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学生的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核心内容,在高校钢琴教育过程中,除了需要培养学生优秀的乐感和演奏技巧之外,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样重要。良好的音乐素养不仅能够让学生加深对乐器和乐曲的理解,对于提高学生艺术欣赏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同样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阐述了高校钢琴教学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相应策略,以期帮助音乐教师展开更加高效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钢琴教育;音乐素养;演奏技巧
  一、高校钢琴教学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
  必要性
  (一)演奏和表达技巧
  钢琴由于琴键多、指法复杂,对于演奏者的要求非常高,不仅需要演奏者具备扎实的演奏技巧,同时还需要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不仅能够让学生加强对音色、音准的掌握,对整个乐曲的把握也会更加精准,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能够更加自如。
  (二)艺术欣赏和理解
  在钢琴教学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另外一个必要原因在于,音乐素养的提高能够帮助学生增进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理解能力。在音乐领域,对于乐曲情感的理解是艺术表现的基础,对作者和乐曲本身情感的把握越深,在钢琴演奏的时候就能够有更好的共鸣,通过这种共鸣,能够有效增加学生演奏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
  (一)强化学生的音乐素养认识
  很多高校的钢琴教育过程中都存在重视技巧、忽视理论的情况,有些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在学习钢琴的时候,就抱着学会两首曲子就可以的心态,这也是很多高校钢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学会弹曲子要比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和提升音乐素养更加重要。固然快速地学会钢琴演奏是一种促进学生养成兴趣爱好的方式,但是缺乏理论支持和对音乐素养的正确认知对于学生而言会造成很多困扰。在学习的过程中,跳过了基础理论知识而盲目地开始弹奏会使学生既无法使用正确的指法进行演奏,也无法充分理解乐曲的情感内涵。因此,在学生开始学习钢琴的时候,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演奏技巧和音乐素养的重要性,尤其是音乐素养的提高能够让学生更快地掌握钢琴演奏技巧,对于节奏和旋律的把控具有更加鲜明的个人理解。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向学生普及更多的音乐素养知识,其中,历史上的著名钢琴家及其钢琴演奏特色是这一环节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不同音乐作品的感情色彩,教师可以借助相应教学方法,通过相同的曲子不同的演奏风格,让学生实际感受每位音乐家的演奏思路及其音乐流派的特色。例如,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不仅是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其生平事迹也激励着无数人对音乐的向往,教师可以借助贝多芬的个人生平事迹去诠释音乐风格的差异,向学生阐述正是由于其命途多舛才塑造了他音乐中强劲有力且具有穿透性的风格和对生活的批判式思考。
  (二)营造氛围良好的钢琴学习环境
  和基础文化课程相比,艺术类课程更需要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而这种环境和氛围的塑造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面:
  首先就是良好的内部学习环境。音乐教室或者琴房需要干净整洁,每一架钢琴都需要保持清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帮助学生建立养护钢琴的习惯,这种习惯虽然表面上是对钢琴的正确使用,其本质却是对学习钢琴的重视。同时,良好的学习环境也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学习欲望,提高学习效率,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其次是热烈的外部学习氛围。借鉴和交流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开展多样化的钢琴教学活动,例如专题讲座和交流会等。通过对钢琴历史、发展沿革、奇闻逸事等内容的宣讲,能够让学生从多个方面了解钢琴的文化,从而加深对于钢琴的情感,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能够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帮助学生重新树立学习钢琴的目标。另外,为了能够给学生营造更好的钢琴学习环境,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多听多看,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组织学生去其他学校进行音乐文化交流,让学生能够汲取更多教师的教学思路以及欣赏其他同龄人的演奏技巧、演奏水平,通过不断的自我对比、自我反思,来发现彼此在演奏技巧以及个人修养方面的差异。
  (三)着重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对于钢琴教学而言,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另外一个重要策略就是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随着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其对于钢琴作品主题思想的理解能力也会得到加强,对于乐曲会有更多个人的理解和评判。可以说,钢琴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也是学生音乐素养敏感度的培养,这种敏感度的提高,能够让学生更加灵敏和准确地判断作品本身是慷慨激昂还是低回婉转。因此,在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时候,教师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优先选择一些风格明显、情感鲜明的乐曲当作教学案例,在学生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之后,再选择感情更加丰富细腻的乐曲,来帮助学生体会情感的细腻程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向学生播放不同钢琴家演奏作品的方式,让学生去理解和想象每个作品当中蕴含的不同情绪,尤其是要了解音乐风格和钢琴家生平履历之间的关系。例如,肖邦之所以被稱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是由于其出生在波兰,受到了波兰民间歌舞的强烈影响,同时又深入学习了巴赫的音乐风格,从而塑造了其作品当中的浪漫主义色彩。而李斯特之所以被称为“钢琴之王”,则是由于其具备了多位钢琴名家的演奏技巧,其在学习过程当中,将各类技巧进行了融合,达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他不仅通过自身的演奏风格极大地加强了钢琴的艺术表现力,同时还在钢琴演奏上创造了如同管弦乐一般的演奏效果,对于钢琴演奏的技术提升以及钢琴的推广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李斯特还创造了背谱演奏法,因此才得名“钢琴之王”。只有让学生切实了解每一位钢琴家的生平履历及其出生地、居住地、指导老师以及其他方面的详细内容,才能够真正感受音乐风格,从而让学生在学习和演奏的过程中能够营造一种思想境界,将自己当成这位著名的钢琴演奏家,这样才能够去体会和了解这种演奏技法,提高自身音乐表现力。教师也可以以我国著名青年钢琴演奏家郎朗为例,在某次采访过程中,郎朗就曾经给出了“在演奏的过程中我就是莫扎特”这样的回答,正是因为具有这样的精神,才促使其演奏技巧逐步攀上巅峰,取得了令人惊羡的成绩。
