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基础上的独创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635375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它常被人认为是受了果戈里同名小说的启发,带有明显西方文学影响的痕迹:两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是,这种影响是部分的,不等于全盘照抄,而是吸取前人精华,经过消化,为我所用,并在此基础上赋予它新的内涵。
  两人的《狂人日记》都以日记形式,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直观地描绘了“狂人”的内心活动;都写到街上的众人和家中的佣人;都赋了“狗”这个意象;都提到事情要“研究明白”;都发现了自己原本的认识错误:果戈里的《狂人日记》中“以前怎么能设想自己是个九等文官”,鲁迅的“狂人”认为“以前的三十年,全是发昏”;小说的结尾也用了相同的笔调:果戈里的“狂人”呼吁:“妈呀,救救你可怜的孩子吧!”鲁迅的“狂人”喊出:“救救孩子。”两个“狂人”的日记都用一种背离正常用法的话语来表示背离正常的精神生活。断续的、跳跃的、扭曲的语言,表现了主人公不受理性控制的心理。从鲁迅《狂人日记》中“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所说的是疯言疯语;而果戈里的波普里希钦就更疯了,他的日记开始较正常,接着是一段可笑的含糊其词(会说话和写字的狗),结尾时,他还自命为西班牙国王,为地球将落到月球上去而恐慌,后几篇日记的日期也写得乱七八糟。两个“狂人”的“狂”都是对现实社会的深刻认识和对一种信念的执著追求,他们所有的幻觉和思想都集中在这一点上。使我们体会到一个疯子对现实的认识要比一个正常人的认识更深刻,他们的“狂”是他们与社会关系的对立和不协调造成的。
  这两篇小说语言、情节、构思等看来相似,其实本质不尽相同。果戈里的《狂人日记》中的穷书记员一心要升官发财,要追求上司的女儿,正是这种痴心妄想使他一步步走向精神崩溃的边缘并最终发了疯。他用疯狂的笔将他的真实生活和真实病因传达出来,对沙俄官僚等级制度和官场腐败的黑暗进行揭露,在辛酸的幽默中表现了主人公的痛苦遭遇和社会的不平等。而鲁迅的作品在思想内容方面有更深层次的体现。日记一开始就写主人公已经发狂,没有写清造成他现状的个人和社会原因,没有明确地为我们提供一幅带有人民地位差别的生活画面,仅提了“佃户”“佣人”。“狂人”自己的命运在小说中反映得很含糊,没有局限于个人不幸,也不仅仅为了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而是以“狂人”为工具把小说思想提升到了改变传统观念和想要唤起民族觉醒的高度。小说没有探讨中国传统中“吃人主义”的政治原因,相反却暗示了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因素在人们心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大约当初野蛮的人,都吃过一点人。后来因为心思不同,有的不吃人了,一味要好,便变了人,变了真的人。有的却还吃。”意思是说从原始野蛮人进化到真的人是从思想开始的,因而结尾提出“救救孩子!”要从思想上拯救年轻一代,从而来拯救整个民族。这也体现了他“进化论”的观点。
  就“狂人”本身来看,鲁迅笔下的“狂人”的内心变化要比果戈里的“狂人”复杂得多,深刻得多。鲁迅的《狂人日记》包含着狂人对社会现象的发现和希望改变社会现状以及对自我的发现和否定的过程。“狂人”在“月光”下悟到自己以前“发昏”,进而翻看历史书,由此产生一系列发现:原来自己生活在一个“吃人”的世界里,居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在吃人世界里混了多年”,也有“四千年吃人履历”。“狂人”的自我发现引起自我否定,从而使他在真的人面前感到惭愧,“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因此,他在自省后喊出“救救孩子!”希望“真的人”多起来。鲁迅塑造出来的“狂人”的这种心理波动是果戈里小说中无法让人体会得到的。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他本人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生活透彻认识的产物。鲁迅借“狂人”来宣泄长久积蓄于心中的激愤情绪,通过这篇小说来揭示几千年中国传统的弊端,对现实提出控诉,但却不是一般的讽刺和揭露,有着深刻的历史见解。这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呼喊,肩负着唤醒民众、拯救人们思想的任务,比起果戈里对“小人物”的讽刺与同情要“忧愤深广”得多。由此可见,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一部独创性作品,远不是果戈里《狂人日记》的简单模仿。
其他文献
2006年下半年,首次涉及苏教版新教材的我,决定改变一下传统教学中重“教”轻“学”的不良现状。必修一、二中模块各专题都有简短的教学要求,如文本研习、活动体验、合作探讨等。我尝试着把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训练穿插在各专题的相关课堂活动中,以活动带阅读,以活动促写作,活动设计兼顾知识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一学期的实践证明,课堂多搞活动,“学者”更加积极主动有兴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语文有激情
期刊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中国人迫切寻找重返“五四”启蒙精神传统的路径,渴望重新踏上寻找自我、建构合理现代人性的现代化征途。而新时期文学无疑是“五四”启蒙文学以来又一次启蒙高潮,这种启蒙精神,一方面继续高扬“反封建”的大旗,另一方面,关注当代人自身的解放。  高晓声是一位专注于当代农民生活的作家,农民的出身和二十多年的农村生活经验与体察,使他以热烈和深沉的爱憎,运用冷峻而清醒的现实主义笔调,自觉将生活在
