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新闻的传播困境与对策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jzk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依托于大数据驱动,以可视化叙事呈现关键信息的数据新闻是全媒体时代的产物。但目前国内数据新闻在报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新闻本位偏离、可视化形式单一、议程设置狭隘等问题。文章对上述问题进行研判,并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将国内部分主流媒体在疫情期间发布的数据新闻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数据新闻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传播困境。研究发现,丰富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形式并增强新闻交互,使数据新闻契合受众需求,是突破其传播困境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新闻;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传播困境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17-0066-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新闻的传播困境研究”(项目编号:202113290011)阶段性成果。
  数据新闻,也称“数据驱动新闻”[ 1 ],其基于海量数据的挖掘整合,具有通过多重算法过滤冗杂数据而量化叙事的报道特点。《新京报》曾以数据新闻的形式报道了1949至2018年间各省份热带登陆气旋变化,评估和预测台风“利奇马”登陆的地点和其所造成的危害。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迅疾成为大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数据新闻凭借数据驱动和数据可视化,全景呈现病例数据,准确预测疫情发展趋势,因而被广泛的应用于疫情报道中。因此,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客观上为数据新闻的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机遇。但国内数据新闻实践依然处于探索阶段,数据新闻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应用中暴露了一些生产逻辑和传播途径方面的不足,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据新闻的发展。下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取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1 研究设计


  1.1 内容分析法的研究设计
  本文以澎湃新闻“美数课”、搜狐新闻“数字之道”、界面新闻“数据线”、上观新闻“图数图说”和DT财经数据新闻栏目作为研究对象。为避免出现报道基数过于庞大的问题,故将选取样本的时间限定在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期间。确定此时间段为研究范畴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起止时间段均为疫情防控的重要节点:疫情从2019年年末进入公众的视野,随后进入大规模爆发阶段,至2021年3月,疫情防控取得重大突破,社会活动已全面回归正常,并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因此,此时间段贯穿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始终,使得研究范围具有整体性。在此期间,数据新闻生产者为满足受众安全避险的需求,产出了大量数据新闻报道,这些新闻报道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都呈现一定的连贯性,便于研究者从整体上探究数据新闻传播的困境之因。
  在确定的时间范畴中,本文选取了382篇数据新闻报道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报道进行编码整理(参见表1)和个案分析。此研究方法的采用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和考量:1)内容分析法是通过对大众传播内容量和质的分析,认识和判断某一时期的传播重点,对某些问题的倾向、态度、立场和传播内容在某一时期的变化规律等,能够有效助力探究数据新闻的传播困境;2)个案研究法能够对代表性强的数据新闻样本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其可视化表征和议题设置的个性问题提出数据新闻生产思路的共性问题;3)各大主流媒体数据新闻专栏的形式,利于点赞量、评论数和阅读量的全盤数据抓取,以此量化考量数据新闻的传播力度。
  1.2 问卷调查的研究设计
  为深入探究数据新闻传播的困境,本文设计了《数据新闻传播效果调查问卷》,共得到624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622份。样本性别分布情况如下:男性240人,女性382人。该问卷调查随机选取了来自不同年龄阶段和社会群体的受众,从用户反馈的角度研究疫情期间数据新闻的传播效果。根据受众调查的结果,本文能从完整的新闻生产链条上,较为全面的探究数据新闻报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播困境所在。

2 数据新闻传播困境探析


  数据新闻的传播遭遇重重障碍,其传播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数据新闻受众关注度有较大起伏。以382篇研究样本的点赞量、评论数和阅读量作为数据新闻传播效果的衡量指标,本文统计分析了澎湃新闻、搜狐新闻、上观新闻、界面新闻和DT财经在疫情期间所发布的382篇数据新闻报道的基本信息,得出:同一报道平台下的数据新闻报道点赞量、评论数和阅读量有较大起伏。以澎湃新闻“美数课”为例,不同数据新闻报道的点赞量、评论数和阅读量有较大差异。关注度最高与关注度最低报道的评论数之差可以达到2 100条(参见图1),反映出受众对数据新闻疫情报道关注度的不稳定性。
  二是数据新闻受众面积狭隘。本文采取立意抽样的方式,随机选取了624位不同年龄段和社会群体的受众,开展了基于用户体验视角的数据新闻传播情况问卷调查。从调查问卷的数据来看,了解数据新闻的群体仅占比16.02%,可见数据新闻的受众群体基数微小。因此,提高数据新闻关注度,扩充数据新闻受众群体数量,是当下数据新闻传播亟待解决的问题。



