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桥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en08075232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炉桥,古,曲阳治也。这是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鎮,是清代定文章的故里。它位于皖东的西部边陲,地处三市三县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水陆交通要冲。早在秦汉前,这里是洛涧河、严涧河、沛河三水汇聚之地,也是人口密集的一大聚落。古镇四面环水,西北船泊处,逶迤六十余里通入淮河,“地方富庶,科甲绵延,为邑之首镇”,那时,素有“小南京”的美誉。这里就是我的祖籍,是我们皖东近代魏氏的发源地之一,有魏氏公祭的魏家坟为佐证。2018年秋,我应定远县文友的邀请,去定远采风。在计划行程时,我提出想去炉桥镇看看,文友们知道我意图后,就新增了一条采风线路。这是一个秋日的午后,我和徐世清等人在文友陈增励(炉桥中学政教处副主任)的引领下,驱车直奔目的地——炉桥老镇。一排排整齐的现代化街道靓丽眼前,使得老镇朝气蓬勃旧貌变新颜。当车拐到老城区时,那偏僻的老街上还残留着一段石板路和几间老式房子。在老街我示意停车步行。下车后,我们边走边欣赏着老街的古建筑,几易主人翁的老房子仍沧桑地站立着;那清晰可辩的雕梁画栋,水墨氤氲,飞檐斗拱,既有江南风格,又有北方建筑风格,两者交融显得雄浑硬朗。我好奇地看到有三个圆洞的井,陈主任告诉我,这叫“三眼井”。在三眼井旁,陈主任给我们讲了古名依旧的“冶溪街”故事。眼前的房子就是当年李鸿章的当铺,还有形似裤衩,双分的裤裆街。我踏着斑驳的石子路,抚摸着雕刻着花纹的门板;目睹着这些散落在街头巷尾的碎砖片,时光隧道仿佛回到千年前,此刻尚能感觉到这座古镇的历史余温。这里的桥上桥名震遐迩,自我上初中时就听老人说过炉桥的桥上桥。今天我终于来到羡慕已久古桥,这里荒芜一片,残留的桥体,
  奄奄一息,我不由地仰天长叹:“黄鹤已去……”破落的场景不免让人伤感。有诗云:白墙灰瓦雨如烟,古意石桥月半弯。碧柳丝丝垂旧事,为谁摇落为谁眠?
  我的文友陈增励主任是位远近有名的镇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也是镇上的知名人士;他的气息让人感到亲切,人们称他是炉桥的地保,实不为过。他虽年过五旬,但仍焕发着蓬勃的朝气。在五十余年的光阴里,他走遍了镇子的每个角落。这次在他的带领下,我们顺着河堤,去浏览炉桥镇西边的围堰。西边是一片水乡泽国,脚下的青石古道,就是当年驿道。行前不远处,农人们正在河边收鸡头果(茨实),一筐筐装满的鸡头果围拢着一群商贩,他们一番欣赏后,开始砍价。炉桥人的豪爽直性,从买卖双方的笑语中得以充分地显示。
  有位外地的客商站在桥头大呼:“桥上桥”。眼前的残桥深陷在河道中,已显示不出高拱如虹的气势;但从它的雄浑古拙的围栏上看,仍可以想象它昔日模样。它的原型是一座五孔式拱桥,据陈主任说,现在看到的是明代桥的留存。民间传说,它已经是第三重桥了。据史料和民间传说,第一座桥是当年曹操所建,后被泛滥的淮水淤泥淹埋。到宋代,又在桥上建桥,又被淤埋;时至明代再次建桥,也就是现在看到的残桥。史料记载,一千八百年前,就是公元210年,此时也是东汉献帝建安十五年,曹操大军三伐东吴,驻屯于此,筑炉冶铁,铸造兵器。为连通淮上要塞——寿州,曹操在河流水汊上建桥一十八座,从而使和州、滁州、寿州间的水泽泥沼成为通衢,此举不仅方便了战时军队的进退,也给农桑、商贾带来了极大便利。炉桥也因筑炉冶铁而得名。所谓的十八座桥,大多湮没在岁月的淤泥里,只有这座五孔桥至今还喘息在这窑河上,残体仍迎接着南来北往的商旅。
  陈主任又把我们带到桥头的一户院落,他指着墙壁上的砖说,“你们看,这上面砖头的花纹”。我们这才惊奇地发现这些砖块上的花纹不仅清晰可辩,而且内容丰富,纹饰足有十来种之多,不少都带有秦汉风味。经询问房主得知,这些砖都是从地下挖出来的,原来这地方是城墙根陈主任补充说,炉桥是汉代古曲阳县的县治所在地,这里是水旱码头,街在水两边,水在街中央,商铺林立。景色有“重桥映月”、“淮浦归帆”……这些砖头瓦砾不是秦砖就是汉瓦。
