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对氧磷酯酶1活性监测在肝移植术中的意义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i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清对氧磷酯酶1(paraoxonase 1,PON1)活性的测定在肝移植术中的意义.方法对17例肝移植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2d内血清各生化指标进行监测,分析血清PON1在肝移植术中的变化规律及与其他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正常人血清PON1活性呈正态分布,参考值为45.5~265.8 U/ml.17例肝移植受者术前血清PON1活性比对照组低(P<0.001).在门静脉开放后5min始升高,开放后90 min[(47.1±2.4)U/ml]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术后第1、2 d 继续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在开放后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第2 d还较正常值高.结论血清PON1活性可作为判断植入肝脏存活的生化指标之一,协同其他生化指标用来监测肝移植患者的肝脏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对人胰岛分离技术的改进以获得大量高活力胰岛并检测其功能.方法采用经典及改良技术分离、纯化28例人胰岛.胰岛收获量以胰岛当量(IEQ)表示.胰岛功能测定分别为体外测定胰岛索/DNA比率、静止葡萄糖刺激试验(SGS)及将胰岛移植至糖尿病裸小鼠的体内功能鉴定并行糖耐量试验,连续测血糖水平及其体内C肽浓度.结果前13例采用经典方法,平均每个胰腺收获49123IEQs,平均846IEQs/g胰腺组
目的 观察脉络膜转移癌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特征,探讨两种造影方法对脉络膜转移癌诊断的意义.方法通过共焦激光眼底扫描系统同步获得5例脉络膜转移癌患者双眼的FFA和ICGA图像.结果5例中4例双眼发现占位性病变,FFA背景期肿物呈低荧光,静脉期肿物内出现针尖状高荧,中央疏而外周密,高荧缓慢扩大,中央低荧区逐渐缩小,晚期肿物内出现边界清晰的斑块状高荧,呈"铺路石"样
目的 通过研究乏氧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的P糖蛋白(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表达的影响,探讨乏氧在引起肿瘤细胞多药耐药中的作用.方法乏氧条件下(2%O2)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体外培养24 h,丙酮固定后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P-gp和MRP的表达进行检测,并用MTT法检测乏氧条件下A549细胞在阿霉素和顺铂作用下的存活率.结果乏氧条件下人肺腺
目的 评估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心外管道Fontan手术的方法及其效果. 方法本组42例中,男性31例、女性11例,年龄3~19岁,其中心室双入口19例,三尖瓣闭锁10例,二尖瓣闭锁3例,其他复杂先天性心脏病10例.均在常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施行心外管道Fontan手术,其中8例加行开窗术;1例先做了双向腔肺动脉分流术,术后2年行心外管道Fontan手术.结果术后早期和晚期各死亡1例,分别死于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