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的课堂”践行策略与创生途径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mz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成的课堂”是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语文教师响应新课程实施创新教学的基本能力。那么,怎样实现、践行“生成的课堂”呢?
  
  一、确立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教学新理念
  
  1.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
  课本不是唯一教学资源,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本身一样大,内涵和生活本身一样丰富。要在生活中开拓教育教学资源,使语文教学充盈着生活的气息、激荡着生活的浪花,让语文教学走进生活,让生活的鲜润滋养语文课堂,通过课堂教学沟通文本与生活,联通理论和实践。使学生学以致用,以用促学。让学生在语文的工具性要求下把握语言文字规律和方法,在人文性目标中体验情感、感悟人生,从而构建生动而非生硬、生趣而非生涩、生息而非生冷的生态课堂体系。
  
  2.发挥语文教师的主导和能动作用
  语文教师基于专业口径和学术方向的开放性和基础性,是沟通历史与现实的时空中介,有专业深度和涉猎广度,尤适宜于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社会文化的批评。这是现代教师的两项重要职能。过分重视前者或缺失后者,就会使教师变成代言人或传声筒;但一味进行社会文化的批评,也稍有越位和浮躁的嫌疑。语文教师须在文化传播和文化批评中找到平衡的支点,促使语文教学新鲜生动,富有个性魅力和时代特色;并以此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明辨是非,自由表达,特色感受,深切体验。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为活跃、最具能动的因素,要充分调动语文教师自身的专业库存和学术责任,终极追求教育的本原,清醒认识教育的现状,自觉反对教育的异化。以富有使命感的角色认同和深度的“人文关怀”看待语文教学,把生成的课堂当成是教师的终极追求,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尽可能地使“教材内容生活化,静态知识动态化,教学内容弹性化,教学指向长远化”,上好每一节课,在课堂中演绎生命的精彩,铸造出教育生命的辉煌。
  
  3.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个体生命价值
  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角色的特定地位,教师教的目的是学生学,起点也是学生的已有认知和体验,过程是师生平等共同探究、享受成果的成功体验。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学生是自主能动的人,学生是与教师平等的人,学生也是极具个性差异的人。尊重学生的角色,尊重学生的价值,尊重学生的人格,是现代教师应有的胸怀和气度,也是热爱教育,搞好教学的重要理念。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a.积极转变角色,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舞台。b.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多让学生体验。c.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和心理诉求。
  法国哲学家、神学家史怀哲曾说“善就是爱护并促进生命,把具有发展能力的生命提升到最有价值的地位;恶就是伤害并破坏生命,阻碍生命的发展”(史怀哲《我的呼吁》),只有站在生命的高度扬“善”除“恶”,才能做一个德行育人的教师。
  
  4.把握课堂教学的规律,在创新教学中历练自己的专业基本功,进而增进教学智慧
  课堂是活的课堂,体现在课堂内质的丰富多彩和课堂过程的灵活多变,但并不是说课堂教学就没有本质的运动规律,只不过这种规律会因人因事因场景因时空而千变万化。“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说苑》),唯有得其“本道”才能“生成”。这里的“本”和“道”就是指客观规律和根本方法。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性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课堂是师生共同演绎人生精彩的舞台,是师生进行有效合理沟通的平台。在这里,学生攀登知识和能力的阶梯,老师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二、认真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预设与生成存在着明显的矛盾:首先是预设的虚拟性与教学的现实性的矛盾,其次是预设的明确目标与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再次为预设的程式化与生成的随机性之间的矛盾。从上述矛盾存在中可以看出生成对于课堂而言似乎更确当。但是也应当看到教学过程是有明确目标的特殊性活动,又离不开预设,因此课堂是预设和生成的统一。我们倡扬生成,驾驭生成,并不是说不要预设,而是要着眼生成精心预设,立足预设大胆生成。因为教学是有规律的、有目的的特殊活动,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因此说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
  教学设计理论的研究对象不是教学系统的性质,而是教学系统的设计方法;教学设计理论的研究对象也不是教学规律,而是如何使实际教学更符合教学规律的方法。因此,课堂教学预设需要以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为依据,研究教学设计的整合性、动态性、生成性,使课堂教学从单一走向整合、从“呆板”走向“灵活”、从“接受”走向“建构”。
  精心预设是精彩生成的基础。没有预设就没有生成,课程的创造不可能“无”中生“有”,只能“有”中生“有”。这里所讲的“有”不仅仅包括“教材”“教学活动方案”,还包括“教师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能力倾向、个性特点的了解,对学生行为意义的敏感与理解,对普遍性、长期性教学目标的宏观等”,这些都是生成课程的基础。(夏正江《论课程观的转型及其对新课改的影响》 《课程 教材 教法》2005.3 P.10)预设性生成是课堂预设的结果,即时性生成是预设文本的行为化体现。如果说预设是按点行驶的列车,生成则是自助旅行的指南,不管是指南还是列车都有其目的性。
  因此说,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教学的艺术有时可以简化为教师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教学改革的最终是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因此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技术是体现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所以单具有生成的观念还不够,还要有生成的能力和生成的实践。
  
