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j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教学,就是指师生双方在遵循认知因素发展规律的同时,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化学教师应将情感教育融入化学教学之中,做到情感与认知相结合。那么,怎样做到使情感教育寓于中学化学教学之中呢?
  一、巧用教学语言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
  教学语言是一种传递知识信息的交际性语言,具有情感性。教学语言应做到规范准确,清新流畅,形象生动,引人入胜,诙谐幽默,蕴含哲理。富有情感的语言可使教学内容化做一股清泉,浸润学生的心田,犹如一把钥匙,打开学生的情感之门。
  首先,教师要通过语言,把自己对化学专业的热爱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从教师的语言中体会到教师的情感。
  如:在讲授“材料”时,列举一些学生熟悉的例子,然后用很自豪的语气告诉他们,这些都和化学有关系,顺势问他们想不想知道为什么。用充满感情的语句感染学生,能激发学生探索大千世界奥妙的欲望,提高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
  其次,语言的表达要形象。形象的语言,便于学生领悟、记忆。如:在演示金属钠和水反应的实验时,可先归纳“浮”、“熔”、“游”、“红”四个形象的动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现象。然后再将四个字化为四个问题:1.金属为何浮在水面上?2.钠为何熔化成小球?3.小球为何不停游动?4.滴有酚酞试剂的水溶液为何变红?由此启发学生在观察现象时同步思维。情感上的同频共振形成了教学上的相互呼应,师生共处积极状态,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讲授内容要贴近生活。在讲授教学内容时,应尽量将宏观物质或现象与微观的化学知识联系起来,使化学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到既亲切又神秘。
  如:在上第一节化学课时,可告诉学生:人们生活在充满化学知识的奇妙世界之中,像五彩缤纷的节日烟火,耀眼夺目的宝石首饰……无一不和化学知识有关。更让学生吃惊的是:人体中竟然也存在许多化学物质,如脂肪、蛋白质、葡萄糖、氯化钠……学生哗然,感到化学是多么的亲切,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
  二、巧妙运用情感教学的手段
  1.表情手段
  教态是一种非语言的教学手段,亲切的教态是无声的语言,它可以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教师的“一顾一盼”、“一笑一颦”应是庄重而不矫饰,亲切而不冷淡,温柔而不威严,谦和而不傲慢。在这种和睦、融洽的气氛中,学生自然会轻松愉快,思维之门会为之大开,感知效应会为之大增。师生互尊,情感共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隐喻方法
  隐喻方法就是把化学教材中的知识通过恰当的比喻、拟人、引申等手段引起学生的联想,使知识富有感情色彩。
  又如:对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石灰水泛白的变化过程,可以通过民族英雄于谦的《石灰吟》一诗引起学生的联想:“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的第一句说明石灰石产在山里,呈岩石状;第二句说明石灰石需在石灰窑中经煅烧,才能生成熟石灰;第三句说明石灰在水中生成熟石灰的同时,变成了粉末状;第四句既说明石灰水遇水会泛白,又说明民族英雄于谦的高风亮节。全诗从化学教学的角度去看,说明了“石灰”的产地、状态、生产过程、反应条件、反应现象。在学完《石灰吟》后,要求学生完成CaCO■→CaO→Ca(OH)■→CaCO■的各步反应方程式,既富有诗意,又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道德情操的教育。
  3.暗示方法
  暗示方法是指在师生情感交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情感对理性、无意识对有意识的调节作用,尽量调节和挖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利用教育因素综合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轻松愉快、不知不觉地学到化学知识。實施暗示的方法,关键在于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学生对老师信服。这样,教师才能“不知不觉”地对学生施加影响。
  总之,交融师生情感,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情况,巧妙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寓情感教育于中学化学教学中,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化学教学质量,陶冶学生的情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普及,新的更高的要求摆在了我们面前。如何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让学生在有趣的实验当中不知不觉提高物理成绩,是我们时刻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就我们的初中物理边学边实验教学情况作一介绍。  关键词:边学边实验;初中学生;物理实验技能  一、边学边实验教学的特点  所谓边学边实验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以下简称“四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用实验方
目的:探究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6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2018.1-2018.12,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接受常规清理
从事物理教学的教师都明白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可以说,离开了物理实验很多知识的教学将无法进行。因为很多物理定理、规律的得出都是由实验做铺垫的。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实验课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上好实验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帮助他们发现和掌握物理规律,在获取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又能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探
能量守恒定律不仅是自然界普遍遵守的规律,而且是研究自然科学的强有力武器。能量守恒的思想始终贯穿整个中学的物理教学始终,同时也是中高考的重点与热点之一。因此,初中物理教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能量意识”的培养与渗透。  例1:(2009宁波中考)如图1所示,物体甲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当把物体乙轻轻放到甲上后,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图1  A.甲相对于桌面保持静止状态,而
期刊
本文从一个普通的物理实验入手,探索农村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实验,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an ordinary physics exper
摘要:高中有机化学内容,知识脉络比较清晰,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关系比较容易理清。但有一部分题目,方法性较强,比如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是有机化学常考的内容之一,对于刚接触有机化学的高一学生,可以在讲完烃的内容之后,通过对烃分子式的确定来归纳总结,以提高学生解化学题的水平,并且培养他们的化学思维。  关鍵词:高中有机化学;烃;分子式;确定方法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地提供新闻事件的背景、用客观形式进行解释分析、从而延伸和拓展新闻内涵的报道形式,也称之为新闻背后的新闻。 Depth report is a systematic backgrou
多年来提出的减负增效,一直停留在口头上,在实际教学中,要么“明减暗加”,要么只“减负”不增质量,这一问题始终困扰着一线教师。多年的实践让我认识到“减负”与提高教育质量并不矛盾,“减负”的真正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减负”是指减掉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及心理负担,而不是卸掉学生应有的负担,适当的课业负担与心理压力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利的。  对于初中化学,我认为在生活中学习化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失为减负
“媒体应把更大的版面留给群众,把更多的镜头对准群众,关注百姓生活,洞悉社会现象。只有这样,社会硬新闻才能提高文化品质,塑造良好形象。” “The media should leave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