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四要”,提升数学操作的有效性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j198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动手实践在数学学习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不注重操作的实际效果,动手操作流于表面化,本文据此提出了提升数学操作有效性的几个注意点。
  关键词:数学操作;动手实践;“四要”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4-062-1
  
  动手实践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索知识的机会,使学生充分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正因为如此,现在的教师都十分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操作,为他们提供自我探究的空间,数学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也充满了兴趣。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部分教师在课堂中仅仅为了操作而操作;或者把操作当成吸引别人眼球的“亮点”,他们不注重操作的实际效果,动手操作流于表面化。
  真正有效的动手操作应该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的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操作的过程应该是规范的、有序的,同时操作的过程也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参与。这样的操作活动才是数学教学真正需要的。
  一、操作要合理分工合作
  在操作时,为了使操作活动规范、有序,教师应该向学生提出操作的要求,使学生明确操作的规则。在小组操作时,教师要注意小组的分工与协作,小组内的成员都有事可做,做到互相协助,使学生觉得自己不是旁观者,而是学习活动的主人。
  如在研究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时,教师会安排学生去实际测量一些圆形物体的周长与直径,然后通过周长与直径之间的比较,希望学生发现所有的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而且是一个固定的数。但是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学生的误差往往很大,对最后的比较有很大影响。因此小组内要合理分工,操作时,可以安排一名学生负责记录,一名学生动手滚动圆形物体或用线环绕圆形物体一周,一名学生进行协助,还有一名学生负责计算。完成操作之后,在各自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相互学习,达成共识。这样每名学生既有自己的事情可做,关注到了活动的每个细节,减少了操作中意外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又有共同研究的目标,体现了学习的团队意识,使得操作有序、有效。
  二、操作要促进思维发展
  操作本身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活动方式,其还有更重要的功能,即成为沟通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的桥梁。因此,教师要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注重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根据操作活动中积累的感性经验和表象,通过抽象、概括、比较等活动,以达到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教师应提供机会让学生描述操作的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既能够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一年级的《9加几》一课,教师经常安排学生进行相关的学具操作。很多学生能够借助小棒计算出得数,但是离开小棒之后,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不会做,或者说不出计算的过程。究其原因,是学生操作之后,缺少了思维的提升过程。教师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将操作的过程内化为计算的算理,没有形成算法。有经验的老师会先让学生展示自己操作的过程,然后用语言表达操作的过程,最后离开操作,借助数的分与合复述计算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了直观到抽象,操作到思维的提升,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如果能够脱离操作,用语言表达,就意味着学生的学习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操作层面,思维和学习力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三、操作要教师有效参与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指导者。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评价,对学生在操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合理性、创造性等应予以充分的肯定,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当然,在操作遇到定困难时,学生可能会出现畏难的情绪,从而影响操作目标的达成。这时,教师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及时发现问题,对学生操作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加以点拨、启发,为他们的操作探究指明方向,对操作的细节进行指导,从而提高操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样也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共同参与,体现了师生互动的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的自控能力不强,往往会注意操作材料的颜色形状等,这时就更加需要教师以评价来监控学生的操作,使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到操作行为的本身。
  四、操作要紧扣教材意图
  课程改革以来将学生的动手操作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方式,教材中也安排了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研究新知。这时,教师就有必要认真研读教材,理解操作活动安排的目的,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活动。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也会发现教师对教材的解读不到位,导致了操作的结果不理想。
  例如苏教版第八册《旋转》,教材中安排学生把三角尺绕A点顺时针旋转90°。一位教师在执教时,把活动改成了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旋转后的图形。结果全班很少有学生能正确地画出旋转后的图形。究其原因,教材安排的操作是旋转三角尺,以此降低难度,并帮助学生建立旋转的表象。旋转三角尺,是一个实物的操作,可以动手实践;而在方格纸上作图,则完全是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考察。对于教材编排意图的把握不准,导致了人为拔高操作的要求,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因此,对于操作,我们不能仅仅关注操作的本身,更应关注操作活动安排的内在意图,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其他文献
期刊
Unit 1  一、单项填空  1. ______ seven kilometers southeast of the urban Lianyungang, Huaguoshan Mountain has been selected as one of 50 top Chinese tourist attractions for foreign tourists.  A. LocatingB
期刊
通过油画方式再次展示重大的历史材料,可以提醒人们再忆中华民族历史中的历史事迹,通过掌握完整的历史情节与宏大的场景而展示出可歌可泣画面,不仅可以激发现代人们铭记历史,
自改变与底层文学小说的《黄土地》《红高粱》等电影作品在业内获得一致认可后,底层文学创作也以其鲜活真实的文学风格获得肯定,但是提及底层文学人们往往想到的也只有贫穷、
印度十分重视技术人的培养,并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留住本国人才和积极吸收出国回流人才.1998年印度科技人员总数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
对农村来说,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高,兴趣浓。初学时,课堂气氛活跃,回答声音洪亮,学到的几句日常用语在班里不停地用;课下不论见到谁都要用英语说:“Good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正>【教学目标】1、感受作曲家是如何用音乐的语言再现新疆维族和陕北汉族人民喜迎新春的歌舞场景的。2、通过音乐听辨、民族舞蹈风格律动、视唱及补充记录重音变化、声势或
高校党建工作一方面应该适应新时期、新环境、新人才培养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还应该主动结合高校党建工作实务进行创新拓展.因此如何有效地认识到高校党建工作中存在问题,明
武术对练是习练武术的重要环节之,也是武者的必修课之一。是武术套路与实战的过渡与飞跃,在习练对练的过程中,体会实战中的距离感;练习身体、腰、足、腿、手的配合与反应,是
铁路工人--热爱和珍惜着rn郑州铁路局新乡车站有一个专门为旅客提供特殊服务的“乡情服务台”,这个班组由5名女职工组成.是清一色的工人.她们的工作是用轮椅推着病残人上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