  迈克尔·舒德森(Michael Schudson)在谈及新闻的时候曾经说到,如果新闻没有构筑一个让人们当回事的世界,或者如果新闻没有对人们的行为方式产生影响,那么,新闻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2 ]。数据新闻在报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陷入困境的原因就在于,部分新闻生产脱离了受众的需求。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数据新闻生产者应做到以下三点才能较好的满足受众的需求:1)实时发布病例数据,准确呈现疫情波及范围;2)构建疫情认知基模,科普疫情防控知识;3)准确把控疫情影响,了解疫情发展态势。研究发现,五家主流媒体发布的新冠肺炎数据新闻报道普遍存在新闻价值本位偏离、可视化表征形式单一和议题设置脱离受众需求的问题,让数据新闻的传播陷入困境。   2.1 价值本位偏离:技术赋能是动力还是负担
  “以新闻为本位”即“以新闻为本”或“新闻本位”,是指一切新闻活动都要以新闻本身为要素,本着对新闻负责的态度,按照新闻活动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来从事新闻研究和实践[ 3 ]。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内主流媒体所发布的数据新闻报道,存在新闻内容与形式优先级错位的问题。
  2.1.1 技术赋能应用偏差,疫情信息传递效率低下
  技术赋能对疫情关键信息的低效传递主要体现在技术赋能加剧了数据解读的专业性,无法让受众高效获取疫情相关信息。
  以澎湃新闻于2020年2月至2020年3月发布的数据新闻报道为例,其可视化图表的形式虽然丰富多样,但是部分新闻报道以桑基图、热点图、雷达图等复杂图表为可视化载体。部分数据新闻报道则呈现出明显的统计学专业性。上观新闻在2020年2月10日发表的一篇名为《新冠病毒到底是不是SARS?一文读懂冠状病毒分类》的报道中,结合表格和折线图的形式,展示主题为“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组特征和流行病学:对病毒起源和受体结合的影响。”该报道的正文内容以医学专业知识为主要架构,对病毒的直径、类别、遗传学等方面进行专业性阐述,在受众阅读的过程中增设了一道障碍。同时,报道在描述观点的过程中,直接引用了《The Lancet》论文中的英文图表。英文图表的直接引用固然能增加数据的权威性和真实性,但对于普通受众来说,这不仅增设了信息获取的知识鸿沟,还增加了一道语言的屏障。“内容为王,形式为辅”的价值本位若被动摇,就容易陷入数据新闻“内容大于形式”的桎梏。因此,数据新闻在报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数据的“再挖掘”能力有待提高。
  2.1.2 可视化图表构图元素冗杂,病例信息呈现负载
  复杂的构图元素和篇幅过长的图示也增加了受众获取信息的精力和时间成本。澎湃新闻于2020年3月1日发布了一篇名为《全国出院率过半|一个月来,这张治愈地图在逐渐变绿》的数据新闻报道,将花盘作为病例情况的表征,呈现不同病例数据之间的差异。首先,受众信息获取的鸿沟源于图示元素和病例信息之间错综复杂的指代关系。此篇报道中,受众需要主动挖掘的信息包括:1)花心与花瓣的相对位置;2)不同颜色指代的不同病例情况;3)颜色作用的不同位置;4)不同花盘的花瓣数量。读者在获取信息的同时需要不断识别可视化元素和病例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极大降低了受众信息读取的效率。其次,过长图示涵盖了负载的海量信息,这些信息的堆砌增大了受众消化信息的压力。受众在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量时,会逐渐失去阅读的耐心。由此看来,部分可视化的运用让数据新闻脱离了受众基础,这与数据新闻报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效”“精准”的理念不尽相同。
  2.2 表征形式单一:缺乏新闻动态交互



  本文按照以下两大类别对数据新闻可视化形式进行分类:一是基于静态图表呈现的“静态”可视化数据新闻作品和基于动态图表、视频等动态形式呈现的“非静态”可视化数据新闻作品;二是根据报道是否具有互动性,而将其区分为“交互”和“非交互”两种类别。表2为五家媒体在疫情期間发布的数据新闻报道可视化呈现形式情况(参见表2)。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数据新闻报道存在不同可视化应用比率失衡和呈现形式单一的问题。



