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进步,建筑工程行业不断发展,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益是最终目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其中一项重要的措施就是对建筑工程造价实施管理,以提高企业在每个项目建设中获得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动态化管理控制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建筑工程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造价管理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传统较为固化的造价管理模式,大大的提升了工程造价,降低了企业的施工效益。总体来说,当前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1管理目标不清晰
当前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具有一个最终的管理目标,但是这是最终管理目标却是以文字方式展现的,而不是具体的数据。按照一个模糊不清的同一目标对庞大复杂的建筑工程进行造价管理,会使得管理工作出现混乱,管理人员不知该从哪一个方向入手,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控制计划。整个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处于模糊状态。
1.2管理手段落后,没有实施精细化管理
从目前市场上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大致局势来看,很多企业所实施的造价管理手段比价落后,整个管理不具有目标趋向性。管理人员对在哪一个阶段实施怎样的管理,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并清除,管理分工不明确,也要落实到的具体的项目或者内容上。总的来说,就是造价管理手段过于笼统,没有实施精细化管理,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资源消耗。
1.3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专业特别强的工作,需要有工作经验丰富、知识水平高、眼光独到、思维灵活的人員来承担此项工作。但是,目前市场上尤为缺少一批具有较高工作水平和职业素养的人才,很多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仅仅只掌握了基本的管理知识和技能,思维和工作方式上不够灵活,缺乏动态管理意识。人员在工作上不具主动性和创新性,严重影响了工作的创新变革,使得动态化的工程造价管理难以实现。
2、深化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的措施
2.1加深造价管理与建筑工程动态变化之间的联系
要实现动态的造价管理控制,就必须要切实掌握建筑工程本身的动态变化,以此为根本路径和依据,对造价管理的目标、内容和工作方式进行调整控制。企业人必须意识到动态化造化管理控制的作用,深化动态造价管理意识,并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要求基层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充分把握建筑工程的动态变化,包括进度变化、施工变更、政策环境变化、企业本身经济活动的变化等等。其次,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对市场的工程造价管理引起重视,出台相应的制度规范市场的造价管理行为,同时加大动态造价管理控制的宣传力度。
2.2建立监督制度,保障造价管理工作的落实
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很多的造价管理都流于形式,并没有落实实际的工程建设各环节当中。所以,企业必须要尽快建立一个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工作的落实。监督机制主要包含监督机构的建立、监督制度的建立、监督权力的分配和规划以及工作评价制度。监督机制不仅仅要对工程造价管理控制人员的行为起到控制督导作用,应当对全体的施工人员起到意识带动和行为规范作用,创造全员造价管理的工作氛围。
2.3对动态化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因素进行管理
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实施动态管理控制,必须要明确该工作实施的影响机制以及工程建设的影响因素,对这些因素实施良好的控制管理,弱化它们的影响力,才能保障造价管理良好的落实下去,提升工作的有效性。常见的影响因素包括人为因素、地理因素、政策环境、机械因素和自然环境等等,在实际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就需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影响内容调整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内容,提出每个时期的工作重点。
2.4建立专业的人才管理队伍
工程造价动态化管理控制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因此企业必须不断引进先进的人才,同时对在职员工进行职业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素质。例如定期举办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召开技术交流学习工作等等,也可以将在职人员输送到其它平台进行深造学习,提升工程造价管理人才队伍的整体素养。
3、各个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控制的具体内容
3.1项目研究阶段的动态化管理控制环节
在工程研究阶段,企业必须对工程建设规模进行合理的管理控制,以降低工程造价,提升效益。 另外,不同的施工区域,土地的使用成本不同,建设成本有有所不同,有的地块处于经济中心,成本高,但工程造价也很高,有的地区较为偏远,土地成本低,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不高,而且施工活动的开展存在难题。这就需要综合多项因素选择一块风险低、效益高、成本低的地段进行工程建设。
3.2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控制内容
早期完全依照设计者的个人思维去进行设计,就会出现丢了西瓜捡芝麻的方向性错误。初步设计满足了业主对建筑的审美和功能要求,但却远离了造价管理的目标,后期再根据工程造价的限制进行更改,设计稿就不一定能够满足业主的要求了。因此,在技术设计阶段,需要合理的选择施工工艺,压低工程预算,但同时需要保证质量。施工图纸的设计也会影响到后期的建设工作,在设计施工图纸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入造价管理控制理念,对于技术的施工、施工顺序、材料的使用等,既要符合质量要求,也要做到降低工程造价。
3.3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控制内容
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施工变更,对其,企业应组织变更讨论会议,对变更前后的项目造价进行讨论,评估了变更的可行性,确认无误之后,才进行了施工变更。针对各个子项目的造价管理 ,企业必须提出具体的造价管理数据和目标,要求按照目标进行施工,组织专业的监督人员管理施工活动,对施工活动中影响造价管理的因素进行控制。
结语:
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之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方式应有所不同,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应当实施动态管理措施,灵活调节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缪丽琴.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江西建材,2015(16):115-116.