期刊
诗歌是最含蓄的文学体裁,它往往以最为凝练的语言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短短几十个字却可以表现丰富的内容,鉴赏者如果没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是很难品味出其中的妙处的。更何况十几岁的中学生,他们总为鉴赏诗歌而头痛,总认为读来读去都读不懂,并且学习的诗歌的量又很大,因而对诗歌的学习并不怎么感兴致。  如何带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又可以完美地完成“唐诗宋词元散曲”的教学任务,让老师教得放心,学生学得安心、学得实
期刊
前些天,一位教师做《灯》的公开教学,我参与了听课、评课活动,反复思忖,其教学设计及其教学过程,几乎严谨,但我总觉得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不够深刻,堪称偏狭,所以还有再次讨论的必要。  执教者在引入课题后,就作了文章的写作背景介绍:  《灯》是巴金1942年写的一篇抒情散文。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相继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魔爪继续伸向我国的内地。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
期刊
《废墟》(见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原选自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余秋雨先生是人们非常熟悉的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和散文作家。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和《千年一叹》等,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而深刻的反响。  余秋雨的散文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不妨引用评论家的原话来说明。孙绍振在《当代作家评论》上撰文说:“在‘五四’以来的散文经典中,我们还没有发
期刊
庞朴先生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论说文,而是一篇具有民族意识和人类高度的理性科普小品,可谓是一篇文从其人的经典。说文从其人,可谓因文论人,也可谓因人论文,无论从人的角度还是从文的角度来解读本文,都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挖掘和践行的东西。    1.圆形的结构,彰显国粹审美观。    文章先从历史的角度切入,站在历史的高度,用历史的眼光去回首过去的这一个世纪,并将现在、未来的点上引申开
期刊
作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有许多领域值得我们去探讨、去研究,相信经广大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中学作文教学一定会冲破迷雾,迎来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春天。  语文新课标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文教学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同样需要引导学生彰显个性,创新思维。而我们不少学生长期以来形成了思维定势,作文常依赖《优秀作文选》《高考满分作文》《作文成功之路》等,东拼西凑,拾人牙慧;常常为别人作文
期刊
毛泽东诗词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可谓是包罗万象:地域上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景物上的天地日月,山川草木;气候上的春夏秋冬,风云雨雪;时空上的古今中外,天上人间;情感上的喜怒哀乐,悲欢愁怨;……而且,这些方面互为贯通、交织、融合,构成了一个瑰丽多彩的世界,使人过目不忘,感触尤深。    一、作为一个文学艺术家,毛泽东诗词抒写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内心情感。    毛泽东的笔下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期刊
杜甫诗歌《客至》一直是许多高中教材的入选篇目。  2005年6月第1版的人教版第五册《教师教学用书》在“课文鉴赏说明”中说:“这首诗是杜诗中难得的一首风格明快的诗歌。……整首诗从头至尾洋溢着‘喜’的心情。”  而使用了多年的2001年12月第2版的人教版第五册《教师教学用书》在“鉴赏要点”中却这样说:“‘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写的是草堂外的景象,为什么一开篇诗人就写景呢?从‘但见’二字
期刊
“生成的课堂”是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语文教师响应新课程实施创新教学的基本能力。那么,怎样实现、践行“生成的课堂”呢?    一、确立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教学新理念    1.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  课本不是唯一教学资源,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本身一样大,内涵和生活本身一样丰富。要在生活中开拓教育教学资源,使语文教学充盈着生活的气息、激荡着生活的浪花,让语文教学走进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