  三、注重积累和反思,掌握“生成的课堂”创生途径
  
  教学中生成的内容不是一个课程计划或者课堂计划的产物,而是一个计划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教师在特定的时间、场所,对特定的人、物和事情做出反应。因为我们在意识生成的价值的同时,却绝对不能为了生成而生成,否则原本应该生成的内容也成了计划的产物。虽然对于课堂教学中具体会生成什么样的内容,我们无法预料,但是我们却可以归纳出生成内容可能的来源,这样有利于我们创设相应的情境,促进课堂教学的灵活化、丰富化、真实化和生活化。
  有专家指出,积累和生成是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两项重要能力,其中积累不单是指学识方向,更重要的是指能力方面。而能力方面的积累就包括规范性、序列化生成的途径和方法。根据语文教学实践和理论指引,我们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种生成策略:
  
  1.激趣——启发——提问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关注,然后再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或可由教师提出,启发学生思考,解决。
  
  2.互练——反馈——内化
  由学生分组(或单个)练习,遇到障碍及时反馈,引导或合作解决,进而作为一个体现一般规律的模块加以内化,成为学生解决类似问题的过程参照或方法指导。
  
  3.造势——讨论——点评
  造势的方法很多,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探究问题的学习角色中,以期引起学生对该问题的专注,激发其自由表达见解的欲望并能够投入到讨论中,然后再由教师进行点评。点评的语言要灵活多变、真挚诚恳、亲切委婉,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肯定和正面评价,指向要多样,若就事论事的是非性评价就会挫伤学生的参与热情。
  
  4.创景——涵泳——感悟
  运用多媒体音像制品或互联网教学资源或实物等创设学生喜闻乐见、意境优美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走进课文,以个性化或移情入文进行涵泳体味,进而感悟作者的情感,达到神交古人或将心比心并移情于现实中进行观照,以习得语言和体验情感来濡染学生,进而增强其人文修养。
  
  5.失误——善对——逆转
  在教学实践中,并不是每堂课都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偶尔的教学失误甚至失败不可避免。而这种失误和失败往往是二度教学时一种很好的可以挖掘的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对象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改进教学方法,并使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课堂中往往会出现这种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看似危机,实则“危”中存“机”,处理得好,就会平生出课堂的精彩。对于这些突破预设的问题,教师捕捉筛选后可以当作一个板块问题进行专题讲解,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巧妙处理,化解矛盾或尴尬,促使意外问题合理合情地纳入教育资源,在即时生成中促使问题向有价值的教育方向上转化并提升。
  
