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独立分析,综合形成新联系,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过程。传统体育教学效果往往是“学生围着老师转,离开老师啥也不会干”,他们思维表现更多的是记忆显现性思维。培养出来的学生思想僵化,缺乏创造力,已不能符合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一、发挥体育优势,开发学生的右脑潜力
人的创造力与认知风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倾向于分析性和逻辑性的称为“左脑功能”性认知,而倾向于视—空形象性的非逻辑化的则称为“右脑功能”性认知。科学研究表明右脑与人的创造能力呈正相关。只有大脑左右脑的功能得到平衡发展,两半脑的活动相互密切配合,人的创造力才能得到高度发展。而在目前的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左脑化较为严重的现象,无论是在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上,都重言语思维轻非言语思维,重抽象思维轻形象思维。这些被轻视或忽视的思维形式,恰是创新力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正是靠右脑的功能来实现的。体育的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各种感觉器官。在一定的时空内学习体育动作技术,完成这些技术动作需要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顽强的意志力,这些恰恰是由右脑的认知来完成的,这对我们充分挖掘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力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因此,体育教师应在继续发展学生左脑功能的同时,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注重右脑潜能的开发。各类体育方法,如用左手投篮、用左脚练习踢球等,相对于其他学科,左侧肢体训练是体育教学的优势。同时多采用直观教学,使学生左右大脑并用,从而促使他们健康和谐地发展。这种从生理基础着手的游戏教学方法,能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
二、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创造力的发生和发展,不是一个自然、自发的过程,它离不开客观世界,但在主体方面,创造力的源泉和动力都来自于人的深层心理,在自由状态下,个体会感受或把握一种积淀着丰富的情感和特定的社会内容的完整形式,从而使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种心理因素活跃起来,处于一种极其自由和谐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深层心理会获得自由充分的表现机会。体育的魅力正是由于它能消除深层心理的压抑与束缚,保障心灵的自发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在教学中根据每堂课要传授的基本内容,归纳出几个问题,用提问或讨论方式,鼓励学生发表个人想法,即使学生发表了错误的见解,也热情引导,绝不批评、嘲讽。在讨论中我循循善诱地启发引导,并作出总结,肯定学生的正确方面,不向学生施加压力,及时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为主,鼓励学生进步。有了这种良性互动、情感交融的平等教学氛围,学生才会萌发创造性思维。
三、精选教材,教学内容游戏化
一些体育教师为了配合考核、测验,往往围绕一些单调、乏味的项目进行日复一日的练习、测验。学生不是专业运动员,这些枯燥乏味的项目训练,肯定会使他们感受不到上体育课和进行体育活动的快乐。运动学专家也认为,不同年龄的孩子选择不同强度的锻炼项目,才能在运动中较好地完成心理锻炼。因此,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出发,精选一些适应学生主体条件和各地方特点的教材,加强教材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方面的实效性,降低体育教材的难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体育运动充满信心。
四、充分利用有效手段,创新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体育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多渠道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经过长期的探索,我总结出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情境引导教学法。充分利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组织中,不要集中过多,统得过死,而应提倡“形散神不散”,允许学生创造性地理解练习动作。给学生一个起点,允许得到不同的结果,或给一个终点,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多地作为一个实际的参与者,从中也可以让学生来评价教师,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多媒体技术在体育课中的运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一个蹲踞式跳远动作的分解示范,任何一个体育教师都不可能“逐帧”慢动作完成;运用计算机则能使这些动作变简单,它不但可以使学生观看到各种不同难度规格的技术示范和逐帧分解示范,而且可以把学生的动作采集到计算机和正确的技术进行“重叠”比较,从而便于教师纠正和改进学生的技术。而这仅仅是计算机在体育教学上运用的一部分,它能以其生动形象的图形,多媒体动画,声光技术,以及高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智能化软件,深深地吸引住学生,并且促使学生的主动参与,从而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不仅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而且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借助网络,学生能自主地从网络中获取知识,开阔视野,还可以与天南海北的朋友和有关方面的专家共同进行讨论和讨教,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是大有好处的。
3.自编自导教学法。体育课在准备操、游戏、舞蹈等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尝试自编自导的方法,首先教给学生基本的动作,在掌握一定的动作基础上,然后给学生介绍创编的规律与生理要求等,再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让他们分小组或个人自行创编,积极鼓励学生为大家演示。及时进行表扬,并指出他们的独创性和新颖性。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很高,课堂气氛也会很活跃,表达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这样的自主创新活动,无疑会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建筑“创新”大厦的基础之一。体育运动和思维训练巧妙结合,不仅有利于诱发和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改善。只要体育教师得当运用,准确把握,就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优势,结合新课程标准,在体育教学中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发挥体育优势,开发学生的右脑潜力
