛苦不堪。也就在这么一段时间,白领们发现他们需要新的沟通工具来替代MSN,一时间Skype、Goo
期刊
Erik Hauser:旧金山营销企业Swivel Media创始人兼创意总监,他创办了国际体验营销协会IXMA。    Marketing China:您一直在谈论体验营销的重要性,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您这样认为呢?  Erik:谈到营销策略,从头到尾贯穿每个策略的核心真理就是,如果一个商品或一项服务想要取得成功,它必须从与消费者发生的第一点接触开始,就提供优良的或者愉快的体验。体验可以与产品或服务
期刊
米尔顿科特勒简介:美国科特勒咨询集团董事局主席。    前瞻观点:  40年前,菲利普科特勒博士系统理性化地构建了营销体系,从此营销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现在起,未来的20年内,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销售领域。今年科特勒咨询集团首次引入中国的一种销售系统化策划过程——行动销售,就是朝这个方向迈出的非常坚实的一步。  营销和销售是永远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营销是关于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进而为企业带来利润。
期刊
陈春花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前瞻观点:  2007年大家都要回到顾客这个层面上,企业时代结束了,顾客时代开始了。这是营销最基本和最本质的东西,也是最应该坚持下去的。大凡成功的营销一般都逃不脱这个规律。    2006年,中国市场经历了外部环境调整、原材料涨价等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将使企业在2007年更加理性和慎重。如果具体到营销层面,由于成本等压力
期刊
徐林倩丽简介:  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前瞻观点:  在品牌管理方面,不仅仅是产品质量,为顾客提供的服务也变得愈发重要了。顾客不但关心一个品牌代表着怎样的产品,而且十分在意品牌提供的服务,同销售代表之间的沟通,购物环境等。这些都是提升和维护品牌价值、品牌资产所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一个品牌要想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就必须关心顾客体验。    打造品牌竞争力  根据对香港零售业的调查
期刊
孔繁任简介:  奇正企业咨询机构管理委员会主席,奇正沐古国际咨询机构董事长。 中国杰出营销人“金鼎奖”活动暨中国营销论坛总策划、执行委员会主席。    前瞻观点:  营销要走出困境,企业要变被动为主动,营销创新要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还是要回归营销的本质逻辑:需求决定市场,市场决定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决定营销体系,营销体系决定营销行为。营销创新的深化,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中国企业2007年的努力方向。   
期刊
曹刚简介:  帕格索斯传播机构执行董事,1996年任奥美整合传播集团高级顾问,后创建帕格索斯传播机构并任董事总经理。2003年起,进入本土公关公司Top10行列,并连续获得第六、七届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金奖。    前瞻观点:  中国社会正在从灵魂深处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快速变化,对于那些渴望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品牌而言,需要瞬间的精彩,更需要永续发展,理性思考企业战略和营销的关系、有效整合企业内外部
期刊
娄向鹏简介:  21世纪福来传播机构总经理,中国创新营销论坛执委会主席,中欧营销学会特邀委员。服务客户:蒙牛乳业、茅台集团等。著有《营销界的奥斯卡》等。    前瞻观点:  许多人都知道品牌重要,但很少有人知道大品牌大多因品类而生。可口可乐、福特、柯达、吉列、日清、喜之郎等无不如此。中国市场存在大量的品类机会!发掘新品类,就是战略创新的开始!    新品类就是用概念,在原有产品类别的旁边或中间开辟
期刊
路长全简介:  北京赞伯营销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 中国大陆唯一被邀请到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讲学的营销大师。具备20年实战经验的营销专家。著有《解决》、《软战争》、《营销运作潜规则》、《切割》等书。    前瞻观点:  2007年市场形势的发展,注定使中国企业在强化品牌、摆脱价格战、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等方面遇到大量的营销困局。    2006年中国企业的整体营销呈现出竞争力和营销效果六大弱化的营销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