  6.诱思——探究——分享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学习有助于生活习惯和处事方法的改变。往往在学科交叉或边缘的地方触及到有价值的综合性学习话题。通过对这些综合性问题的探讨,让学生开阔视界,学会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进而改善其学习态度和学习品质,共同分享探究学习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在这样一个探究过程中,收获的可能就不仅仅是课堂上教师要求掌握的那点知识本身,学生的质疑能力、探究精神、与他人合作能力等都会得到发展。
  引起师生互动生成的来源:(1)师生周围丰富多彩的环境。这种环境包括社会、社区、家庭、学校、大众媒体和同伴群体等。师生在他们各自的生活中都赋予了其所见所闻以独特的意义,并对形形色色的事情积累一定的经验,从而在教学和学习中不自觉地被激发出来。(2)资料信息来源。师生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资料信息,教师还会接受这种师资培训,从而获得很多不同于原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的新的感悟,这也为教学的生成提供了契机。(3)共同的学科学习主体和探究活动。它会让学生和教师在互相交流、对话和探究中生成许多有价值的新主题。
  
  7.事件——重组——放大
  生活中的人、事、物、景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使之与教材、与学生产生关联,并着意把生活、教材、古今中外的时空打破,再进行重组,进入课堂,作为学习的媒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和细节中,以小见大,以少知多,由人及己,由物及人,在体验和关注中促进心智的成长。
  
