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的心里播下崇尚阅读的种子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w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不仅仅是教人读读书、写写字、做做文章,她教给我们的是语言、是思想、是情操、是境界……苏教版初中教材的第一篇课文是《为你打开一扇门》,意为打开一扇文学之门,在文学之门外徘徊,纵然你有“硕士”“博士”学位,也只能是高智商的野蛮人,而应沉浸在文学的摇篮里,“做油墨清香的莘莘学子”,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在今天这个网络阅读、手机阅读、图画阅读已然成风的时代,图书阅读依然显得十分重要;静静地捧读书本的姿态,依然是一种最迷人、最值得赞美的姿态。诚如清人张潮在《幽梦影》里所说的那样:“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在学生的心里播下阅读的高贵种子,他们的精神生命就会如同夏花般蓬勃开放。
  给阅读滴上一滴蜜——
  犹太民族会在他们的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在《圣经》上滴一点蜂蜜,让自己的孩子去吻,使其从小就知道书本是甜蜜的。如果说文章是充满“香气”的,那么读之者无疑是幸福的,只要教师能播撒文中的香味种子,鲜美之花自然会在学生的心头盛开。但学生不是靠老师的反复强调就会喜欢读书,阅读更不能仅靠老师的规定去左右,给阅读滴上一滴蜜,让学生爱上阅读。
  抑或先看每年央视录播的《新年新诗会》,诗歌的语言精练,朗诵者是有号召力的央视主持人。记得2008年的会场选在众人向往的清华园,当时方琼的一首《山雀子噪醒的江南》一下子打动了学生,董卿朗诵的《南方的夜》那美轮美奂的语言、娓娓动听的声音冲击了学生的心灵。作为引领者的老师——我也先开了两个专题讲座:苏轼和泰戈尔。苏轼的才情,连皇帝的奶奶都是他的粉丝,词中的旷达情怀、书法甚至烹饪,上课时让学生惊叹,下课后发现学生都不约而同地摘抄《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对“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津津乐道。这个香味通过欣赏、讲解的方式洒出去,鲜美之花自然会在学生的心头盛开,这是学生爱上阅读的前提。
  “讲坛”让阅读根植于心——
  有一种力量,让成长充满美感,这种力量就是阅读。相信阅读,相信文学的力量。闻到文学的香味,进而去“品尝咀嚼”,这样,种子才能成长。
  套用卖油翁的一句话:无他,但兴趣耳。有兴趣,方有动力。班里可以每四人组成学习小组,共同选择一位作家,按作家介绍、作品特色、佳作欣赏等分配任务,开设班级的“作家讲坛”。
  1. 各组申请演讲的时间,提出要求:古今中外的作家作品都可以,但资料要详尽,每人在课前可展示三分钟左右;
  2. 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手段,如ppt、配乐、视频资料等;
  3. 同学打建议分,在个人打分的基础上算小组平均分,最后评出“文坛优胜组”“声情并茂组”“最具诗意组”等。
  记得“讲坛”的第一小组开始活动时,我内心也很忐忑,原本想着可能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需要不断完善,但出乎意料的是学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准备得非常充分,课件唯美,内容充实,演讲流利。如一组准备的是“永远的林徽因”,“讲坛”涉及童年、她的父亲林长民的影响、在北京培华中学的少女时代、她和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的渊源、她的作品、她姣好的面容、在建筑上独特的领悟等。我们知道每一首诗都积蓄了林徽因的笑、泪、苦闷或是恬静,在触碰那些深藏在她心中的文字时,才会明白,那是一种无瑕纯净的美丽,就如同她的影子轻轻走来……这样的评价让我拍案叫绝。后来,在学生的习作中,我发现了诸如“你是爱,是暖,是诗的一篇”等这样的诗句,才真正坚定了老师的引导、学生的实践才能相辅相成,才能真正“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了这样好的开端,接下来的小组也不甘落后,舒婷、顾城、海子、莎士比亚、海涅、毛泽东、冯至、徐志摩、郭沫若、戴望舒、三毛、毕淑敏、刘墉、柳永等诸多熠熠生辉的文人被学生搬上讲台,每天的讲坛虽然只有3—5分钟的时间,但学生准备的过程本身就是阅读的过程,从大量的材料中去选择,汲取文学营养,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享受,这才是高贵阅读的体现。
  在“讲坛”的影响下,学生发现原来家里、书店有那么多的宝藏;课上,竟然有学生能大声背诵《长恨歌》,齐诵“飞扬飞扬雪花的快乐”。在讲到文学作品中的想象时,初一的学生能联想到《变形记》,而良性的循环无疑会使阅读的圈越来越大,越来越丰富。
  当然,学生都是有个性的个体,老师在此时不能只是个旁观者或听众,激起的千层浪得不断翻滚才行,老师的引导、补充能不时地让阅读的力量强大,增强学生阅读的欲望。
  1. 补充学习材料,但绝不喧宾夺主。如学生在讲海子时补充《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歌曲,学生听三毛的《橄榄树》时补上一首《滚滚红尘》,学生讲林语堂的《秋天的况味》时补充张晓风的《秋天秋天》、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张爱玲的《秋天的雨》,让学生的阅读细胞跳跃起来。
  2. 再把学生“讲坛”的内容整理成册,就是一本非常好的阅读手册,而且这只是一个起点,一年读20本书,多读好文章,多积累。
  3. 另外还有摘抄的结合,一个星期500字,一个学期至少有10000字,不连假期,三年初中我们可以积累60000字的文字。这是何等庞大的数字,在我们的日积月累下集腋成裘,怎么会不沉浸在文学的世界里,得到无尽的滋养,腹有诗书气自华。
  “引导”让阅读渐行渐远——
  语文教学的实践证明,要使学生学好语文,培养和提高语文能力,就要引导他们大量地阅读,培养和获得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
  以书本引领阅读。我们的语文课本所选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文章,本身就是很好的范例,无论是“多彩四季”单元的写景之美,还是“人间真情”的亲情浸染,抑或是《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这些经过了时间沉淀的经典,都是值得学生反复诵读、经常咀嚼的文章,除了上课时体验美感的指导,以此为点,适当补充阅读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教学朱自清的《春》后可补充阅读《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秋天”可补充阅读《故都的秋》《秋天的况味》《秋天秋天》等,教《背影》后可补充阅读三毛的《背影》、龙应台的《目送》,教《再别康桥》后可补充阅读《雪花的快乐》《偶然》等。补充的阅读作品像雪片似的飞入学生的世界,使语文课堂和课后的阅读互相渗透。