[2]甄伟权.探讨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24):256-257.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动态化管理控制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建筑工程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造价管理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传统较为固化的造价管理模式,大大的提升了工程造价,降低了企业的施工效益。总体来说,当前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1管理目标不清晰
当前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具有一个最终的管理目标,但是这是最终管理目标却是以文字方式展现的,而不是具体的数据。按照一个模糊不清的同一目标对庞大复杂的建筑工程进行造价管理,会使得管理工作出现混乱,管理人员不知该从哪一个方向入手,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控制计划。整个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处于模糊状态。
1.2管理手段落后,没有实施精细化管理
从目前市场上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大致局势来看,很多企业所实施的造价管理手段比价落后,整个管理不具有目标趋向性。管理人员对在哪一个阶段实施怎样的管理,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并清除,管理分工不明确,也要落实到的具体的项目或者内容上。总的来说,就是造价管理手段过于笼统,没有实施精细化管理,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资源消耗。
1.3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专业特别强的工作,需要有工作经验丰富、知识水平高、眼光独到、思维灵活的人員来承担此项工作。但是,目前市场上尤为缺少一批具有较高工作水平和职业素养的人才,很多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仅仅只掌握了基本的管理知识和技能,思维和工作方式上不够灵活,缺乏动态管理意识。人员在工作上不具主动性和创新性,严重影响了工作的创新变革,使得动态化的工程造价管理难以实现。
2、深化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的措施
2.1加深造价管理与建筑工程动态变化之间的联系
要实现动态的造价管理控制,就必须要切实掌握建筑工程本身的动态变化,以此为根本路径和依据,对造价管理的目标、内容和工作方式进行调整控制。企业人必须意识到动态化造化管理控制的作用,深化动态造价管理意识,并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要求基层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充分把握建筑工程的动态变化,包括进度变化、施工变更、政策环境变化、企业本身经济活动的变化等等。其次,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对市场的工程造价管理引起重视,出台相应的制度规范市场的造价管理行为,同时加大动态造价管理控制的宣传力度。
2.2建立监督制度,保障造价管理工作的落实
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很多的造价管理都流于形式,并没有落实实际的工程建设各环节当中。所以,企业必须要尽快建立一个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工作的落实。监督机制主要包含监督机构的建立、监督制度的建立、监督权力的分配和规划以及工作评价制度。监督机制不仅仅要对工程造价管理控制人员的行为起到控制督导作用,应当对全体的施工人员起到意识带动和行为规范作用,创造全员造价管理的工作氛围。
2.3对动态化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因素进行管理
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实施动态管理控制,必须要明确该工作实施的影响机制以及工程建设的影响因素,对这些因素实施良好的控制管理,弱化它们的影响力,才能保障造价管理良好的落实下去,提升工作的有效性。常见的影响因素包括人为因素、地理因素、政策环境、机械因素和自然环境等等,在实际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就需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影响内容调整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内容,提出每个时期的工作重点。
2.4建立专业的人才管理队伍
工程造价动态化管理控制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因此企业必须不断引进先进的人才,同时对在职员工进行职业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素质。例如定期举办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召开技术交流学习工作等等,也可以将在职人员输送到其它平台进行深造学习,提升工程造价管理人才队伍的整体素养。
3、各个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控制的具体内容
3.1项目研究阶段的动态化管理控制环节
在工程研究阶段,企业必须对工程建设规模进行合理的管理控制,以降低工程造价,提升效益。 另外,不同的施工区域,土地的使用成本不同,建设成本有有所不同,有的地块处于经济中心,成本高,但工程造价也很高,有的地区较为偏远,土地成本低,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不高,而且施工活动的开展存在难题。这就需要综合多项因素选择一块风险低、效益高、成本低的地段进行工程建设。
3.2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控制内容
早期完全依照设计者的个人思维去进行设计,就会出现丢了西瓜捡芝麻的方向性错误。初步设计满足了业主对建筑的审美和功能要求,但却远离了造价管理的目标,后期再根据工程造价的限制进行更改,设计稿就不一定能够满足业主的要求了。因此,在技术设计阶段,需要合理的选择施工工艺,压低工程预算,但同时需要保证质量。施工图纸的设计也会影响到后期的建设工作,在设计施工图纸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入造价管理控制理念,对于技术的施工、施工顺序、材料的使用等,既要符合质量要求,也要做到降低工程造价。
3.3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控制内容
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施工变更,对其,企业应组织变更讨论会议,对变更前后的项目造价进行讨论,评估了变更的可行性,确认无误之后,才进行了施工变更。针对各个子项目的造价管理 ,企业必须提出具体的造价管理数据和目标,要求按照目标进行施工,组织专业的监督人员管理施工活动,对施工活动中影响造价管理的因素进行控制。
结语:
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之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方式应有所不同,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应当实施动态管理措施,灵活调节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缪丽琴.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江西建材,2015(16):115-116.
[2]甄伟权.探讨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24):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