  此时,我似乎明白了几分。归途,我不时地驻足,弯腰去路边翻捡着砖块,并好奇地问这问那,陈说,在这里,一不小心就能翻出汉唐的“宝贝”……
  所谓炉桥多水,它右窑河,左洛涧,北淮水,南依马场湖;且水系多自东向西流,自古就有逆水主贵之说。所以,当初曹操视这里为兵家胜地,选择在此筑炉冶铁,铸造兵器。故炉桥还有一个古称:冶溪。一方地名,往往是这里的历史印记,冶溪之名或多或少地传递了近两千年前这里炉火熊熊,锻甲铸剑的信息。今天炉桥的地名还有马园——曹军骑兵营地;马场湖——曹军马放牧处;郑家营、塘北营、十里营、张家营等“铸铁熔金事有无?传闻故老定非诬”清代炉桥籍的大学者方浚颐如是说。在炉桥古镇,水井有三十口之多,著名的有马道井、三眼井、三山夹一井。其中以马道井为最,据说当年就是曹操军队人马共用的水井。井也由此得名。陈主任回忆说,马道井不仅水量丰沛,而且澄洌甘甜,用以泡茶,汤清色正,味醇甘永。遗憾的是,马道井三四十年前镇供销社扩建时被封埋地下,永别天日。现在还能看到的是三眼井,青石井盖上,三只眼睛炯炯注视着,见证往昔的世事沧桑。在三眼井的百米处,是家喻户晓的美人巷。相传这窄窄的小巷两侧高门大院内住着家族庞大的方氏小姐闺秀们,白日足不出户,每到晚间,美女们走下绣楼,在巷内活动活动以利身体健康。巷子两头派人把守,闲杂人等不得入内。据说就是这三眼井的井水滋润了美人的姿容。站在井边远望巷口,在逆转的时空里,仿佛可见袅袅婷婷的美人身影拂过眼帘。现在老井大多已废弃不用,只能成为人们忆惜追怀的物证了。在炉桥,除了这些老井之外,还有一处水源让镇上的人们感念不已,也就是现在的龙潭。龙潭位于炉桥镇西南约一公里,系洛水注入窑河入口处。洛水源自东北的莫邪山,由东向西流入窑河,洛水注入窑河时流向陡转九十度,故水漩转不止,形成深潭。当年未受污染时,水质清冽甘美,镇西的居民饮水多取于此,俗称窑湾水。有诗云:“洛水东来转北流,水漩千转碧潭幽。迷蒙更喜烟雨后,俄闻琵琶话轻柔。”窑湾水,一个离心灵多么贴近的名字。
  与此同时,也培育了另一种与水有关的生活习俗,茶文化。陈主任告诉我们,上世纪60年代,客人们大多是挑着担子拉着车子,做完买卖就来镇上喝茶。茶馆一年到头都开张,春节的早晨茶馆还做“迎新活动”,一壶茶水、四盘点心都免费。除了来茶馆喝茶,他们还提供“外卖”,为门前菜场上喝茶的客户上“门”服务,一包茶叶一元钱,一包瓜子一元,开水免费供应。随着老陈手指的方向,一溜烟望过去,果不其然,肉案上,菜摊旁,都放着茶碗、茶壶;摊主们一边聊天,一边喝茶,一边卖菜,完全一幅消闲惬意的画面。
  几十年间,这些茶客由原来的步行,到骑自行车、摩托,直至现在开着小车来喝茶的茶客。几十上百人散坐在街边或庭院里,喝着,品着,山南海北地聊着,光阴好过。茶,就这样沁润炉桥人的岁月光阴,那些老去的风物在茶汤里复活,未来的图景也在茶味里发酵得鲜明动人。
  古老的炉桥镇,它历尽沧桑,给人们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因种种原因许多古迹不复存在,身为炉桥人倍感痛心。为了弘扬历史文化,目前镇上的领导正在着手打造和补救历史景点,让更多的人了解炉桥,同时也让身在他乡的人了解自己的家乡,让他们更热爱自己的家乡。
  诚然,我也因此更热爱我的祖籍——炉桥。
  ——选自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2020年底,已经过了冬至,去北京参加首届“羡林杯”生态散文奖颁奖典礼时,听说在我们下榻的京西大酒店附近有一个莲花池公园。乍一听我还以为就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公园,忙里偷闲,置身其中,却得到了一种特殊的收获。  这天下午,阳光明媚,蓝天白云,寒气袭人。我信步来到莲花池公园露天舞场眺望,占地50多万平方米的莲花池已经结满晶莹剔透的厚冰。正前方明净整洁的冰面上折射着耀眼的阳光,最前面有两座椭圆形的人工小
期刊
时逢季夏,正值暑月,碧空万里澄澈,积云千丈舒卷,天宇阳光灿烂不觉温热,地界阴晴互现恰是相宜。环顾四周,山野平旷,远望苍龙横卧,近观砂碛遍布,野草低矮而黄绿相间,乡道畅通却高下起伏。时有凉气,浸入肌肤,虽不及八月飞雪,却也是胡天清寒,塞外苍凉凄冷,边关豪情悲壮,唯有身临其境,方能刻骨铭心。  面向东方肃然注目,一座孤城巍然屹立,此即山丹硖口驿西门关城(所谓东门、西门,实为南门、北门,只因河西走廊为东
期刊