  (四)重视音乐素养和演奏技巧的结合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在演奏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演奏技巧加以展现,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演奏技巧的同时需要重视音乐素养和演奏技巧的结合。例如,可以让学生在练习的时候总结并讨论不同音域、不同音色的艺术表现力,也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旋律和节奏能够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能够结合音乐素养,辅助钢琴教学。可以说将音乐素养和演奏技巧相结合是一种较为高深的教学理念,其训练方式可以循序渐进。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用较为简单的乐曲(如《生日快乐歌》),通过模仿不同钢琴家的演奏方式来磨练自身演奏技巧。模仿肖邦的演奏风格时可以营造一种浪漫的氛围,并且在每一小节的结尾用两个音符去修饰;而模仿莫扎特的音乐风格时,则需要表现出一种花团锦簇似的欢快情绪;模仿贝多芬的演奏风格则需要充分表达其快速跳跃式弹奏的演奏技巧,从而表达出一种深沉浓烈的哲思。在学生逐渐掌握这种演奏方式的过程当中,就能够将自身不同的情绪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之后教师再让学生进行情绪上的转换,让其能够在一首曲子的不同小节当中,切换自己的情绪以及表达的方式,让学生将各类演奏的技巧和自身情绪进行融合,变得更加灵活,从而提高钢琴演奏的表现力。
  综上所述,在高校钢琴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钢琴的艺术表现力和内涵,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演奏技巧的理解和掌握。可以说对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视和提高,是高校开展钢琴教学的一种新理念和新模式,在帮助学生提高演奏基本技巧、乐曲理解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田许生.高校钢琴教学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J].北方音乐,2016(13):178.
  [2]黎明辉.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8(7):127.
  作者单位: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国家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方针进行改革,承认并强化了素质教育在人的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把素质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突出地位,素质教育实施的途径也在探索中日益增加。在众多途径中,开设中小学管乐团被很多学校和家庭所采纳和认可。学生乐团数量与日俱增,对管乐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师师范类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面临新的挑战。文章试图对高师音乐专业开展管乐团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意义进行分析,
摘 要:在艺术集体操项目的美学影响力中,编排因素占的比重较大,其次是音乐因素和服装因素。但三者必须同时提高才能在各类赛事中获得好成绩,三者完美的融合才能提高艺术集体操的艺术表现力。基此于,文章从美学角度对艺术集体操的编排美、音乐美、服装美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  关键词:艺术集体操;编排;音乐;服装;美学  艺术集体操是一项具有鲜明特色、以集体徒手表演为特点的运动项目。几年来,通过学习、借鉴、实
电声小提琴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是一种现代科技发展下的产物,与传统的声学提琴比较而言,其既有独特的优势也有一定的不足.文章主要分析视唱练耳训练对于电声小提琴即兴演
摘 要:“一带一路”作为国家倡议,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民族声乐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广西群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璀璨的民族声乐形式,理应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借势实现声乐艺术的发展。基于此,文章从“一带一路”多样价值的角度,系统分析了广西民族声乐发展方式,为当地民族声乐的借势发展提供必要的指导。  关键词:“一带一路”;广西民族声乐;创新升级  注: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高校中青
高校音乐学专业带有专业性强、艺术实践属性明显的基本特征,音乐学理论与音乐学专业艺术实践是相互印证的关系,开展高校音乐学专业艺术实践研究对提高学生音乐技能极具现实价
摘 要:舒伯特是奥地利杰出的作曲家,是一位以优秀的歌曲创作而闻名于世的作曲家,也是创作浪漫主义歌曲的先驱,有“歌曲之王”的美誉。艺术歌曲是诗歌与声乐相结合的一种形式,在声乐教学中,艺术歌曲和歌剧都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舒伯特在艺术歌曲创作上极具浪漫主义精神的创作手法,指引着艺术歌曲的发展方向,在声乐教学中起着指导和示范作用,激发了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为声乐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原生态音乐作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原生态音乐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和价值,伴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其也面临着一定的生存危机。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声乐教育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将原生态音乐引入到高校声乐教育之中,对于高校声乐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有利于原生态音乐的发展,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
摘 要:巴赫所处的年代离我们非常久远,许多人在学习巴赫的作品时,总会在对风格的把握上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文章从巴赫的《#g小调前奏曲与四声部赋格曲》入手,分析作曲家的背景、曲子的内部结构,并与古典、浪漫派典型音乐进行风格对比,从节奏、织体等关键方面谈谈它们的不同。  关键词: 巴赫;《#g小调前奏曲与四声部赋格曲》;风格对比  一、《#g小调前奏曲与四声部赋格曲》  巴赫《#g小调前奏曲与四声部赋
声乐教学作为艺术教学的一种,本质在于发挥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在声乐练习的过程中张扬个性,体现艺术的个体差异.声乐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用声音表达情感的能力,在歌唱风格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