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德灌输者”到“心灵倾听者”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新一轮的中职教学改革中,心理健康课的开设无疑是德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然而在大部分中职学校中,由于专业心理教师的缺乏,一些德育课教师经过培训后也只能磨刀上阵。然而心理健康课教学与传统德育课的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对于从传统德育课“走”过来的心理健康课教师,必须分清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及时调整角色观念,明确心理健康课教师的角色定位,才能真正上好心理健康课。
  【关键词】 心理健康课 德育课 教师 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7(b)-0188-02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时代的变迁,整个社会对人类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的普遍关注以及当代青少年所呈现出的各种心理障碍、心理问题,使得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在新一轮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中,心理健康课的开设无疑是德育课程改革顺应时代变迁的一大亮点。大部分中职学校在2006年前后开设了心理健康课,作为一门新开设课程,一些有条件的学校不仅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教师,而且配备了标准的心理咨询室,完善了相关设施,但是由于心理健康课归属于学校德育课,所以更多的学校则是从原来的德育课教师中选择部分人员进行培训进而担任心理健康课的教学。然而在具体教学中,由于学科的差异和经验的不足,传统德育课与心理健康课教学本质上的区别,再加上一些德育课教师长期教学中的思维定势,在实际上课中很难改变已有的教学理念,因而使心理健康课成为传统德育课程的延伸,心理健康课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成为了单纯的心理知识的灌输,心理健康课也逐渐变成了不受欢迎的“德育课”,心理健康课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作为心理健康课教师,尤其是从传统德育课“走”过来的心理健康课教师,认真区分心理健康课与德育课的差异,明确一名心理健康课教师的角色定位,及时做好角色调整,对于上好心理健康课,真正落实心理健康课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不“辜负”德育教育对心理健康课的“厚望”有着重要的意义。
  2 传统德育课与心理健康课的区别与联系
  传统德育课(仅指中职类学校)包括《哲学与人生》、《经济政治与社会》《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在内的四门中职德育课程。根据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大纲》中的文件规定:“心理健康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德育课程,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①从文件精神我们可以看出,在目前中职学校教学中,心理健康课的课程定位是一门德育课程。而德育是什么呢?德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塑造儿童与青少年心灵的教育活动。②如果我们从两者的理论基础、教育目标、方法、原则等方面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两者存在着的明显的区别。
  (1)理论基础不同。传统德育课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理论指导;心理健康课主要以心理学为理论指导。理论基础的区别导致两者教学所包含的内容上的区别,德育内容始终充满着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色彩,心理健康教育则没有明显的阶级性和时代性。
  (2)教学目标不同。德育工作主要是“把学生放在社会关系层面上去考察和培养”③,按照社会要求的规范去教育学生, 规范个人行为,致力于解决学生的政治方向、思想倾向问题,以塑造个人完善的道德品质为行为目标,其教育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个人合理的心理需求,重在提高个人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以塑造个人完善的人格为目标,其教育核心问题是个性的自我完善。
  (3)教育原则不同。教学目标的不同决定了教育原则的不同。德育课主要向学生传播社会道德和核心价值观,促使他们选择为社会所认可的、相对统一的道德价值体系。心理健康课多采用引导的方法帮助学生澄清价值观念体系中的矛盾, 由学生自己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培养其抉择能力。
  (4)教学方法不同。德育的教育方法主要是道德灌输为主,通过谈话、说服、评价、模仿和规范等方式,具有公开性、广泛性等特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则是会谈、自由讨论、心理测量、角色转换、行为矫正等方法,带有更多主动性的色彩,具有个别性、保密性、教育者倾听等特点,
  (5)教学评价不同。德育中多持“教育性”学生观,以社会规范为标准对学生的心灵加以塑造,力图在学生心中树立一种权威和标准,把学生当作道德塑造对象,师生关系上主要体现“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其教学评价标准以“道德人”来衡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持“移情性”学生观,把学生看作一个具体的当事人,把教师看作学生的帮助者、倾听者,在师生关系上重视平等、民主、尊重和理解,其教学评价标准以 “健康人”来衡量。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在本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是极为密切的,这也是为什么将心理健康课纳入到德育课程的主要原因。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
  1)遵循的一些教育规律相同。先进的教育理念,新型的师生关系,坚持教育性,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个性的发展,正面教育为主,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开展,都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所共同遵循的规律。
  2)教学对象和“育人”职能相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基本职能都是“育人”,都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都是通过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层次进行的,都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为宗旨。
  3)工作方式相互联系。学生的某些思想问题要通过心理教育方式来解决,而学生的某些心理问题也要通过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教育才能排除。
  4)教育途径相类似。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都要通过课程教学、学科渗透、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课外实践活动、优化校园环境、家校合作等途径实施。
