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市场的发展潜力

来源 :互联网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gyh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变动中,电信行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兴领域,其巨大发展潜力来源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对通信效率和质量的更高追求。在过去10年中,中国电信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随着加入了WTO进程的不断推进,电信业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巨大竞争压力。在这种条件下,正确分析我国电信市场的发展潜力对于判断该行业变动趋势以及制定国家产业政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 固定电话市场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发展重点逐步转向中西部和农村地区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固定电话市场具有进一步扩展的潜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话普及率迅速提高。直到1999年底,我国电话普及率才达到13.2部/百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固定电话市场仍然具有很大发展空间。
  我国固定电话增长率相对落后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根据各国经济发展经验,电话机增长速度一般应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这样才有利于经济建设。从世界平均水平看,1960—1980年间电话机增长速度超前于GDP增长率40%,同期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电话机增长速度超前GDP增长率64%,而我国在这一时期电话机增长率却落后于经济增长速度14%,从而进一步拉大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近年,我国电信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1980年—1998年我国电话机平均增长速度与经济平均增长速度的比值达到1.06,仍低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
  1980—1998年我国电话机拥有量以年均18.4%的速度持续增长,但仍不能完全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所以我国电话普及率的增长速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快。
  固定电话的发展重点转向中西部及农村地区。目前,固定电话在我国东部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的普及率已经比较高了,而中西部及农村地区的电话普及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市场潜力依然十分广阔。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电信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梯度关系,电话普及率分别为13.7%、6.9%、4.8%。随着国家西部开发和农村城市化战略的逐步实施,上述地区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将得到进一步加强,电信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根据国家区域及产业发展规划,未来5年内西部地区的电话装机量、传统交换机容量、局用交换机容量等在全国的占比将由目前的12-15%上升到25-30%左右,相应的业务量占比也将由10%增加到20%。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电话用户数量呈快速增长态势,1995年1998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5.5%,远远高于城市电话的同期增长速度;与此同时,农村电话用户所占比重也逐年提高,由1995年的19.8%增加到1998年的28.4%。
  1998年我国农村电话普及率为2.79%,仅相当于城市普及率的1/10,即使与全国10.5%的平均水平相比,也有很大差距。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家村地区将成为未来固定电话业务的发展重点。
  
  二、 移动通信市场将成为电信业近期发展的重点
  
  我国移动电话普及率与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1997年世界移动电话平均普及统治约为5.9%,发达国家平均普及率为14.7%,如美国为25.5%,日本为30.9%,而我国1999年普及统治仅为3.25%,城市普及率为8.5%,与发达国家相差悬殊。
  我国移动电信业务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从1995年至今,移动电话用户数量的年增长率连续五年超过70%,增速远高于固定电话。随着电信改革措施逐步到位,竞争机制对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将逐步显示出来。未来移动电话入网费下调、单向收费、网络技术进步以及服务质量提高等都会使其用户群不断扩大,业务领域进一步扩展。预计“十五”期间,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年平均增长率将达到28.9%,远远高于同期固定电话15%的增长速度。2005年我国移动电话将发展到1.6亿户,是1999年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3.7倍,普及率将达到11.8%。
  
  三、 数据通信业务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全球数据通信业务发展迅猛,平均每年以25—40%的速度增长,远远高于固定电话用户5—10%的增长速度。
  数据通信业务的全面发展取决于计算机的普及和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目前,我国数据通信用户数量仅为890万户。计算机普及率较低,1998年仅为0.3%,与发达国家差距非常明显。因此,数据通信业务的发展在短期内还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但从中长期看,随着全球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将不可逆转,数据通信领域的发展潜力不可限量。
  该领域投资将在未来5年内逐步得到加强。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数据业务用户2005年将增加到1.5亿户,电信网中的数据业务将在5至10年内超过话音业务,成为电信业的发展重点。
  
  四、 我国电信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比重有待提高
  
  电信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电信产业是现代化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基础部门,它对国民经济增长作用不仅表现为直接效益,而且更多地反映在间接效益。国际电信联盟的研究表明,电信业对发达国家GDP增长的直接贡献度仅为6—9%,而间接贡献度却通常超过90%;据统计,90年代中期欧美各国因数据通信产业的大规模发展,每年节约资金数额占GDP的比重高达27%。由此可见,大力发展电信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电信业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仍然较低。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统计,在80年代初期,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电信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左右。至1996年,西方发达国家电信业收入一般已占到GDP值的4.3%左右,预计到2000年这一数字会达到5%。国外专家预测,2000年世界电信业总值将突破12000亿美元,首次超过全球汽车业的总产值,成为世界第一产业。从我国的情况看,电信业总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0.43%上升到1998年的2.51%,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
  我国电信业投资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电信产业的发展与其投资的增长密切相关。据统计,1980—1995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电信投资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平均为0.71%,而我国同期平均比例仅为0.34%。如果要在5年内使我国电信产业规模达到发达国家4-5%的水平,投资比例至少应保持在1.5%以上。
  上述分析表明,目前我国电信产业无论从发展速度、存量规划、技术结构、还是资金投入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从国民经济增长的内在需求看,我国电信产业在今后一个时期不仅具有大力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具备了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充分的技术条件。
其他文献
由于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和运营对国内上市公司来说是一项全新的领域,上市公司应本着为广大股东负责的精神,审慎地进行相关的投资决策。    一、投资有线电视的风险及对策    投资有线电视的风险主要有:  市场风险  由于有线电视网络的现有收入主要来源于基本业务,增值业务和扩展业务须假以时日,并且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因此作为有线电视网基本业务基础的用户数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有线电视用户数量过少,达不到盈利
一、前言    现在世界正在变为一个电子化的世界,所有的信息正在全面地数字化。这一切都依靠于网络,而网络拥有复杂的设备和协议,又要管理复杂的系统,因而网络安全和漏洞时时存在。因此,在网络施工和网络设计阶段,必须充分考虑网络安全因素,从网络工程及软硬件的配备上解决网络安全问题。以下介绍一种实现安全网络的结构及配置模型,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外部网络连接组件  * 广域网连接设备(路由器、
近一段时间,国外网络零售公司在股市上频受重创:Amazon的市值自去年12月份以来已下跌40%,eToys更是狂跌70%。据分析,由于目前网络零售业已趋于饱和,投资机构开始寻找新的“猎物”,而B to B时下正火热,对投资人来讲可谓“投怀送抱”。所以,投资人摩拳擦掌,准备积极推动它们上市。  在国内,一方面,受到国外股市影响及电子商务先天的不足,一些互联网企业也纷纷摇旗呐喊,宣称“B to C已走
Internet的迅速发展,使人们在外出时也常常需要借助Internet进行交流,如Email的发送,远程信息的获取等等。因此在酒店中接入Internet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如何满足住店客人的上网需求,即将或已经成为高级酒店的一项重要服务措施。  目前,住店客人上网基本采用两种方式:  使用自己的Email帐户上网  这种上网方式,需要客户有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和在当地的Internet帐户(或者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