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萝拂衣襟,青云湿诺言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09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善书 90后新锐作者。希冀用文字温暖每一个心有千千结的你,一直相信美好,相信此刻的付出会得到岁月给予的答案。代表作:《我不要在庸碌中老去》,微博@沈善书。
  若铺纸研墨书写古典女子的美与哀愁,最让人无可奈何又心生怜悯的,应是那些时光书册里的深闺红颜们,她们的爱怨情痴无非是心系那个骑马而过的白衣书生,抑或是情深意长的如玉公子,为他昌盛,亦为他萎落。她们一寸寸繁华明媚的花样时光全都为一人老去,只为盼来那个彼时许她山盟予她海誓的男子,陪她相忘江湖厮守余生。怎奈韶光忒贱,从不等待任何人。
  某个百无聊赖的午后,读了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古典女子的闺阁应该很美,可惜她们久居深闺,那一层隐秘感愈加让我笃定了以温媚清丽的笔触写一写古代女子深闺中隐秘的二三事。无论是男子写女子的诗词,还是闺阁女子们顾影自怜写的相思词,以及女儿家的衣、饰、妆、娱、情,都让我着迷。
  若生在唐代,我应是田园深处的布衣书生,与一个柴门里粗布麻衣的清秀女子打渔植草、种花喝茶。她守着篱笆小院,等我功成名就归来后娶她。若是在宋朝,我想成为能说会道的说书人,走在长安街上遇见华丽美艳的侯门千金,或是去城郊赏花时遇见发髻簪花、抱琴行走的女子,我对她说,姑娘,可要听在下为你说一段《莺莺传》里的爱恨情愁。
  有时会梦见自己雇了一艘李清照的轻舟,饮下李白的酒,披上贾宝玉的红斗篷,踏进深闺女子的幽幽梦中,记下她们的万千心事。
  女儿家的闺阁光阴总是这般精致美艳。春天,她们用春水煮胭脂,研杏花扑面,拿柳枝作眉笔,描就一弯新月眉;夏天,潋滟红尘、般般入画的女子们以碧波湖水为镜,用粉色荷花涂唇,胭脂花瓣染指,栀子茉莉簪发梢;秋天,摘桂花熏香,采菊花做枕;冬天,拿雪水洗铅华,用梅花点额妆。
  古代女子们如此精心地梳妆打扮,无非是朝朝暮暮地盼着、望着、惦念着,能有一个陪她踏青赏花、荷亭喂鱼、月夜抚琴、围炉读书的男子,陪她们花好月圆,细水长流。她们以豆蔻韶华为赌注,倾覆光阴为的就是换取一个男子的山盟海誓。
  只可惜她们一生的韶华情爱被禁锢,一生的芳颜美好被锁住。描了眉,涂了胭脂,染了指甲,穿上罗衣,那又如何?还不是盼不来与梦中男子的惊艳相遇,盼不来两情相悦的爱情。更何况好多女子的倾城美貌都在寂寂深闺中成了明日黄花,渐渐人老珠黄。
  古时那些惊艳岁月书册的明媚女子们,她们的容颜、衣饰私物,大都以称斤论两的方式贱卖给了年华。而留给我们的不过是短短的几行诗词罢了,且仅仅是为怀念。而我只是记录文字贩卖旧时光的过客,恰逢路过。
其他文献
张诗群 安徽省文学院签约作家。一个恋旧、安静的平凡女子。落笔清丽唯美,哀婉沉凉,如江南流水,在石拱桥下低声潺湲,絮絮诉说着旧日缠绵。喜欢躲避车马喧嚣,铺雪种字;喜欢与芳草为邻,听风絮语。  鱼玄机这个名字有吊诡之气,仿佛幽空里藏了诡异的机锋。还是她的乳名鱼幼微更具人间小女儿情态,彼时李亿轻念一声“幼微”,多少郎情妾意衬得日后的无边孤寂一直蚀到了骨子里。  若非有才又多情,她的命运或可改写。又或者没
期刊
她曾是窈窕多情的楚女,却远嫁他乡作了秦君的媵妾;她曾是落难到燕国的质子之母,却在五年之后被恭迎回秦宫垂帘听政;她是个一身柔情更兼傲骨的女子,也是史书上权倾天下的太后—芈八子。  芈是楚国的国姓,八子是她初入宫闱时的封号,并不显赫的出身让她在秦宫里略显卑微。本该是寂寞深宫等白头的命运,可上天偏偏给了她倾城的美貌和过人的聪慧,让她如一株深谷幽兰般在深深宫闱里脱颖而出。  秦王是爱她的,不能给她宫中高位
期刊