  8.寻机——融合——拓展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教材内容的安排应加强整合,注意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要打破原先单一的教材观,教师要面对现实,研究学生,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拓展他们语文学习的空间。就阅读教学而言要建立一种开放的结构,以语文课本为扩散点,开展扩展性阅读,让学生阅读更新、更广、更灵活的教材,在扩展性阅读中,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教材是什么,“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教人的人不可死教课本,他必须运用补充材料及临时材料,以适应特殊及当前生活之需要。”显然,陶行知先生的话对我们更新语文教材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活中发生的新闻或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好素材,也是学生发展语言、表达见解的诱因。教材中有好多重复、同化或异形的知识点,也是教师进行教材处理的难点。如课本中涉及乡土文化和工业文明的一些话题需要关注现实生活和当地情况,这些问题都可以整合出不同的教学素材,同样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在精心预设的前提下大胆生成,独辟蹊径,完成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
  当然,课堂中生成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反思,积极探究,就会找到个性化、特色化的方法。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生成的课堂”吁求教师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素养:a.教态亲切自然,语言准确、生动,师生关系和谐,适应生成的课堂;b.板书工整、有条理,教具演示和计算机使用规范熟练,具备善于生成的技能;c.能够较好地驾驭课堂,应变能力强,具备相应的教学智慧;d.教学有个性,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具备敢于生成的勇气。
  但是在课堂即时生成中,需要教师有一定应变的技巧和超常的教学智慧,化解意想不到的危机,把偶然事件提升为具有生成价值的教学资源。这需要教师:a.具有原则性的价值与标准,做生成信息的鉴别者;b.要有捕捉与提炼的能力,做生成信息的重组者;c.要有引领和推动的技巧,做生成信息的促进者;d.要有探因求果的学人气质,做生成信息的反思者。
  只有那些专注于生成实践的教师,才能最大限度地解放自我,从而解放学生。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因此必须加大对学生“学”的研究力度,通过加强对学生“学”的方面的探讨,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变学会为会学,变苦学为乐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只有把生成的课堂作为新课改的突破口和落脚点,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预期质量和效益。
其他文献
朱光潜《文学的趣味》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起初学‘桐城派’古文,跟着古文学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于六朝人的著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唐宋文所不可及处。”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职语文教材对这句话中的“六朝”一词注释是“六朝,一般指东吴、晋、宋、齐、梁、陈”(详见苏教版中职语文第三册32页注释⑦,2005年版)。对此注解,笔者不敢苟同。  “六朝”的释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史学上常用的“六朝”,另一种
期刊
2006年下半年,首次涉及苏教版新教材的我,决定改变一下传统教学中重“教”轻“学”的不良现状。必修一、二中模块各专题都有简短的教学要求,如文本研习、活动体验、合作探讨等。我尝试着把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训练穿插在各专题的相关课堂活动中,以活动带阅读,以活动促写作,活动设计兼顾知识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一学期的实践证明,课堂多搞活动,“学者”更加积极主动有兴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语文有激情
期刊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中国人迫切寻找重返“五四”启蒙精神传统的路径,渴望重新踏上寻找自我、建构合理现代人性的现代化征途。而新时期文学无疑是“五四”启蒙文学以来又一次启蒙高潮,这种启蒙精神,一方面继续高扬“反封建”的大旗,另一方面,关注当代人自身的解放。  高晓声是一位专注于当代农民生活的作家,农民的出身和二十多年的农村生活经验与体察,使他以热烈和深沉的爱憎,运用冷峻而清醒的现实主义笔调,自觉将生活在
期刊
诗歌是最含蓄的文学体裁,它往往以最为凝练的语言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短短几十个字却可以表现丰富的内容,鉴赏者如果没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是很难品味出其中的妙处的。更何况十几岁的中学生,他们总为鉴赏诗歌而头痛,总认为读来读去都读不懂,并且学习的诗歌的量又很大,因而对诗歌的学习并不怎么感兴致。  如何带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又可以完美地完成“唐诗宋词元散曲”的教学任务,让老师教得放心,学生学得安心、学得实
期刊
前些天,一位教师做《灯》的公开教学,我参与了听课、评课活动,反复思忖,其教学设计及其教学过程,几乎严谨,但我总觉得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不够深刻,堪称偏狭,所以还有再次讨论的必要。  执教者在引入课题后,就作了文章的写作背景介绍:  《灯》是巴金1942年写的一篇抒情散文。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相继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魔爪继续伸向我国的内地。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
期刊
《废墟》(见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原选自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余秋雨先生是人们非常熟悉的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和散文作家。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和《千年一叹》等,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而深刻的反响。  余秋雨的散文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不妨引用评论家的原话来说明。孙绍振在《当代作家评论》上撰文说:“在‘五四’以来的散文经典中,我们还没有发
期刊
庞朴先生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论说文,而是一篇具有民族意识和人类高度的理性科普小品,可谓是一篇文从其人的经典。说文从其人,可谓因文论人,也可谓因人论文,无论从人的角度还是从文的角度来解读本文,都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挖掘和践行的东西。    1.圆形的结构,彰显国粹审美观。    文章先从历史的角度切入,站在历史的高度,用历史的眼光去回首过去的这一个世纪,并将现在、未来的点上引申开
期刊
作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有许多领域值得我们去探讨、去研究,相信经广大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中学作文教学一定会冲破迷雾,迎来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春天。  语文新课标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文教学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同样需要引导学生彰显个性,创新思维。而我们不少学生长期以来形成了思维定势,作文常依赖《优秀作文选》《高考满分作文》《作文成功之路》等,东拼西凑,拾人牙慧;常常为别人作文
期刊
毛泽东诗词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可谓是包罗万象:地域上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景物上的天地日月,山川草木;气候上的春夏秋冬,风云雨雪;时空上的古今中外,天上人间;情感上的喜怒哀乐,悲欢愁怨;……而且,这些方面互为贯通、交织、融合,构成了一个瑰丽多彩的世界,使人过目不忘,感触尤深。    一、作为一个文学艺术家,毛泽东诗词抒写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内心情感。    毛泽东的笔下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期刊
杜甫诗歌《客至》一直是许多高中教材的入选篇目。  2005年6月第1版的人教版第五册《教师教学用书》在“课文鉴赏说明”中说:“这首诗是杜诗中难得的一首风格明快的诗歌。……整首诗从头至尾洋溢着‘喜’的心情。”  而使用了多年的2001年12月第2版的人教版第五册《教师教学用书》在“鉴赏要点”中却这样说:“‘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写的是草堂外的景象,为什么一开篇诗人就写景呢?从‘但见’二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