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提高教师素质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in_stu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从提高教师素质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教师素质 高等职业教育 教学实践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社会经济能力明显增强。国家计划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2500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100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但从目前情况来看,高等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办学条件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师资队伍不合理,实践能力低,知识结构落后,管理水平低,很多高等职业院校是由过去的中等专业学校升格演变而来,还沿袭过去的管理办法。有许多学校面积虽然不断扩大,大楼也盖的不少,但缺乏大师,已成为阻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为了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一、加强教师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
  
  每个教师都要热爱本职工作,热爱职业教育事业,要做事先做人,不能光顾眼前、看小事,应顾全大局,有长远发展的眼光,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能做到教书育人,敬业爱生,有宽广坦荡的胸怀,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丰富渊博的知识,崇高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魅力。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是做人的楷模,在他人心目中树立美好的形象,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青年教师应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只要努力了,别人能干成的事自己也能干成。应敢于挑担子,负责任,不能拈轻怕重,斤斤计较。应多给年轻人施展才华的机会,如到相关生产单位实习锻炼,专业青年教师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习锻炼的时间。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到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既能达到锻炼实践能力的目的,又能管理学生。还要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年轻教师应虚心向老教师求教。高等职业院校要采取进修、引进、外聘等多种措施,大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所有专任教师都应达到教师法规定的认知要求。从2005年以后,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就应基本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35%,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在职攻读相关专业学位,以提高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
  
  三、中年教师要注重知识结构的更新,体现先进性和实用性
  
  中年教师由于从学校毕业较早,大多学历层次低,知识老化,教学手段落后,再加上现在招生规模扩大,学生来源广泛,已不适应新的生产形势的需要。这就要求中年教师要有渊博的业务知识和终生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探索创新。中年教师应多参加本行业组织的各种会议、学术讲座、经验交流。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生产上需要的最新实用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和编写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和教材。既要掌握本地区的生产状况,又要了解国内外的经验和技术,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手段的能力,鼓励和支持教师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模拟教学、多媒体教学、网上教学等手段,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
  
  按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实际就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课程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程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应根据社会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第一线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以及岗位、岗位群和技术领域的要求来设置,突出专业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根据这一要求,教师之间应多进行交流,还有教师与毕业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与相关生产厂家之间的交流,与其他院校、科研单位的交流。要产学研相结合,鼓励教师创造条件创办与所教专业相关的产业,使专业教师成为既能教学,又会管理,还善经营的专门人才,把自己亲身从生产上总结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特能的人才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专业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兼职,也能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
  
  五、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人员的水平
  
  高等职业教育不能沿袭过去中等专业学校的管理办法,应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思路,大胆创新,摆脱僵化的教育教学模式。调整和改革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加强综合性和实用性,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办学。要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有长远的发展眼光,着眼大局,不能局限于在小事指手画脚,吹毛求疵。应能调动所有人员的积极性,释放出他们的工作热情,形成比学向上、民主和谐的良好氛围。
  总之,新的就业形势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对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强教师师德教育,提高实践能力培养,更新知识结构,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提高教育管理人员的水平,开展多种形式办学,才能为社会输送大批合格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作者单位: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杏鲍菇:杏鲍菇是一种名贵的珍稀食用菌,被誉为"菇中之王"。据业内人士预测,杏鲍菇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鲜菇
[摘要]教育目的的选择和确立,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价值选择的过程。教育目的有“应然”和“实然”之分,“应然”的教育目的宏观而抽象,对实践的指导是有限的,因此有必要细化进而转化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实然”的教育目的。针对我国只注重“应然”的教育目的的提出,而不注重落实的问题,特提出国家宏观教育目的具体化的问题,即教育目的基本内容的构建问题。  [关键词]教育目的 价值取向 基本内容构建    “教育
提到留学生的规模和现状,就不得不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来进行分析,按照几个重大的时间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允许外国留学生来华接受文化教育,然而这个时候
两年前,北辰区实现了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100%达标,成为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中的“先锋”。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身居农村学校二十余载的我,结合学校现状,实施精细化管理,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媒体和蓝图。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体和“代言人”。它已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新生长点。课程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