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故园忆童年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y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琦君以写回忆散文见长,她以个性化的童年视角灵动抒写了独特的童年情结。她的童年情结深深植根于她的母亲及其他亲友师长的故人往事,又不着痕迹地巧妙运用恰当的叙事描写技巧,因此深受读者喜欢。
  关键词:琦君;童年视角;童年情结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01
  温州永嘉,瓯江江畔,山川灵秀。春草池塘,鸥鸟翩然,诗情画意。在此,她度过了她多梦的童年时代。
  琦君,以写散文见长,其中写得最多、最值得一读的是她追忆在大陆时童年生活的作品。她说“我虽身处海外,却经常收到年轻读者与小读者的来信,几乎每一封信都告诉我,喜欢看我写童年时代的故事。我也确实有怀念不尽的往事,写不完的童年故事。”
  琦君以她的童年视角灵动抒写了童年情结。笔下童年的一花一草,一人一物,无不透著和纯真温馨。
  1、梦里依稀慈母情
  琦君的回忆散文中,有不少内容与她的母亲有关。对母亲的思念,是她的童年情结之一。
  在琦君笔端,母亲是勤劳节俭的。母亲是农村妇女,既要做农事,又要操持家务,手艺活也是不辍的:像做玉兰酥、菜干和春酒、绣花、打纻线和织毛衣等,母亲样样不落人后。同时,母亲又能把一些废弃之物变成了神奇的各种日用品,如她亲手做的多功能带着清香的柚子盒,莲蓬烟管和玫瑰露等,着实给家里省了好多开支。
  母亲是细心、慈爱的。琦君在《母心似天空》中描述:“我五岁时用手帕把自己的小小食指使力地缠绕起来,缠得指尖发紫,然后放声大哭。我的目的只是要母亲注意我,全心全意对我。母亲急忙把手帕解开时,小食指尖已紫得跟樱桃似的,母亲连忙把它放在口中吮啜,软软的舌头包卷住指尖,好暖好暖,我仰头望母亲,母亲的泪水一颗颗掉下来,可是脸上却带着笑,因为她看我已经不哭了。”
  琦君母亲以一颗“佛心”关怀着她身边的家人,也包括一些下人,如阿标叔等,甚至乞丐,也寄予了同情心。例如在《妈妈的银行》中,母亲对曾拐骗她们母女积蓄的城里叔叔不计前嫌,竟又掏钱给当时衣衫褴褛的他去买衣服,这是何等的善良宽容!再如在《粽子里的乡愁》中,刻画了母亲对乞丐深深的怜悯。
  琦君塑造母亲形象时,恰如其分地借鉴《史记》叙事法——“互见法”,一般通过好多篇文章,每篇刻画写母亲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的细节,将这些特点联系起来,从多个侧面对母亲进行全镜头展现,使母亲形象灵活传神。
  读琦君回忆母亲的过往,你时会为琦君母亲的勤劳、节俭、慈爱、忍让、体贴、悲悯等美德而感动。
  记忆中母亲的泪光笑影,永远是琦君童年情结中吟唱不绝的主题!
  2、梦里桂花忆满园
  琦君的回忆散文中,有不少内容与童真趣事有关。对童趣的回忆,是琦君的童年情结之一。
  读着琦君的这些文字,让人有一种暖意。而那记忆中的桂花,最让琦君魂牵梦萦。《桂花雨》中描写桂花飘落的情景:“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此文中还描写了摇桂花,更见其趣:“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篾簟,帮着抱住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下雨天》中的雨最是难忘:“雨下得越来越大。母亲一起床,我也跟着起来,顾不得吃早饭,就套上叔叔的旧皮靴,顶着雨在院子玩。我把阿荣伯给我雕的小木船漂在水沟里,中间坐着母亲给我缝的大红‘布姑娘’。绣球花瓣绕着小木船打转,一起向前流。”
  琦君写童年凡事,情节故事时淡时浓,有种诗画般的梦幻,但又扎根寻常小事,着重于突出情趣,使她自己的童年形象栩栩如生。
  她的童年记忆中还有家家户户邀饮的春酒,还有那小伙伴亲手编织的花篮……她的文字丝丝缕缕,撒在心田。不由记起冰心的诗:“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是啊,童年时光,也许到暮年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记忆中童年的天真童趣,也是琦君童年情结中生生不息的主题!
  3、留予他年叙乡思
  琦君的回忆散文中,有些许内容与亲朋友邻有关。对这些人事的回忆,也是她的童年情结之一。
  她童年的梦中,离不开疼爱她的须发雪白,蹒跚的外公。她深情在《外公》一文里忆她的外公呵呵笑着对她说:“你记不记得,你的上大人,孔乙己,还是我把你抱在膝头上一个字一个字教的呢。”寥寥几笔,可爱慈善的外公跃于纸上。
  她童年的梦中,离不开对她的父亲的回忆:“我也体弱多病……住院一周,父亲每天不离我床边,讲历史故事给我听,买会哭、会吃奶、会撒尿的洋娃娃给我,我享尽了福,也撒尽了娇。”几笔就写活无微不至的父亲。
  琦君的童年情结,一般由一个重要情结,少许是两个情结,再加以相关联的叙述,这样回忆散文的叙事相对集中了。
  她还不舍她的金盒子和挚爱的兄弟……她在《烟愁》中写道:“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这一份情。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 梦里依稀望乡路,留予他年叙乡思!
