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充分重视“两课”教学法的研究与改革——读石云霞等著《“两课”教学法研究》一书

来源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formation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决思想理论教育的实效性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作持久不懈的艰苦努力.其中,充分重视"两课"教学法的研究,并深入进行"两课"教学法改革的实践探索,则是实现"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方法问题十分重要,毛泽东曾经把方法比作过河的桥或船,认为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就不可能完成过河的任务.不认真研究和解决"两课"教学法问题,也就不可能完成对大学生有效地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历史任务.
其他文献
最近,因参加教材评估工作,阅读了各省教委组编的<毛泽东思想概论>教材.现谈谈自己读后的一些看法和想法.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由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直接目标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要搞好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加强和改进教学,坚持实践教学,坚持服务教学
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应培养大学生从道德与法律结合的角度全面地看问题;培养大学生从道德与法律结合的角度看问题须从知与情两方面入手,提高和改善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
本文从把握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入手,论述了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贯彻<纲要>精神的重要性;提出要充实和拓展"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内容;要把握和突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
本文通过对与价值创造相关的劳动生产率、劳动复杂程度、旧价值转移、部门内部竞争、国际价值、生产劳动等概念与问题的分析,论证了当代科技进步条件下劳动仍然是创造价值的
目前的《法律基础》教材有优点也存在问题。解决相关问题需按教育部、司法部制定的《法律基础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修订;须处理好教材本身的关系、结构、内容和逻辑与时代感、
由教育部社政司组编、王瑞荪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最近出版的高校思政专业教材<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一书,借鉴吸收了以往比较学研究中的经验与教训,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总结了清华的光荣传统,指明了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的具体目标,特别是系统地阐明了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光荣使命和他们健康成长、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这一时代主题包含两层意思: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要内容和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和平与
最近发生的美国军用侦察机在中国海南近海空域造成我机毁、人亡的撞机事件,其根源在于美国的霸权主义.对撞机事件的处理,我国采取了坚决维护国家主权不可侵犯的严正立场,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