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设计中的新能源利用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ck31602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建筑行业都是能源消耗大户,为了能够使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建筑节能工作,在建筑设计中强化对新能源使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使用,落实国家低碳节能政策。
  关键词:建筑节能;建筑设计;新能源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与科技水平迅猛发展,在大环境之下企业发展也有了全新的探索路径。针对建筑产业的节能环保理念,不仅仅是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还要将现有的项目工程建材应用到位,帮助企业单位严格控制生产建设成本。比方说在建筑设计环节中,照明系统、空调设备等系统都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部分。企业单位需要加强设计研究分析,通过合理化的技术手段应用,将新能源、新理念投入到生产建设之中。
  一、建筑设计与建筑节能的作用
  (一)强化经济发展
  当前,只有以能源为基础才可确保人类进行生活与发展,同时各种能源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基础。所以,人们对各种能源的重视程度快速提升,但能源短缺问题也逐渐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建筑材料的生产与加工流程以及建筑材料的使用,都有着明显的能源消耗现象。结合我国相关调查数据信息可知,当前所有发达国家建筑工程的能源消耗总量约为总能源消耗的35%,我国的建筑行业能源消耗则为总能源消耗的27%左右,这也有效表明了建筑节能的落实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二)强化环保工作
  煤炭、石油以及天然气等是我国当前使用最为主要的能源物资,而其也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同时在使用这些资源时还会形成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合物等对于生态环境具有极为严重的威胁。但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不仅可防止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也可从基础上确保人们居住的生态环境出现明显的改变与完善,这就使得建筑节能设计逐渐成为强化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要措施。
  二、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对太阳能的应用
  (一)太阳能制冷系统
  在使用太阳能制冷系统时,其可将太阳能快速转变为电能,也就是将阳光照射能源逐渐转变为家用电能。同时该系统也可将光能转变为热能,即将要太阳能转变为生活所需的热能,并在吸收式制冷技术作用下实现制冷这一效果。其中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方法具有较强简单性,而其却需要相对较高的成本与资金。这就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热能成为当前主要的制冷模式,也就是确保太阳能转变为热能后为制冷系统的运行提供动力。当前较为常见的太阳能制冷模式主要为压缩制冷、蒸汽喷射制冷以及吸收制冷。
  压缩设备、凝冷设备、蒸发器、膨胀阀等结构共同组成了压缩式制冷系统。其中在压力温度作用下使得制冷剂出现沸腾现象,同时其温度小于被冷却物体实际温度。而压缩机针对蒸发机形成的蒸汽进行吸收,并通过压缩方法将其与冷凝压力进行整合后在传输至冷凝器中,这时受到压力影响会转变为液体形态。其需要的热能相对较高,而所需的造价成本也较高。
  蒸汽喷射设备、蒸发机冷凝器等是形成蒸汽喷射式制冷机的主要结构,而其是运用蒸汽喷射设备具有的抽吸能力确保蒸发器形成相应的真空环境,这时就可保证水在蒸发过程中出现制冷效果[3]。当使用这种制冷方法时需要具有较高的集热温度,而制冷效果也有待提升。
  吸收式制冷系统的运行基础就是液体在气化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热能。因此该系统制冷设备使用氨水溶液,而水则属于吸收剂,这就可保证两者之间形成较为完善的冷循环过程。这种制冷模式需要的热能相对较少,并符合大多数用户的应用需求与标准,生产加工具有较强简洁性,制冷效率也相对较强。
  (二)热水供暖集热系统
  所谓太阳能主动应用系统就是利用太阳能集热设备针对太阳能进行收集处理,根据实际需求在各种系统中进行使用,这种系统有着采暖与提供热水等功能。其中该系统在循环水泵运行作用下,通过建筑顶部设计的太阳能集热设备与储热设备针对收集的太阳能进行存储,为晚上与阴天时的运行提供能源。同时也将收集的太阳能传输至系统末端设备中,根据实际需求与辅助性热源,确保建筑采暖与热水功能复合相关标准。热水供暖吸热系统种类极为丰富,这就需要根据建筑设计需求进行科学选择。另外,虽然该系统结构有着较强复杂性,成本也相对较高,但也具有较多丰富的优势与价值,因此有着极为广泛的运用。
  (三)太阳能建筑
  被动运用太阳能系统就是太阳能建筑的主要特征,所谓被动就是结合建筑结构特征针对太阳能进行收集与使用,也就是通过建筑顶部与南侧窗体等确保阳光直射至建筑内部,利用建筑内部热能蓄积能力实现能源的存储,也可运用墙体蓄热方法存储太阳能。这种太阳能运用方法就是科学合理设计建筑朝向、附近环境、提高外部结构与内部结构契合度,同时通过科学选择建筑结构、材料等方法实现对太阳能进行收集、存储、应用的建筑模式。太阳能建筑利用完善的建筑设计可有效确保太阳能的使用与建筑设计有机整合。当前,我国的太阳能建筑措施在科学技术发展下逐渐具有较强的完善性与科学性。
  三、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对地热能的应用
  (一)地热供暖
  在科学合理的运用地热能源时,获得的经济与优势较为明显,可在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耗量的同时,防止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其中可通过热交换设备将地热能为建筑的生活与采暖等提供大量热水资源。使用地热供暖时,就是以深层的高温地下水为热能源,再通过各种供热系统为采暖用户提供源源不绝的热源。地热井、井口设施、调峰设备、换热站以及回灌井等是形成地热供暖系统的主要结构,锅炉供暖系统与地热供暖系统只有热源对应的终端散热设备需求具有较大差异,而热能循环系统则具有较强一致性。通常情况下,调峰设备与地热相互结合的供暖系统有着较强经济性,在资源科学分配中可全面运用已开发的地热能,并在拓展热能用户时确保供暖能力具有较强稳定性,同时与其它供暖方法相比,其供暖费用相对较低。
  (二)地热空调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为暖通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许多新兴建筑设计中广泛运用环保性较强的地热空调。以我国举办奥运会为例,地暖空调每天在为人们提供0.1t生活热水的同时,也可针对游泳池进行加热,使得游泳池水温具有较强稳定性。由于地热空调在实际运行期间不会形成任何污染物,这就使得其属于绿色环保资源,也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需求。另外,在冬季时,地暖井也可实现全面的供暖,其冬季的供暖能力约等于6000t煤炭的供暖能力。
  四、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对风能的应用
  在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中,风能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潜力。进行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可运用风能针对建筑内部的空气流通情况进行优化与完善,进而提高建筑内部空气质量。与此同时,夏季时也可运用风能针对温度进行控制,从而降低电能消耗量。而冬季时,通过风能也可针对建筑内部潮湿空气进行优化,有效降低对采暖能源的使用率。
  五、結束语
  我国建筑产业迅猛发展,建筑节能设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所以针对建筑节能以及建筑设计中的新能源应用,需要在开展实践工作期间,综合项目工程的各项条件,有效利用可再生资源以及新型技术,进而达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向阳.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中的新能源利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08):113-114.