  是啊,记忆中童年的亲朋友邻,也是琦君童年情结中难以忘怀的主题!
  琦君以第一人称的童年视角,平淡书写了她独特的童年情结。这些童年记忆中的故人往事、晨露夕阳、池塘桂树……那一个温柔眼神、一句关切话语……琦君怎能忘怀这些朴素真挚的经历?梦回故园忆童年,一山一水细细吟!
  参考文献:
  [1]琦君作品《水是故乡甜》 《母心 佛心》.
其他文献
摘 要:苏童的小说《红粉》以建国初期的娼妓改造运动为背景,书写了一段不同于正史的“娼妓改造史”。不同于“十七年”文学的主流叙述,《红粉》将叙事焦点集中在拒绝改造以及改造失败的妓女身上,呈现了这场运动中改造与反改造的博弈,同时暗指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妓女想要获得新生是何其艰难。此外,作为“新历史小说”代表作的《红粉》,以其独特的民间和个人立场消解和颠覆了“正史”和宏大叙事,令长期以来被遮蔽的“小写的历史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以及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这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了解中国文化,这为中西方的接触增加了很多机会。然而,在中西交往的过程中,文化冲突屡见不鲜,这就要求我们了解什么才是文化冲突,以便于中西文化的融合进行更好的交流。本文以《功夫梦》为例,剖析《功夫梦》中的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的差異与融合,从而对中西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文化冲突;《功
摘 要:在工业题材创作处于持续低迷甚至显露出枯竭之态的背景下,在文坛焦灼于“我们的工人谁来写”的问题时,有着20多年工龄的作家李铁的出现,可以说为工业题材的创作带来了一股清新明丽之气。李铁工业题材小说之所以能够区别于传统的工业题材书写,主要得益于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对悖论意识的运用。由此生发出的对人的生存困境、精神迷失、人的异化等的种种思考,显示出了作家对真善美的呼唤以及深邃的人文关怀,因此有必要对其
摘 要:休闲文化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本文在对休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流觞曲水”休闲文化的起源、历史背景及其休闲文化意蕴,揭示了流觞曲水等休闲文化形式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休闲文化;流觞曲水;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王琛(1993.7-),男,汉族,江苏省南京市人,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  [中图分类号]:G12
摘 要:《中国佬》中出现大量的中外民间故事为该部作品锦上添花,也暗示了作品中父亲等人在美国淘金的真实遭遇心路历程。本文将该文本与荣格的原型批评理论相结合,分析“淘金热”时期的华人在美国被迫处于相对无助和受剥削的地位,被阉割和去势之后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  关键词:《中国佬》;荣格;原型理论;人格面具;阿尼玛  作者简介:胡佳汝(1993-),女,汉族,山东省烟台市人,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英语语
基金项目:西安外国语大学2017年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莫言与福克纳‘文学王国’的建立对文学创作的意义”,项目编号:syjs201758。  摘 要:西方哲学的发展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一定影响,福克纳作品中对时间的探讨即与柏格森的时间理论具有相关性。《喧哗与骚动》的真正主题是时间,作者以昆丁为喉舌逃避时间,以班吉为喉舌打乱线性时间,更以迪尔西为喉舌战胜时间、打破时间的限制。一个故事乃是作者哲思的旅程
摘 要:生态批评将“世界”的概念拓展到了“整个生态圈”,将文学研究的触角伸向了自然界。中国现当代女性作家也用自己的笔触,关注河流健康、生命价值,探索河流叙事的生态文化学价值。  关键词:河流;女性;生态文化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8-0-02  生态批评或称“生态美学”发源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成为一门引人注目的科学
摘 要:亨利勋爵是道林格雷美的形象恶化并无下限堕落的“罪魁祸首”。他凭借自己的洗脑式价值观,向道林输入了比18世纪英国社会更为违背伦理的自我认知和人生方向。本文通过分析亨利勋爵在道林格雷悲剧中的决定性价值,从而得出作为王尔德的本我,亨利勋爵反映出深藏于王尔德心中玩弄人性的欲望。  关键词:《道林格雷的画像》;亨利勋爵;自我;人性;欲望  作者简介:宋雨桐(1997-),女,汉族,黑龙江省大庆市人,
摘 要:苏轼是一位亘古少有的全才,其不仅精通诗词文,而且还擅书法和作画。苏轼所创作的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一座巨峰,其诗词题材广泛,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也有写景抒情的,在诗句当中不乏有很多自身的人生感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本文分析了苏轼诗歌创作当中蕴含人生哲理的方式,并就苏轼诗歌创作当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苏轼;诗歌创作;人生哲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摘 要:《人生》以高加林的归来-离去-归来为线索,以高加林的悲剧命运为角度,在现代化与传统两种截然不同的话语碰撞中,对变革时代下的乡村、农民及知识分子寄予了忧思。小说中存在多处对立体的矛盾存在,同时对变革时代下的農村场景着以重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下的现代化语境之下,面对高加林矛盾的人生,同时考虑到城乡差距,权力干预等,以小见大,透露出变革时代下的矛盾现状。  关键词:路遥;《人生》;变革时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