  3 心理健康课教师的角色定位
  传统德育课与心理健康課的联系使我们看到了德育课教师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可能,而两者的区别也让我们看到了德育课教师上好心理健康课的难度。从传统德育课教师到心理健康课教师,教师的角色理念必须进行调整,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必须进行重新定位,否则教师角色的错位会影响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效果,弱化心理健康课的辅导功能,心理健康课也可能变成了传统说教的“德育课”。   3.1 心理健康课教师应该是课堂活动的“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这是教师的基本角色定位
  心理健康课一个重要的特点是通过课堂团体活动创设情景引起学生情绪情感的共鸣,从而让学生正确认识情绪情感、学会宣泄情绪情感、释放压力、减少痛苦、重获自信和力量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更加注重的是学生思想实际和情绪情感,合理安排课堂活动,通过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体验,在活动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收获体会和感悟,获得属于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在心理健康课的教学中,虽然每节课都有相应的教学内容认知目标要求,但从实际教学体会中,本人认为应该适当的降低要求或淡化理论的认知,不拘泥于课本的条条框框,对于学生普遍感兴趣或比较有体验的话题,应有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倾诉和讨论。单纯的理论说教应该尽量避免和杜绝,否则心理健康课成为单纯的心理知识认知课,也同样落入了德育空洞说教课和盲目灌输的俗套,学生从情绪情感上对心理课也就失去参与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心理健康课也就变成了另一门学生乏味和想睡觉的理论课。换一个角度思考,对于一个掌握了很多心理学知识而内心不健康的人来说,这些心理学知识又有多大的价值和意义呢?
  3.2 心理健康课教师应该是学生心灵的“倾听者”而不是“教育者”
  在几乎所有的课堂中,教师的角色普遍是以一个教育者的身份而存在,学生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接受教育者的教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矛盾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不平等的。虽然在心理健康课中依然存在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区别,但这种不平等关系是可以弱化和改善的,这就要求教师课堂中的角色定位应为学生心灵的倾听者而不是教育者。教师和学生都是人,都是鲜活的生命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每个人的人格都应得到尊重,每个人的个性都应得到张扬。在心理辅导活动中,学生需要与老师心灵的接近,与老师零距离的交流,希望老师能走进他们的生活空间,去感受他们心灵成长过程中的迷惘,去帮助他们分担心灵成长过程中的困惑,这样的辅导活动才能起到真正的实效。因此,心理健康教师的角色应该从教育者转变为辅导者。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是处于十六七岁花季雨季的少男少女,他们敏感、叛逆而又多愁善感,内心渴望成熟又畏惧成熟,外表看似坚强无所畏惧实际内心脆弱很在意别人的眼光。正是由于处在少年与青年的这种矛盾的尴尬境地,内心的冲突与压抑得不到适当的释放而使他们常常感到焦虑和容易冲动性格暴躁。长期以来来自家长、学校教师喋喋不休的教育又使他们对成人的说教极为反感。因此,心理健康课教师要想走进学生的心灵应尽量避免重蹈覆辙,不要以高高在上的教育者身份自居,如果这样,学生一定会将心理课老师拒于千里之外,更不用说会用你袒露心扉了。所以在心理辅导课中,教师应当学会做学生的倾听者,无条件的接纳学生,宽容的对待学生,平静而认真地倾听学生的诉说,即便是听起来似乎很幼稚荒唐的想法,也应该耐心地倾听,做学生忠实的听众。同时,对学生的思想引导也应注意方式和方法,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会去思考问题,而不是将教师个人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在与学生的讨论中,教师可以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学生如果遇到类似的问题应该怎样处理,通过间接的方式传递对问题的看法,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自己获得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会更接受教师的意见也会更尊重老师。
  3.3 心理健康课教师应该是所有学生心灵的“包容者”而非“批判者”
  对于中职生而言,心理健康课老师更应该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宽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于大部分选择入读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由于中考的失误或初中阶段学业的反復失败、一些学生由于行为偏差在初中被老师和同学边缘化而导致的强烈自卑感常常使学生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对学业、前途、甚至人生的失望使大部分中职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意志消沉,不能正确认识、积极评价自我。因此要上好心理健康课,教师就必须对每一位学生要有积极乐观的信念,要相信每个孩子内心都藏着丰富的资源,教师的任务就是能寻找并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积极能量,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通过积极的评价让学生重拾自信。只有做到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才能没有顾虑地投入到各项心理辅导活动中,乐于向教师吐露心声,不断发掘自身潜力,教师与学生之间才能搭起沟通的桥梁。心理健康课特殊的课程教学和活动形式,为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实践教学中发现,当学生对心理课老师产生信任的时候,把内心深处更多的问题和想法向心理课老师袒露的机率远远超过向家长和班主任、好朋友倾诉的机率。
  综上所述,传统德育课与心理健康课虽然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但从总的教育目标等方面看两者也有一定的联系。两者的联系让我们看到了德育课教师成为一名合格心理健康课教师的可能,而两者的区别也让我们意识到了从一名传统德育课教师转变成为一名心理健康课教师,不仅在专业知识上必须进行不断的学习和完善,而且必须在教学观念上进行调整,对心理健康课教师的角色必须进行准确定位。准确清晰的角色定位,不仅是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基础,而且是真正落实心理健康课“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④任务的根本,更是真正实现德育课课程改革的目标之所在。
  参考文献
  [1] 洪永胜.角色定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点[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12):10~13.