杏花纷纷落尽,卷起一地情思。梦中年少时,她的笑容像初春的暖阳,单纯明净。那时,拥她入怀的帝王情深如许,但那都是很久以前她还叫甄嬛时的事了。辗转醒来,念着那场旧梦,原来那些过往一别已是数十年。  晨起后,侍女伺候梳妆,她看着镜中自己端庄祥和的模样,感觉很陌生。蓦然间,眼角眉梢含了一闪即逝的沧桑,即便侍女再小心翼翼,仍是拂落了几根银丝。她无谓地笑了笑,忽地想起乌拉那拉氏最后含着狰狞的笑对她道:“原来这
期刊
自从QQ诞生后,各种五花八门的网名就开始风靡大江南北。当年初入网什么名号都敢想,还记得你的第一个网名叫什么吗?别害羞,说出来让大家乐和乐和!  闻馨四海:第一个qq名竟然叫“狼天涯”,现在想想我那时候都干了些啥!  (小编碎碎念:狼天涯,自然是四处辣手摧花!)  安沫夕:想了好久,好像是夏日飞雪,现在看着傻傻的!  (小编碎碎念:姑娘,你这是有何冤屈要申诉?)  先看看再回帖:我坦白,我第一个名字
期刊
那年山中梅雨,她在偏僻的山洞里发现受伤的他。他已陷入昏迷,脸色苍白如纸,手里却紧紧握着他的剑。她把他捡了回去,替他敷药疗伤,他醒来第一件事却是把剑搁在她的脖上。  “我只是想救你,你小心,别扯破了伤口。”她骇极变色,却仍惦记他的伤势,他的剑终于慢慢放了下去。  后来,他一点点知道了她的一切。她出身书香门第,因家道中落寄居在父亲旧友苏伯父家里。这年苏伯父病重去世,青梅竹马的苏哥哥又被征兵而去,独留她
期刊
黄昏时分,艳艳霞光映在水中,将一池清碧涂抹成妖冶的红。蒋春霖泛舟其上,只觉前尘旧梦转瞬燃作寸寸灰烬,悉数飘散在这寂寥的暮色中。  晚清时期,蒋春霖出生于江阴,少时即资质过人,其诗作不输文坛前辈,故得“乳虎”之称。弱冠年华,他携单薄行囊踏上科考之路。彼时意气风发,挥毫泼墨,仿佛那广阔未来即在字里行间触手可及。  青衫猎猎,马蹄扬尘,蒋春霖的身影渐行渐远。他沉醉在一个美梦里,依稀窥见那日他金榜题名,打
期刊
这一生从懵懂年华到年老色衰,经历半生繁华,可我终究不懂遇上白居易是幸还是不幸。我感激他把我带出烟柳之地,使我不再以卖弄风情度日。却也怨他始终只把我当成一个舞伎看,无视我对他真挚的爱。当浮华散尽,我站在时光的长廊里驻足回望,才发现我从未真真正正走进过他的心。  世风便是如此,我们这些被达官显贵蓄养的家伎如浮萍一般飘摇不定,整天在侍妾与婢女之间游走,有客人造访时还要出去撑场面,以显示主人的身份和品位。
期刊
编手扎  读宋词必读张炎,因为他是宋词最后一个音节,最后一个符号,亦是整个朝代所有的诗情画意与风流不羁所剩的最后一丝呐喊。一个朝代灭亡后,还剩下些什么?时间斑驳了古迹,早已无从考证。留下的我们却知道,还有张炎的声音,我们从他的词里看尽浮生百态、苍茫凌乱,以及那人一世的风雅。   —沐九九  三月柳絮因风起,缠缠绵绵如漫天大雪倾城而下。藏在临安城里的思念也如春日盛景般,年复一年,生生不息。都道那池西
期刊
一宵春雨后,栏外芍药像抹了胭脂般艳色灼人。他掬着一捧风月,把青翠的年华捻得纤柔细腻,一缕一缕地糅进时光的折痕里。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情丝和着片片闲风吹进了戏文,如花旦疏落的水袖,飘零了一春轻浅的心事。  那年,34岁的汤显祖终于进士及第,可他心中姹紫嫣红的春光早已开尽。十年寒窗苦读仿佛是个精致的骗局,天子门生不过是场权势交易。对于个性耿直的他来说,人情冷薄的官场是条满布荆棘的路,他走得步步惊心。他
期刊
绸缎两个字是带着凉意的,也只适合在苏杭这样的地方穿。或者说,绸缎更适合江南的女子。  苏州的关键词中必须要有绸缎,甚至它的产生也和园林、昆曲、评弹、小巷、阴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尽管我也说不清那是什么样的流转暗合。当我在暗夜里摸到一块绸缎时,心中便像掠过一只鸟,手上的感觉是光滑而细腻的,但分明又是动荡的。  白色的绸缎穿在苏州身上成了粉墙黛瓦,穿在张允和、张充和、张兆和、张元和身上就是一种前世今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