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语音学习负迁移现象探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3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人与世界对话的基础工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都需要以语言为辅助。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大潮流下,英语作为一个占据全球三分之一的语言群体,在全球语言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在我国,学生并没有说英语的环境,只能通过在英语课程的学习中来丰富相关技能。笔者在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数年中,一直关注着英语语音学习的研究。认为语音教学应得到重视,也希望这一篇论文能够引起相关人士的关注,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语音学习 语音负迁移现象
  现在的中国,学生在升入大学之前都进行了七八年的英语语音学习,但是尽管如此,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都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在培养学生英语各项能力的同时也很少注意均衡发展。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生活中一直以应试作为学习目的,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虽然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学生难以全面发展,但是也培养了一定的口语、写作、阅读、翻译能力,并且为大学的英语学习打下了一定的语言基础。通过一定的调查我们发现,参加过学校口语考试的学生,其成绩测评并没有相对严格的标准。且大学生卷面考试的分值分布具有明显的特点,即听力分值特别低。这就证明在大学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语音学习是不过关的。比如说:我们在一些学校的英语角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学生在交流,他们说的英语不仅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发音方式不同,即便是大学生与大学生之间的发音方式也各有迥异。到底是哪方面出现了问题,笔者做了以下探究。
  一、英语语音学习负迁移现象探究现状
  美国学者于四五十年代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学说就是以拉多(Robert Lado)和费里斯(C·C Fries)为代表所提出的负向迁移(Negative transfer)及对比分析研究(Comparative Analysis)。拉多曾在《跨越文化的语言学》一书中提出著名的理论学说,并成为语音负迁移理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学说。在此书中拉多指出:“学习外语的难易,关键在于把本族语和外语进行比较”。
  二十世纪 70年代至80 年代,语言迁移研究重新得到发展。认知理论为语言迁移开拓了新领域,从心理语言学角度探讨了语言迁移。Faerch和Kasper(1983)认为语言迁移是一种心理过程,学习者通过激发其母语知识去使用中介语,这个过程会产生学习中的迁移。研究者们还认为,语言迁移是一种认识过程,这个过程中学习者运用了一些认知策略,可能选择性地迁移某种母语现象,而回避另一些现象。
  直至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后期,随着实证研究不断发展,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受到很大重视。
  国内对语音迁移理论的研究要晚于国外。赵元任(1933
  年),发表过英汉语调对比的论文《英语语调(含美语)和汉语语调研究初探》。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相继在母语迁移对英语语音习得影响这一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研究,但研究比较少。中南民族大学吕万英;新疆师范大学的全鸿翎和田茂松等人,他们主要从英语语法,英语词汇,英语语音为研究的嵌入点,深入探究大学英语语音学习负迁移现象,为这方面的探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具有风向标的作用。
  二、英语语音学习中受汉语语音负迁移影响所存在的一些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1.汉语声调、节奏负迁移。在汉语学习中我们经常讲究声调,声调不同,说出来的语言所表达的态度和情感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经常把汉语语言说成是声调语言。而英语却不同,英语是一门语调语言,且语调和节奏不同于汉语。这就导致一些中国学生的语音语调平淡,或带有地域特征,说出来很不自然,中国味明显,严重受汉语语音负迁移干扰。
  2.汉语区域方言的负迁移。中国有句俗语十里不同风,百里不通俗,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方言众多,有一些来自重庆或者贵州的学生们由于母语的方言中没有n的音,所以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n的音都是用l来代替。因此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对话让人迷惑不解:
  A:I haven’t seen Rene for a long time, how about her?
  B:Work all day. She needs(leads) a busy life.
