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半球热带外准半年振荡及IAP 9L AGCM模拟检验

来源 :应用气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ue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1979-2000年的NCEP/NCAR海平面气压和位势高度场资料分析了南半球大气环流的准半年振荡(半年波)现象。结果表明:这一现象主要出现在南半球对流层低层的中高纬度和中高层的热带地区。对南半球热带外大气而言,40°S和65°S是低层大气环流准半年振荡最为显著的两个纬度带,半年波的贡献都超过了70%,低层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平面气压场季节变化的反位相也主要体现为各自半年波分量变化的反位相。在此基础上,检验了IAP 9L AGCM(大气物理研究所9层大气环流模式)对这一现象模拟的能力,
其他文献
使用1951-2005年北半球500hPa高度场格点资料、1949-2005年海温场(SST)格点资料,计算与后期热带气旋发生频数的相关系数,分析两个相关场显著相关区的统计特征,进一步分析其天气气
对流云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降水云系,含有丰富的云水资源,是南方人工增雨作业的主要对象。为了研究江淮地区对流云发生发展规律,利用双多普勒雷达反演技术分析了发生在2004年7
利用极端降水量集中度和集中期讨论西北地区东部夏季极端降水量的非均匀性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西北地区东部夏季极端降水量集中度与集中期的空间差异并不大;西北地区东部夏季极
分析了气候平均意义下梅雨前期及期间东亚地区等熵位涡(isentropic potential vorticity,简称IPV)的源区和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梅雨发生前,东亚地区对流层高层经向位涡梯度减弱,
利用卫星资料计算得到的对流层臭氧柱总量数据分析了近20年来全球对流层臭氧柱总量的全球分布特征,并对我国对流层臭氧的季节变化做了研究。利用对流层污染测量仪(MOPITT)的CO和
介绍了关于政府干预经济的各种主张.重点分析了东亚各国家、地区经济腾飞的经验,分析了政府在其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对经济进行干预的正确决策;总结了他们遭遇金融危机的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从天气背景、温度层结及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对宁波2004—2008年的7次降雪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中层西南气流、低层逆温、
气象计算网格聚合的计算资源具有地理分布、系统异构、运行状况与使用负载各不相同等特点。气象计算网格平台软件系统的资源监视模块,涉及了远程气象网格节点、资源状态信息获取、web展示等3个层次。资源状态信息获取层可分为轮询、收集、整理等功能,web展示通过资源地理视图和资源列表栏目实现。基于ARCON客户工具箱技术开发实现了资源信息轮询和收集功能。现已实现对国家级网格节点及北京、成都、广州、沈阳4个区域
针对研究全国近百年平均气温长期变化的实际需要,利用603个测站1961-2002年气温观测资料,比较分析了最高最低平均气温距平序列和4次观测记录平均气温距平序列的差异,讨论了最高
利用常规、地面加密观测资料、GMS卫星云图和常德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结合MM5中尺度数值模式模拟结果对“03.7”湘西北特大致洪暴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并探讨其可能的触发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