  在语文课本上学生可接触很多的文学大家,也可开设文学家专题,课后阅读其作品。如冰心专题,可阅读《繁星·春水》;泰戈尔专题,可阅读《飞鸟集》;苏轼专题,可诵读《江城子》《念奴娇》等;莫泊桑专题,可阅读《项链》;鲁迅专题,可阅读《阿Q正传》;由《松树金龟子》可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等。由语文课本知识的一个点,可以画出极大的阅读圆圈,其外延极其丰富,让学生不只学语文课本,而是引导学生将语文课和阅读有机结合,开辟更宽的阅读之路,让阅读渐行渐远。
  每天推荐一句诗词,用远古的经典浸润学生的心田;定期观看类似《论语心得》这样的讲坛,用个性化的解读打开学生的评价之窗;在班级建立了图书角,主要是学生自己筹备的各类图书,有与学习有关的资料,有国内外的名著,有各类报刊、杂志等。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由借阅,每周专门安排两节阅读课。而且,学生每看完一本书后,都应要求学生做摘抄,引导学生使阅读成为一种持久的自觉活动。
  中学时代,印象中最美好的事情,就是在落红如雨的季节,在柳绒莺梭勤来勤往的春日,静静地坐在窗前,安详地躺在唐风宋韵里,醉在恬静的散文下……这该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致啊。通过“讲坛”的准备、讲解,使学生走近文学,采撷文学的芬芳,用好语文课本的阅读点,画出更大的阅读圈,如此在每个学生的心里播下一颗高贵的种子,必定会形成茂密的阅读绿荫。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农村学校班级人数明显减少,小班化的教学方式逐渐形成。小班化教学也逐渐成为一股新潮流和一种新趋势。它体现了教学组织的空间方式,主要指较少的班额数量下的教学班,它的出现不只是班级学生数量的变化,更是教育观念和思想需要深层改革的迫切需要。如何利用小班教学的优势,转变小班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已逐渐成为农村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共同问题。  一、农村实施小班化英
项目名称:云计算环境下智能化数字文化资源信息采集和资源整合集服务模式研究——北京文化资源数字化智能信息采集及服务初探rn承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
预习,顾名思义,是指预先学习,具体说来,它是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自对将要讲授的新内容进行思考并获得新知识的过程。预习习惯是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是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点,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很大。培养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预习习惯,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而且,新课标也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预习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绝大部分初中生不知道如何进行
19世纪欧洲艺术思潮活跃,流派纷呈,名家辈出。在法国出现了现实主义与“巴比松”画派。某种意义上讲“巴比松”画派归属于现实主义亦有其道理。以描绘自然、当下现实生活和反
任鸿飞艺术简历1977年生于广东阳江,2003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广东文艺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设计师。 Ren Hongfei Artistic resume Born in Yangjiang, G
期刊
仁爱版教材作为目前广泛使用的英语教材,内容涉及面宽,信息量、语言材料、词汇量等容量大,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即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要求较高,对于进入初中才正式学习英语的农村学生来说,面对如此多的单词、句型、短语、用法普遍感到害怕,无所适从。如果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唱主角,学生被动地听记背,淡化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将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将人为地增加了教学的难度。这恐怕是农村英语教学中学习困难
班石艺术简历副教授,1957年生,安徽巢湖市人。1978——1982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陶瓷专业。1982——2004年从教于安徽工程科技学院艺术设计系(原安徽机电学院)。20
期刊
周大鹏艺术简历1978年出生,湖南湘潭人,江南大学硕士,现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Zhou Dapeng Artistic Biography Born in 1978, Xiangtan, Hunan, Jiangnan Universi
期刊
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是教师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素质。当今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当代青少年活泼好动。对此,教师应加以研究和探讨。怎么让学生快乐学习呢?那就是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下面结合我自己的工作实际,谈一下看法。  一、用赏识教育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张烁然是我班的一名后进生,经常不完成作业,就是做作业也是乱七八糟的,成绩在班中倒数一二名。我曾经和其家长沟通过,家长说:“孩子自上学以来,被老师留下是
时代在前进,教育制度在改革,就好像在挖水池,有人说挖圆形的好,有人说挖方形的好。而对于池中的水,却无人注意。教育的水是什么呢?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爱就如同一潭死水,任你方形的也好,圆形的也罢,总也逃不了一个空虚。  一、什么是教师的爱  教师的爱,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义务。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我们有很多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教,但是他从没有在教的过程中寻找到乐趣,心中也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