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学报的编辑意识

来源 :青年记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tpho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媒体时代受众需求的变化,以及编辑出版为适应新媒体出版时代进行的努力,使高校学报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对高校学报编辑的能力和素质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笔者认为,在新媒体时代做一名合格的学报编辑要不断强化以下六个方面的意识。
其他文献
我国著名国学大师、理学家、佛学家马一浮先生,在哲学、文学和佛学方面研习精深,曾被周总理誉为“我国当代理学大师”。马先生称自己“一生少福泽”,在20岁前,三姐、母亲、二姐、父亲和妻子相继离世,经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但是,他没有在逆境中消沉,而是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赢得了人们的敬仰。  马先生不仅豁达洒脱,而且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他每日早睡早起静思、看书临帖坐禅、粗衣斋饭
67年前,年仅19岁的董存瑞舍身一举,定格为我们对英雄的永恒记忆,激励着一代代人成长。今天,在河北隆化董存瑞烈士陵园里,“以此木代替烈士遗骨”的烈士墓中,一块木牌还在无声地诉说;在辽宁锦州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纪念馆,大量实物和历史照片真实地记录着英雄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一路追寻,聆听熟悉董存瑞的人讲述英雄的故事。  董存瑞的教导员宋兆田——“我听不清董存瑞在喊什么,但我看到他拉响炸药包。”  时至芒
近年来,全球传播的格局经历着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的拓展。在地缘政治和经济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背景之下,以半岛电视台和今日俄罗斯(简称"RT")等为代表的新兴国际媒体迅速崛起,在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的实现形式。  语言与意识有着同样久远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意识,是一种既为别人存在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和意识一样,正是由于需要,由于有了和他人交往的迫切性需要才产生的。  观念从一开始就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单独存在。为了使观念能够成为通用的能够交流的东西,就必须将其从最初与之相联系的语言翻译成别的语言。不过此时观念提供的东西,毋宁说是一种类推。  就这样,开始学习一种新
目的:研究阿克拉霉素A聚乳酸毫微粒冻干针剂在兔体内的血浆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给药后的血浆药物浓度。结果:经3p87药动学程序处理,得到两种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在新媒体环境下,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在寻求融合、创新、发展之道。但与此同时,中国大学的新闻教育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两脱离”现象:“一是与新闻实践严重脱离,二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