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手足口病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来源 :传染病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injia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分析2018年1月—2020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97例手足口病患儿资料,按病情分为重症组(25例),轻症组(72例);纳入同期5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及细胞因子(TNF-α、IL-23、IL-22、IL-17)水平.对比上述指标在对照组、轻症组、重症组之间,重症组不同感染类型(Cox A16型、EV 71型、其他型)组间,重症组急性期组与恢复期组间及重症组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间的差异.分析4项细胞因子预测患儿预后的效能.结果 CD3+T细胞、CD4+T细胞、NK细胞水平从高到低均依次为对照组、轻症组、重症组,CD8+T细胞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对照组、轻症组、重症组;血清TNF-α、IL-23、IL-22、IL-17水平从低到高均依次为对照组、轻症组、重症组.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恢复期组相比,急性期组CD3+T细胞、CD4+T细胞、NK细胞水平更低,CD8+T细胞、TNF-α、IL-23、IL-22、IL-17水平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CD3+T细胞、CD4+T细胞、NK细胞水平更低,CD8+T细胞、TNF-α、IL-23、IL-22、IL-17水平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项细胞因子联合预测不良预后敏感度为83.33%,准确度为71.43%.结论 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细胞因子水平有助于手足口病病情判断,可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预后预测.
其他文献
本刊对2021年8—9月全球重点传染病疫情(截至9月30日)汇总如下.rn1 全球新冠疫情趋稳,但美国疫情加剧rn2021年8—9月特别是9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Delta变异毒株引发的全球新一轮疫情趋于平稳,但美国疫情却再次迎来高峰,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仍居全球首位.
目的 了解中学生颈椎健康现况,评价综合干预措施对促进中学生颈椎健康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4所中学1160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重点中学2所,普通中学2所,含12个高中班级,8个初中班级.按目标抽样法,选择初一某班56名学生作为干预对象,开展为期3个月的颈椎健康知识科普活动、颈椎保健操等综合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学生颈椎病知识测试得分及颈痛情况.结果 被调查的1160名学生中,颈肩痛患病率初中组62.46%,高中组77.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
目的 对我院肺结核患者呼吸道感染菌群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肺结核合并呼吸道感染者作为感染组,并选取同期121例肺结核未发生呼吸道感染者作为未感染组.采集感染组患者的痰液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分析病原学特点.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肺结核患者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结果 感染组总共分离出143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88株,革兰阳性菌33株,真菌22株.感染组年龄≥70岁、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 d、住院时间
目的 建立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用药依从性个体化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为慢乙肝患者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4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235例慢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等数据,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用药依从性的因素,进而建立相关列线图模型.结果 年龄≥60岁、文化程度低、未定期在同一门诊随访、未接受过乙肝用药健康教育、医疗支付方式为自费、服药种类≥3种和有药物不良反应是慢乙肝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危险因素(P均<0.05).列线图模型验证结果显示
目的 探讨武汉市HIV/AIDS患者潜伏性结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筛查的可行性,明确预防治疗存在的问题,为制定适合该人群LTBI筛查及预防流程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武汉市13所HIV/AIDS定点治疗单位随访的2048例HIV/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015版LTBI管理指南筛查流程,筛查LTBI患者并进行6个月异烟肼预防治疗(isoniazid preventive therapy,IPT).结果 2048例
长期以来,HBV传播给世界各国带来极大的困扰,其在世界范围尤其是亚非国家流行甚广.全球范围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数量庞大,我国更是感染负担较重国家之一,且HBV在育龄期妇女中的流行率较高,因此阻断HBV的母婴传播至关重要,是乙型肝炎防控工作的核心.因此,本文围绕HBV母婴传播的情况以及现行预防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摘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必由之路,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其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水土流失对水利的危害十分严重,水土保持是水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作用巨大。本文对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阐述了中国水土流失现状和水土流失对水利的危害,最后对水土保持在水利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水土保持水利可持续发展
期刊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49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主要以发热、皮疹、咳嗽咳痰、脾大、淋巴结肿大等为临床特征,可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贫血,肝功能受损,ESR增快,CRP及降钙素原水平升高,浆膜腔积液,且多同时合并其他机会性感染.结论 艾滋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应尽早获得马尔尼菲篮状菌阳性病原学结果,避免误诊及延误治疗.
目的 分析广西岑溪市地区308例登革热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情况,为登革热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0年9月1日—10月31日在岑溪市人民医院确诊的308例登革热患者临床信息,根据年龄,将308例患者分为老年组(≥60岁)与非老年组(<60岁),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情况,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登革热患者以中青年人群为主,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发热、纳差、皮疹、肌肉酸痛、瘙痒.非老年组患者的皮疹、瘙痒症状发生率分别为
目的 分析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疫苗不良反应案例的特点,探讨流脑疫苗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并寻找预防和降低不良反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集公开报道流脑疫苗不良反应案例的文献,将案例相关资料录入Excel表格,然后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98篇,报道流脑疫苗不良反应181例.其中,异常反应76例、一般反应61例、偶合症27例、预防接种差错事故5例、接种疫苗前已患病3例以及不明原因9例.结论 接种流脑疫苗存在着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