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ou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情感教育的实施,评价是一个关乎成败的因素,可以说,建立明确的中学语文情感教育评价体系是语文情感教育实现的保障。重视语文情感教育的评价,不仅是因为语文情感领域的评价可以和其他领域的评价一样,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监督、导向、改进教学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身等情感领域的学习结果,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 情感教育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情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一、为什么要进行情感教育
  首先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次当代中学生的情感世界可以说呈荒漠化的趋势。现今的青少年由于家庭关系,基本都是独生子女,衣食无忧,备受宠爱,导致他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对周围的人和事缺乏热情,外在表现较为冷漠。部分高中生在学习方面缺乏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对自我的定位也不够准确,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
  二、如何进行情感教育
  1、利用文本有效进行情感教育
  单纯的说教空洞乏味,可以结合文本。选入教材的文本都是经典之作,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悟情感。
  《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在20多岁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对他来讲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任谁也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他在一段时间内曾颓废自伤,想要轻生。帮他重树生的信心的,除他自身的因素外,他的母亲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学习“我与母亲”的部分,应该抓住文中蕴含丰富情感的词句。例如“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等句。她多么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振作起来,找到一条出路,但她又不能强迫儿子,只能把苦吞进肚子里,她承受的是无法在儿子面前流露的痛苦。最后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作者自己也坦言“这样的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母亲这个形象,可以结合《秋天的怀念》,让学生感受母爱的深沉、真挚、伟大,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可以让学生感受《指南录后序》的作者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感,那必然会对作者连用十八个“死”以酣畅淋漓对抒发九死一生情况下的爱国情感产生更深刻、更具体的体验,并顺理成章地激发调动学生对作品内容及思想意义的求知欲望。同样也可以感受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精神。
  文学作品中很多人物身上都有他们的闪光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他们身上积极向上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突出朗读诵读,体会文章真情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意思就是有“情感”是写文章的基础,而读文章是进入“情感”的条件。“朗读教学便于发挥‘有声语言’的艺术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从而打动学生的情感,还可以进行语言训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和诵读,通过这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通过诵读自然地融入到作者创作的意境中,感受词人建功立业的情怀,进而促进学生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3、巧设导语,创设情境
  要创设情感氛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处在“我要学”的状态下愉悦地学习。而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他特定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的影响下的特定情感的表达。因此,在学生正要接触作品时,教师就抓住本教材的情感个性,巧设导语,引带入境。导语的设计要从情感出发,以情感作为敲门砖,以情击情,才能扣击心灵。那充满感情的语调、表情、心境,以及结合课文所做的提示性的语言、动作,会创设一种学习情境,会激活学生思维,会让学生产生期待。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时,他们就会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进课文,走近作者。
  4、在写作实践中培养情感,强化学生体验
  写作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一篇佳作不仅是内容充实、语言流畅,更主要的是字里行间跳动着作者的真情。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注意培养、激发、启迪学生的情感,这样既能使学生写作能力有所提高,还会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生活,热爱自己生活的空间,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可以增设随笔训练。写随笔形式较自由,内容不受限制。学生往往会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这样的文章写出来不致空洞乏味,至少能做到“文中有我”,能很好地展现自己的喜怒哀乐,从而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情感教育的作用
  如果语文教师一直以说教者的姿态,讲授给学生生硬的大道理,学生就像容器一样被动地接受,这种灌输型的课堂教学既僵硬又封闭,会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厌倦语文课,以逆反的心理对待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些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我们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纯化学生的情感,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运用情感的语言,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即把教材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让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使之“沁人心脾”;让学生读书明理,不但“知之”,而且“好之,乐之”。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些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我们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纯化学生的情感,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运用情感的语言,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即把教材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使之“豁人耳目”;让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使之“沁人心脾”;让学生读书明理,不但“知之”,而且“好之,乐之”。
其他文献
摘要:合唱教学,是一种集体性很强的声乐艺术,是一种群体歌唱的多声部艺术表现形式,是学校音乐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项教学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它是音乐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协作是合唱的前提,合唱是一门集体的合作的艺术,大家在演唱过程中必须要听到另一个声部。切忌一个声部压倒另一个声部,声部间要均衡。其次统一的节奏、准确的音高是唱好合唱的基础,是合唱艺术生命力之所在。第三歌唱
效率这个词,在今天看来就是力量、就是机遇、就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当下教育界的一个大命题,也是语文教育改革最关键的环节。  中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凭直觉上的好恶,而不是经过理性的分析。这种认知倾向,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对感兴趣的内容听得津津有味,甚至出神入化;而对那些自认为兴趣索然的东西,则心不在焉,甚至可以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或者是对老师讲的东西,先觉得新奇有趣,而随着课堂
期刊
摘要:数学解题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数学解题的价值不在结果,而在于过程。解题过程应该是一个思维过程,分析、发现、探索、反思、体验、感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提出自己的思路与想法,亲身体验成功与失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磨炼了学生的坚强意志,从而让学生品味数学的美,感悟解题的极大乐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 解题教学  数学教学应
摘要:素描作为一切绘画形式的基础,不仅是大学美术专业招生必考的科目之一,而且是培养学生实践创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在素描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对从事美术专业学习的学生进一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素描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建立在习作性素描基础之上,调动学生实践动手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作动机,充分结合素描理论知识与素描实践技能,将所学知识进行有创意性的重组。  关键词:高中美术;素描教学;创新意识  素描
摘要:寄宿制学校的学生远离父母,吃住都在学校,往往家长和学校都会只注重学生的智力水平的发展,而忽视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学生活动范围受限,身体健康堪忧,为此,做为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使人民懂得健康的重要性和如何保持自己身体的健康,学校要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加身体锻炼,确保学生有健康体魄。学校建立详实的学生健康档案并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健康状况,从而形成社会、学校、家庭整体健
期刊
摘 要:歌唱训练是初中音乐课堂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认知音乐、感悟音乐、理解音乐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从现代初中音乐课堂歌唱技巧训练现状入手,分析在初中音乐课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关于如何有效提高初中学生歌唱技巧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音乐;歌唱技巧;提高;  音乐教育是中学审美教育的重要一环,承载的是教育祖国的未来,培养的是充满活力、充满创造力的学生。学习音乐
摘要: 小学信息技术科目是新形势下小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教学科目,它不仅关系着学生学习新知识、接触新理念的兴趣,而且还关系着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课堂 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都很强的师生双边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紧密结合,才能在课堂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信息技术课堂教
好奇是学生的共性,疑问是思维的开始。多年的数学教学工作经验,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学生的学习就会由机械、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创造性地,积极主动地学习。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谈一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大家都知道数学教学中单调、固定的模式,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对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已变得日益重要,“兴趣是第一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孩子们不断探究他们所生存的这个“未知”世界的动力源泉,是开展各项活动的前提和保障。过去那种灌输式、死记硬背等教育方法已逐步被社会所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让幼儿主动学习,热爱学习。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培养幼儿学习兴趣,从幼儿实际入手  由于幼儿年龄尚小,生活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