人的创造力与认知风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倾向于分析性和逻辑性的称为“左脑功能”性认知,而倾向于视—空形象性的非逻辑化的则称为“右脑功能”性认知。科学研究表明右脑与人的创造能力呈正相关。只有大脑左右脑的功能得到平衡发展,两半脑的活动相互密切配合,人的创造力才能得到高度发展。而在目前的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左脑化较为严重的现象,无论是在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上,都重言语思维轻非言语思维,重抽象思维轻形象思维。这些被轻视或忽视的思维形式,恰是创新力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正是靠右脑的功能来实现的。体育的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各种感觉器官。在一定的时空内学习体育动作技术,完成这些技术动作需要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顽强的意志力,这些恰恰是由右脑的认知来完成的,这对我们充分挖掘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力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因此,体育教师应在继续发展学生左脑功能的同时,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注重右脑潜能的开发。各类体育方法,如用左手投篮、用左脚练习踢球等,相对于其他学科,左侧肢体训练是体育教学的优势。同时多采用直观教学,使学生左右大脑并用,从而促使他们健康和谐地发展。这种从生理基础着手的游戏教学方法,能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
二、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创造力的发生和发展,不是一个自然、自发的过程,它离不开客观世界,但在主体方面,创造力的源泉和动力都来自于人的深层心理,在自由状态下,个体会感受或把握一种积淀着丰富的情感和特定的社会内容的完整形式,从而使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种心理因素活跃起来,处于一种极其自由和谐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深层心理会获得自由充分的表现机会。体育的魅力正是由于它能消除深层心理的压抑与束缚,保障心灵的自发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在教学中根据每堂课要传授的基本内容,归纳出几个问题,用提问或讨论方式,鼓励学生发表个人想法,即使学生发表了错误的见解,也热情引导,绝不批评、嘲讽。在讨论中我循循善诱地启发引导,并作出总结,肯定学生的正确方面,不向学生施加压力,及时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为主,鼓励学生进步。有了这种良性互动、情感交融的平等教学氛围,学生才会萌发创造性思维。
三、精选教材,教学内容游戏化
一些体育教师为了配合考核、测验,往往围绕一些单调、乏味的项目进行日复一日的练习、测验。学生不是专业运动员,这些枯燥乏味的项目训练,肯定会使他们感受不到上体育课和进行体育活动的快乐。运动学专家也认为,不同年龄的孩子选择不同强度的锻炼项目,才能在运动中较好地完成心理锻炼。因此,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出发,精选一些适应学生主体条件和各地方特点的教材,加强教材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方面的实效性,降低体育教材的难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体育运动充满信心。
四、充分利用有效手段,创新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体育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多渠道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经过长期的探索,我总结出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情境引导教学法。充分利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组织中,不要集中过多,统得过死,而应提倡“形散神不散”,允许学生创造性地理解练习动作。给学生一个起点,允许得到不同的结果,或给一个终点,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多地作为一个实际的参与者,从中也可以让学生来评价教师,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多媒体技术在体育课中的运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一个蹲踞式跳远动作的分解示范,任何一个体育教师都不可能“逐帧”慢动作完成;运用计算机则能使这些动作变简单,它不但可以使学生观看到各种不同难度规格的技术示范和逐帧分解示范,而且可以把学生的动作采集到计算机和正确的技术进行“重叠”比较,从而便于教师纠正和改进学生的技术。而这仅仅是计算机在体育教学上运用的一部分,它能以其生动形象的图形,多媒体动画,声光技术,以及高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智能化软件,深深地吸引住学生,并且促使学生的主动参与,从而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不仅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而且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借助网络,学生能自主地从网络中获取知识,开阔视野,还可以与天南海北的朋友和有关方面的专家共同进行讨论和讨教,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是大有好处的。
3.自编自导教学法。体育课在准备操、游戏、舞蹈等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尝试自编自导的方法,首先教给学生基本的动作,在掌握一定的动作基础上,然后给学生介绍创编的规律与生理要求等,再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让他们分小组或个人自行创编,积极鼓励学生为大家演示。及时进行表扬,并指出他们的独创性和新颖性。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很高,课堂气氛也会很活跃,表达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这样的自主创新活动,无疑会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建筑“创新”大厦的基础之一。体育运动和思维训练巧妙结合,不仅有利于诱发和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改善。只要体育教师得当运用,准确把握,就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优势,结合新课程标准,在体育教学中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