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肌与上腹部肿瘤靶区运动过程中位置变化相关性的临床应用

来源 :现代肿瘤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mblossomme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加速器机载锥形束 CT(cone beam CT,CBCT)实时观察膈肌与上腹部器官及肿瘤运动过程中位置的变化,揭示二者运动的内在变化规律,提高肿瘤放疗质控的效率。方法:对10例上腹部肿瘤病例整个治疗过程的全程跟踪及相关临床数据收集、分析、总结,得到了肿瘤患者膈肌与上腹部器官及肿瘤运动过程中位置的变化范围。结果:在患者保持平静呼吸而且在定位、扫描及治疗过程中体位相同的状态下,患者靶区与膈肌的相对移动基本一致。结论:患者靶区与膈肌的相对移动的确定,能够进一步提高肿瘤实际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家族史(familial history of malignant neoplasm,MN-FH)对胃癌贡献比例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资料齐全的31
英汉比较关联构式是一个比较独特、比较边缘的句型结构,有鲜明的句法结构和明确的构式义。这两种构式在句法、语义上具有一定的共性,但也体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特征。从认知的角度
宪法的核心是保障人权,宪法的一些基本权利长久以来得不到有效保障,宪法司法化是权利实现的程序化机制.为了切实保障人权,我国应建立和完善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救济制度,把诉
干旱!缺水!一场历史罕见的旱灾袭击北方冬麦区,农田龟裂,麦苗枯黄,人畜干渴……如此大范围的旱灾,降雨偏少是主要原因。但透视旱灾,缺的不仅是水,也暴露出背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仍然
目的:探讨应用无瘤技术后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对肿瘤脱落细胞的影响,评价其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65例行腹腔镜胃癌手术患者切除前后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测腹腔游离癌细胞,并以
1病例报告男,52岁。于2005—07~20T10:20无任何诱因突感胸痛、胸闷,心前区不适,呈持续性,深吸气时加重,经卧床休息后上述症状缓解,未做任何治疗。但在夜间入睡后突感胸闷瘌加重,于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