我的家在深山的半腰间,系我父辈建设勤劳直朴、高尚品徳的发祥地。房前,绿树掩映;屋后,翠竹围绕。  阳光从树的枝叶间漏出,闪烁陆离;雨粒滴落在竹叶上,欢飞飒爽;微风轻轻拂过,树静竹摇。这苍翠秀丽的竹和树,嫰靓而又古朴。  據说,上世纪三十年代,爷爷奶奶从外乡迁移在这里定居,将竹树培植在房前屋后,为冬天挡风御寒,为夏季避日遮阳。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爷爷离开人间不久,家人在一次煮饭时,不慎将材火窜升到了
期刊
冬至将过,大寒小寒至;俗话说小寒大寒收拾好过年。鸿鹄南飞,孤虫难鸣,草披白霜;南方雨雪正浓,天寒地冻,烟雨干燥。而我生活华东地区浙江的杭州,进入严冬,浙北及高山地区渐渐进入零下几度的极寒天气。  春节假期快到,即将踏上蜀道,步入川府之国的绵阳,脑中莫名的闪现出李白的诗:蜀道难于上青天;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莫名其妙的感慨,难以言表,是对未来的迷茫;还是对精
期刊
癸巳年的仲夏,老婆要去井岡山参加全省优秀班主任培训。  以前,总以工作忙等种种借口牵绊而望“山”兴叹,连近在咫尺的三清山、龙虎山都不能亲自一睹其风采。每每想起驴友一张张身临其境的照片、一句句优美的文字,深深地刺痛了我。于是,那埋藏在心底的一抹绿色又泛起了阵阵涟漪。我们决定也重走红军路,感受下它的魅力,开始了井冈山的一次朝圣之旅。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境内,地处湘东赣西边界,南岭北支,罗霄山脉
期刊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1945- ),波兰著名诗人、随笔散文家和小说家。波兰“新浪潮”诗歌代表诗人、主要理论阐述者。1945年出生在利沃夫(今属乌克兰),毕业于雅盖沃大学哲学系。1982年移居巴黎。后往来于巴黎和美国之间,先后执教于休斯敦和芝加哥大学。2002年返回波兰,定居克拉科夫。主要著作有诗集《公报》《肉铺》《信》《多重性颂》《画布》《炽烈的土地》《震惊》《神秘学入门》《无止境:新诗与诗选》《
期刊
老爸,你离开我们已经36天了。多么漫长难熬的36天啊,其实每一时、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您都不曾走出我的生活,不曾走出我的心,更不曾走出我的记忆。  每当夜深人静时,我呆呆地坐在窗前,恍惚间,门开了,您手里拿这个水杯,您还像往常一样慢慢地走了进来,还是那样的慈详。这36天我也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失眠一直折磨着我。下楼时,看着层层的楼梯,光滑的扶手,想着每一寸您走过和触摸的地方,悲从心来,泪水又湿润
期刊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  这首古老的《击壤歌》告诉我,大地是神,农民是神,诗人也是。  我的父亲,一个普通农民,于2019年4月,悄悄的离开,没有惊动任何人。  一  金秋十月,相约伊金霍洛寻找诗意。  到原野。种下思念、迷茫与向往。  向时空,探询生命、真相、去向。  二  走进蒙古源流,用思念编织一场时光交错的梦。  走过元大都、元上都、哈喇和林、阿拉腾斡
期刊
一  我们那遥远的祖先,  你们是怎么从亚洲走过漫长的道路,  来到多瑙河边建立起国家的……  这是匈牙利籍诗人裴多菲,在一首诗中写的。  据考古发掘研究,证明鬼方的匈奴迁到南西伯利亚东起贝加尔湖以西至巴尔喀什湖一带,其后裔的一支迁徙到了匈牙利。作家高建群在他的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中也有过表述——匈牙利人吹唢呐,以及剪纸的情形和中国陕北的一样:他们说话的尾音,也与陕北口音很相似。还有匈牙利学者
期刊
雷凤转这个漂亮的景颇族小女人,居然这样向朋友解说自己的名字:“雷鸣电闪中,凤凰在闯荡,转身就碰壁,碰壁就转身!”说完了,还丢出一句不怕让爹妈生气的话:“我年纪轻轻就吃了这么多苦,怕是爹妈把我的名字取嘎掉啦!”  与雷凤转的初识是在风花雪月的洱海边,龙哥备下了一桌国宾级盛宴。郝姐姐向大家介绍雷凤转时,说她的名字拗口不好记,可以直接叫她小妖。还说小妖是个山妖精,在盈江边有一座大山头,有一片大产业。小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