  A:???……
  三、对英语语音学习负迁移现象的解决方案
  1.听音、辨音能力的培养。举个例子来说,在幼儿开口说母语前,都经历了一个长时间感知他人言语声音形式的过程。其实那就是在一个孩子的语音辨识能力,并在练习中能够让孩子学会这一门语言,形成自己正确言语声音形式。所以学生在学习英语语音的时候也可以借鉴这一种方法,多找机会对英文原始音进行感知,比如平时多听英文广播或英语电影,多多体会他们的语言环境。在足够的语音输入后,系统地做一些口语和听力练习,特别是应针对一些与汉语音位系统中易混淆的词或短语。
  2.增加英语口语重视度。英语分“听、说、读、写”四大部分,其中应用到嘴巴的部分就占据了两个,可见其重要性。各高校应给予语音课足够的重视,不只是针对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语音课,而是面向相应学段的全体学生,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系统地学习语音。英语教师也应多考虑母语负迁移对学生语音学习造成的困难,并对此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让每位学生在参与中都能逐步改变自己的语音面貌,也让每个学生敢于说,乐于说,在生活中也能常用英语进行交流。
  四、结语
  大学英语语音学习负迁移现象带来的弊端不容忽视,它严重阻碍了学生们的英语语音日常学习,而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选择正确的英语教学方法,把母语负迁移的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吴蓉.英语语音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2]周晓婷.初中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韩世霞.甘肃方言在英语语音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探究[J].陇东学院学报,2014,06:45-47.
其他文献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唤醒了沉睡的大地,自然界走出黑暗,走向明媚.走出室外,你感受着五彩缤纷的世界.蓝蓝的天空,翠绿的湖水,青青的草地,五颜六色的花朵,世界因为颜色而变得格外
期刊
【摘要】本文以《商务英语交流》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实践为例,探究职场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如何有效开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商务英语口语沟通技能,促进高效教学。  【关键词】商务英语交流 职场情境设计 体验式教学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商务活动日趋全球化,我国对于既熟悉商务知识有具有扎实语言功底的复合型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商务英语口语,作为我国商务活动的主要语言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针对学生的教学内容要紧跟时代的发展需求,以实现学生素质升级为目标,建立良好的语言输出机制,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建立高效高质的英语课堂,才能真正满足学生获取语言的基础技能。本文针对语法翻译教学法的实际内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对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措施进行了集中的讨论,旨在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必要的教学参考。  【关键词】语法翻译教学法 大学英语 创新 应用  对于大
【摘要】听力理解在英专教学中作为一项最基本的语言技能,对促进专业英语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听力理解能力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是困扰我国英专学生的主要症结之一。将元认知理论渗透到英专听力课程教学中将显著提升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本文以元认知为理论导入,对如何运用元认知理论来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进行细致地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可行的实现路径,进而引导学生克服英语听力障碍、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动机是影响英语学习重要因素之一,没有学习动机,就是再有能力的学习者也不可能持之以恒实现自己的长期目标。在过去几十年里,针对性别这一因素对英语学习动机影响研究几乎没有,为了了解不同性别在英语学习动机上是否存在差异并存在怎样的差异,以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及成绩,在高一虹等编制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量表基础上,对340名在校研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SPSS软件对数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经济改革的深化发展,国际间的交流日益紧密,学习英语、使用英语进行口头交流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必需,英语口语的学习越来越重要。英语教师应把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部分,多方面创造条件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提高和促进我们的英语教学。  【关键词】初中英语 口语教学 方法 对策  英语作为一种纯粹的语言学科,交流性是第一位的,长期以来,学校和教师过于注重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这一大背景下,社会对教学效率愈加重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着重对高中英语在教学中的文化意识不高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与探究,深层次的解析其意识薄弱的原因,进而提出正确的教学目标,科学的教学方案,进一步发挥教师的文化传播功能,促进高中英语在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增强。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意识薄弱  在一定意义上,语言上的差异可以看做是文化上的差异,在学习一门语言
我们今天要给你介绍一个神奇的水杯.这个水杯有多神奇呢?它可以倒置而水不外洒,它可以带着纸巾进水而纸巾不湿.什么?我莫不是看错了吧?将杯子倒着拿,水怎么会不洒出来呢?纸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