  [2]段长春. 绿色建筑技术在公共建筑改造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3]靳世隆.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中的新能源利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7(27):177-178.
  [4]麦丽雅.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中的新能源利用[J].河南建材,2017(04):313-314.
其他文献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工程建设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及变化,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一系列设新工艺、新设备以及新技术,而湿陷性黄土作为一种特殊性地基类型,其施工中所存在的一系列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等问题成为众多基础工程建设单位重点研究问题。本文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对湿陷性黄土工程施工特性以及各施工要点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重点分析,以期提升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目前,现代化电力工程的发展迅速,电力营销的发展也突飞猛进。从广义上来看,电力营销是相关电力企业在充分满足用电用户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所推行和普及的一种现代化电力产品和电力服务,该形式能够在顺应现代电力系统实际用电需求的基础上,确保自身在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的双重获得。而远程用电检查技术作为一种现代监控技术,对用电线路和电力设备整体运行状态监督,完全依靠现代网络技术,以对地区整体用电质量进行有效
期刊
摘 要:我国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起步于1956年,经过60多年的发展,在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也经历了巨大的转变,由最初的军工研制生产行业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新产业。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近年来不断提升业务服务方面的能力和水准,以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推动通信、导航、遥感等卫星技术及其应用,打造独具中国特色的航天产业链,为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关键词:航天技术
期刊
摘 要: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如何实现建筑行业的绿色化、低碳化发展,这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和探讨内容。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面对着很大的社会压力,在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要减少施工过程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当出现环境污染时要积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将对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绿色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行探讨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建筑工程
期刊
摘 要:接触网是铁路电气化工程的主构架,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它负担着把从牵引变电所所获得的电能输送给电力机车使用的重大任务。可以说,接触网的质量和工作状态将直接影响电气化铁道的运输能力。由于接触网负担着重大的责任,而它却是一种露天装置,没有备用设备,接触网在线路上承担的负荷又是随着电力机车运行沿着接触线移动,变化,接触网在日常运行中就比较容易出现故障。本文就接触
期刊
摘 要: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形势下,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所以促使建筑项目的功能不断的增多。在建筑土木工程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种类很多,其中混凝土因具有突出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虽然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比较简单,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所以,为了能够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就必须要不断的完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本文针对建筑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研究。 
期刊
摘 要:在电锌生产中,氯离子容易对设备和部件腐蚀和侵蚀,影响产品品质,部件易损耗,造成高成本,因此,必须对电锌生产中的溶液进行除氯处理。本文利用铜和铜离子存在歧化反应,与溶液中的氯离子相互作用生成难溶的氯化亚铜沉淀的原理,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出一种除氯分铜两道工序合为一道除氯除铜同步进行的净化工艺,同时将所得铜渣进一步挺高铜品位,降低锌含量,整体工艺操作性强、经济效益较高。  关键词:电锌;腐蚀;
期刊
摘 要:高层建筑是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一项新兴建筑理念,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必然会比普通建筑施工技术要复杂、困难,所以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必须对相关的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控制。面对当代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只有将相关的施工技术应用到位,做好高层建筑的基本施工技术的应用,才能够有效的提高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导言  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高层建筑不断崛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发展速度不断的加快,居民对于房屋建筑地工程的数量急剧扩大,对于房屋建筑地的质量要求也予以提高,而在我国的各地大环境下,施工的环境,施工的技术也不尽相同,因此产生的施工技术种类繁多,施工工作环境也极为复杂。本文就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技术,管理质量与控制进行相应的探讨,并针对,各地的管理水平不一提出了一些组织化的建议,希望能够有效的对施工管理进行管控。  关键词:房屋建筑;
期刊
摘 要: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带动着建筑行业规模也在快速前进。建筑事业在近些年来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施工现场仍旧存在隐患,应实施有效的措施解决,否则会危及到建筑工程。本文主要在施工现场研究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解决策略,有利于建筑行业发展。  关键词:安全文明施工;质量控制;安全控制  质量与安全始终是建筑工程关注的重点内容,建筑工程的安全直接影响到企业发展,若企业不从思想上,制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