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HIV/AIDS患者潜伏性结核感染筛查及预防效果

来源 :传染病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querys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武汉市HIV/AIDS患者潜伏性结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筛查的可行性,明确预防治疗存在的问题,为制定适合该人群LTBI筛查及预防流程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武汉市13所HIV/AIDS定点治疗单位随访的2048例HIV/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015版LTBI管理指南筛查流程,筛查LTBI患者并进行6个月异烟肼预防治疗(isoniazid preventive therapy,IPT).结果 2048例HIV/AIDS患者中,结核病症状调查发现5.2%(107/2048)的患者出现结核病症状,94.8%(1941/2048)的无结核病症状患者进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IGRA),IGRA阳性率为21.4%(415/1941).IGRA阳性者胸片筛查发现,98.1%(407/415)的患者胸片无结核感染表现,诊断为LTBI,约占筛查总人数的19.9%(407/2048).86.2%(351/407)的LTBI患者接受IPT,其中90.0%(316/351)的患者完成了6个月IPT,随访至12个月后,发现IPT组有1.7%(6/351)进展为活动性结核病(active tuberculosis,ATB),非IPT组有8.9%(5/56)进展为ATB,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70,P=0.004).结论 在武汉市HIV/AIDS患者中,LTBI发生率约为19.9%,IPT可以降低HIV/AIDS患者LTBI进展为ATB的风险,且不良反应少,但接受IPT比例和治疗完成率偏低,须建立督导机制,以提高IPT的接受率和完成率.
其他文献
摘要:水利工程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其为国家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借鉴。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系统;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水利工程的质量关系重大,其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也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的质量。建立健
期刊
目的 以多色流式细胞术为基础,检测HIV/AID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亚群的比例.方法 用11种细胞表面抗体CD3、CD4、CD8、7-AAD、CD45RA、CCR7、CXCR5、CCR4、CCR6、CCR10、CXCR3建立多色流式方案,识别7种主要的Th,并对15例HIV/AIDS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外周血中Th的比例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多种趋化因子受体组合搭配,明确Th1、Th2、Th9、Th17、Th22、滤泡辅助性T细胞、ThG分析策略.通过检测
目的 对我院肺结核患者呼吸道感染菌群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肺结核合并呼吸道感染者作为感染组,并选取同期121例肺结核未发生呼吸道感染者作为未感染组.采集感染组患者的痰液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分析病原学特点.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肺结核患者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结果 感染组总共分离出143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88株,革兰阳性菌33株,真菌22株.感染组年龄≥70岁、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 d、住院时间
目的 建立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用药依从性个体化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为慢乙肝患者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4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235例慢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等数据,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用药依从性的因素,进而建立相关列线图模型.结果 年龄≥60岁、文化程度低、未定期在同一门诊随访、未接受过乙肝用药健康教育、医疗支付方式为自费、服药种类≥3种和有药物不良反应是慢乙肝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危险因素(P均<0.05).列线图模型验证结果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