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下学生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

来源 :文史月刊·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grady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下,校企双方需要共同构建、共同实施德育契合机制和保障机制,以确保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学生 德育教育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是高职教育形成自身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校企双方如何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德育工作者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下德育研究的必要性
  (一)是体现以人为本思想的有效途径
  推进校企合作模式的德育改革,目的在于发挥企业文化的渗透性、广延性等特征,德育工作需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学生,规范学生言行,用丰富的职业活动吸引学生,从而营造积极向上的德育氛围,帮助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二)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企业需求的不只是学生的专业知识,更是包括道德水平在内的综合素质。一方面,通过德育与专业课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德育相得益彰,达到教书育人目的。另一方面,在考取“双证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实现从“理论灌输”到“实践参与”的转变,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强化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合作等职业品质。
  (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首先,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扎实业务水平,也为教师向“双师”素质转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其次,工学结合要求全员育人、全面育人,要求教师为人师表,以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
  (四)是德育教育工作走出困境的重要举措
  目前高职学生德育还受到传统德育模式的影响,校企合作层次较低。德育工作者应根据当前德育新要求,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结合院校实际,探索德育教育新方法、新途径已刻不容缓。
  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加强德育实效性的对策与建议
  (一)校企双方建立有效的契合机制
  1.加强校企双方的沟通
  校企双方领导的重视程度和决策力度在合作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势在必行。双方领导可通过电话联系、出席活动等方式,增强了解,协商德育培养目标、指导校内外德育工作的相关环节。
  2.建立实习组织管理机构
  建立、健全校企间的实习组织管理机构,建立科学的德育管理制度,形成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落实到人,及时掌握学生实习情况,定期展开交流等,确保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3.做好校企之间学生德育考评管理的有效衔接
  一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德育表现作为企业接收的重要依据,同时学生的实习表现直接影响该生能否毕业;二是实习结束后,可由企业根据表现评定等级,作为学生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三是企业可参考实习中的德育表现留用实习生;四是实习结束时,可由企业出具德育档案,交学校连同学生在校品德表现一并存入个人档案。
  4.充分开发运用企业优秀文化资源,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一是邀请企业家走进课堂,诠释企业文化,帮助学生树立“现代职业人”的职场意识;二是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深化学生对企业价值认同感;三是通过校园环境文化布置,使学生了解目标岗位的道德素养和品质特性;四是组织职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和竞赛,使学生顺利过渡到企业运行环境之中。
  (二)、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德育保障机制
  1.做好人才培养模式的宣传工作
  在日常德育中,宣传实习目的, 告知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讲座、召开主题班会、动员大会等,使学生深入了解实习意义。
  2.构建学校、家庭、企业和社会的德育网络
  协调好学校、家庭、企业和社会间的德育关系,根据各自特点,充分发挥育人优势,建立社会化的“德育网络”,确保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3.充分开展网上德育工作
  通过建立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专题网站,利用网络的灵活性来进行在线德育。
  4.构建德育工作的预防与矫正机制
  学生的德育工作要做到未雨绸缪,重视学前准备与学中跟踪。在学生进入企业前,提前打好预防针;学生进入企业后,德育工作要及时跟进,通过座谈会、撰写实习体会、师傅反馈等方式,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制定科学安全预案,准备好应对措施。
  综上所述,校企双方要站在大德育观的角度,加强协作与探索,深入分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下高职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不断创新德育教育机制,积极应对挑战,共同促进高职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姚芬.校企合作德育机制研究[J].成人教育,2009,(8).
  [2]刘彤,汪晓萍:《利用校企合作开展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年第1期。
  作者简介:
  张静(173——),女,河北承德人,河北旅游职业学院讲师,主研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
  孙志新(1967——),女,河北承德人,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
  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ZJY11233
  (作者单位: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面对新形势下就业环境的改变,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国家最新就业政策,分
在当今这个科学与技术不断更替的时代,混龄这一教育模式在国外的幼儿教育中运用甚广.我国在对幼儿的教育方式上,也紧跟时代步伐,开启了混龄教育的新篇章.本文便对幼儿混龄教
期刊
关于"90后"大学新生入学后的适应性教育模式问题,已经引起各高校的高度重视。"90后"大学新生和以往新生相比,有着该代新生所特有的特征,传统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很
近年来,上虞市崧厦镇成校致力于农村“示范基地”的创建工作,并以此来推动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发展。实践证明,建设示范基地是搞好农村成教工作的有效途径。随着农产品供求关
河湖水系连通是我国新时代治理水的方案,所属河湖关系的范畴,是河湖关系探究的重要内容.如今城市和农作物的水源多来自自然降雨,洪水,以及地下水等.这些水源总的来说还可以满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图书馆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全媒体时代下,图书馆建设开始更加注重信息服务方式的创新和转变,对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文章
期刊
“民工荒”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必然促使我国经济建设进行重大的战略调整,这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The pressure of “labor shortage” and the appreciation
近来,不少菇农来电、来信询问今后种什么食用菌效益高,现回答如下,供菇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