  [2] 叶一舵.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广西社会科学[J],2002(2):2102~11.
  [3] 王科成,崔建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的思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J]育,2006,(10):4~6.
  [4] 陈婷.心理辅导课中的教师角色定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J],2008(18):4~7.
  ①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2009.
  ② 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第一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③ 刘华山主编.学校心理辅导(第1版)[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④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2009.
其他文献
【摘要】 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一个高度融合的地球村,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参与。中国的国际竞争实力的增强有赖于我们在更广阔的领域、在更深的程度上实行对外开放,这预示外语特别是英语必将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外语能力的培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基本要求,外语课的开设和学习就成为一个国家发展、开放、走向世界的表现。本文将以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为背景,梳理青海省西宁
期刊
【摘要】 本文根据目前锡盟风电发展趋势分析风电教育现状,分析风电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确立正确的培养目标对高职院校风电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风力发电 技能型人才 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 G4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a)-0028-01  1 锡盟风电发展及风电教育现状  锡林郭勒盟地域辽阔
期刊
【摘要】 在当今信息化浪潮的背景下,传统的就业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推动就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工作,才是提升公共就业服务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和增强政策落实效果的坚实基础。  【关键词】 公共就业 信息化服务 信息标准 信息产业  【中图分类号】 G42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7(b)-0184
期刊
【摘要】 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对教育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新课改下的初中政治课教学。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新课改“为着每一个学生发展、终身发展,为着促进每位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成为我们所追求的新的教学核心理念。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如何改进并完善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本文将试做探析。  【关键词】 思想政治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新课程的进一步推进,新时期全新的教育形势也为我们高中的数学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是非常关键的,其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教学实际,尝试对于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实施情境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及具体运用措施两方面内容进行简要地论述。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情境创设 意义 措施  
期刊
【摘要】 随着这几年消防指挥学校对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军事体育课程以学员毕业第一任职需要为出发点,提高和强化学员的身体素质,让学员了解和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一直都深受学员的喜爱。但随着近年来80后的学员不断增多,90后的学员开始出现,在教学的效果中和以前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所以笔者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对学员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 军事体育 團队精神 体育教学  【
期刊
【摘要】 提高教师课堂创新素质是提高院校的办学水平,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是我国高等教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与教师的课堂创新素质密不可分。本文概述了教师课堂创新素质的基本要求和内容,提出教师课堂创新素质提高的策略和途径。  【关键词】 课堂创新素质、课堂教学、教师、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2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a
期刊
【摘要】 二期课改赋予了中学物理教育现代化深刻的含义:物理教育思想、理论、观念的现代化;物理课程、教材现代化;物理教育方法、技术、手段现代化等。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于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方面的研究实践也有了新的突破,图像教学法被更多地应用到了物理教学中,为师生教与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 图像法 物理教学 教学方法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6【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1
期刊
【摘要】 文中探讨了微分中值定理的内部联系及其与积分中值定理的关系,并通过举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 微分中值定理 积分中值定理 关系  【中图分类号】 G42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a)-0056-02  1 引言  微分中值定理与积分中值定理是微积分学的基本定理和理论基础,不论在理论的逻辑证明方面还是应用上都起着重要作用。初学者在学习过程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对省力滑轮(组)类问题的探讨、解析,旨在阐明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利用变式训练的展示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 动滑轮 滑轮组 一题多变 一题多问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 G4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a)-0064-01  1 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思维变通能力  分析近几年遂宁市的中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