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造影形态与临床症状分析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anlan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经数字减影和手术证实的167例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造影形态与临床症状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仅有1条引流静脉的小型血管畸形出血危险性最高,随着血管崎形增大和引流静脉数目的增多,出血危险性逐渐减小。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报道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210例,180例行钻颅冲洗引流,30例行单纯冲洗而不作术后引流,均取得良好效果。17例血肿外包膜有大量新生毛细血管,均由-层内皮细胞组成,基底膜不完整,内皮细胞的间隙增宽,可见红细胞由内皮细胞间隙渗出。30例作血肿液及静脉血凝血及纤维溶解机制分析,发现血肿液中纤维蛋白原浓度较低,纤维溶解蛋白原产生物(FDP)浓度较高,血肿液中白陶土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KPTT
期刊
对4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甲状腺功能和皮质醇作了动态观察。结果提示:(1)颅脑损伤越重,血清甲状腺激素和皮质醇变化愈明显;(2)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3,5,3 - 三碘甲状原氨酸(T3)持续下降,3,3',5' L三碘甲状原氨酸(rT3)和皮质醇持续上升,其预后不良;(3) CT 中线移位和血肿量与T3呈负相关关系,与rT3和皮质醇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本文报告57例脑外伤病人血清类洋地黄物质(EDLS)、催乳素(PRL)、促甲状腺激素(TSH)、生长激素(GH)的测定结果,并对其中29例行垂体兴奋试验,观察PRL、TSH、GH对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刺激的反应。结果显示:脑外伤后下丘脑和垂体分泌功能有明显变化,变化程度与脑伤严重程度有关。本文着重分析讨论这些变化对判断脑伤程度及估计预后的价值。
本文报道7例外伤后脊髓空洞症。从脊髓损伤到发现空洞症状的时间为6个月~16年。常见临床表现有肢体疼痛、麻木、肌力减弱和感觉分离。脊髓外伤后局部出血、囊变、瘢痕形成及蛛网膜粘连与本病发生有关。治疗原则为去除形成空洞的原因,引流空洞,恢复蛛网膜下腔的通畅和改善脑脊液循环。
本文报告53例外伤性后颅窝血肿,其中经手术治疗46例,非手术治疗7例。有9例术前呼吸骤停,经抢救成活4例。作者结合有关文献,就血肿的来源、临床表现特点、早期诊断、及呼吸骤停的抢救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