  2.2.1 静态图表呈现仍为主流
  从表2可以看出,在五家媒体产出的数据新闻报道中,静态图表这一类可视化的形式占比最大,除澎湃新闻外,其余媒体发布的数据新闻不涉及“交互式链接”和“H5”类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时间维度上呈现出实时性,在空间维度上则呈现出连贯性。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疫情期间,人口流动、疫情波及范围、病例情况和物资运输等相关信息的呈现,都离不开时间或空间这一载体。但静态可视化的报道内容无法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无法从时间和空间的整体下呈现疫情发展的变化,从而使得传播效力低下。从受众意愿角度进行分析,以澎湃新闻在疫情期间发布的数据新闻为例,本文将其静态图表与非静态图表的点赞量和评论数作为传播力的衡量指标进行比对分析。从结果来看,非静态图表的数据新闻作品点赞量与评论数均高于静态图表(参见表3)。从调查问卷的样本数据来看,在回答“更愿意看到哪种形式呈现的数据新闻”这一问题时,被调查者更倾向于动态图表及视频等非静态形式的数据新闻作品。



  同时,静态形式的数据新闻多以折线图、柱状图等为呈现样式,相对于非静态形式,其所承载的信息量相对匮乏。因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静态图表相较于视频、动态图表等非静态形式,内容较为轻量化,难以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
  2.2.2 交互性数据新闻报道稀缺
  本文所选取的382篇数据新闻报道中,只有三篇数据新闻报道采用了可视化交互的形式,且均来源于澎湃新闻。交互式数据新闻能用满足用户个性化定制信息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用户被置于新闻生产链条的最后一个关键节点,能够对信息进行主动的挖掘和解读[4]。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疫情波及范围、不同病例的不同情况和不同地域的防控措施都涵盖海量的信息,但交互式的运用,可以通过数据处理技术将疫情海量信息进行有效折叠,消除用户之间所存在的时间或地域差异。用户在交互式功能的引导下自主选择需要的信息,不仅能极大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还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数据新闻可读性和趣味性。因此,交互式的匮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数据新闻的传播。   2.3 议程设置局限:视角狭隘,议程影响削弱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众传播媒介议程设置具有危机预警、认知事件、引导舆论和公共教育的功能[5]。然而,通过对所选样本的调查与研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其议程设置在传播中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报道内容视角狭隘。
  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五个平台的382篇数据新闻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数据报道的议程设置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在选取的研究样本中,主要的议程设置覆盖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病例数据、防疫措施及疫情影响等方面,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以病例数据为议程设置的数据新闻报道在研究的382篇样本中占169篇。然而,其他议程设置方向的数据新闻报道占比极小。例如,相关样本中涉及人文关怀的议程设置只占研究样本的2.1%。五家媒体中,除澎湃新闻外,其他媒体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议题设置中都存在这不同程度的失衡(参见表4),因而从两个方面对数据新闻的传播造成一定障碍:一是不均匀的报道议程比例会使某一议程的新闻报道数量饱和,而无法多方位满足受众安全避险的需求;二是过量的病例数据报道会对受众造成一定的数据压力,存在引起受众恐慌的潜在风险。因此,议程设置的局限也是数据新闻传播困境之一。



  2.4 传播途径滞碍:媒介接触差异下的信息断层
  在疫情期间,数据新闻传播效率低下,除数据新闻本身具有的局限性,还与新闻传播途径有着密切关联。数据新闻作为技术赋能的产物,适应了当下新闻的传播趋势,但由于信息获取和数据整理的技术限制、数码设备的代际差异和媒介获取的数字鸿沟等问题,让数据新闻流失了部分受众。传播途径对数据新闻的阻碍主要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2.4.1 数据新闻生产分化
  一是不同媒体的报道水平有较大差异。对五家主流媒体发布的数据新闻报道进行横向对比后发现,不同媒体在可视化呈现效果、数据交互性和数据引导性上有明显差异。1)可视化呈现效果:如文章上述内容所言,部分主流媒体的数据新闻报道呈现形式过于单一,篇幅较长的静态图表没有实现对多余数据的过滤和重构,而是将海量数据全盘呈现,导致可视化的效果大打折扣;2)数据交互性:受到数据处理技术的影响,不同主流媒体发布的交互性报道数量差距明显,部分媒体没有产出具有交互性的数据新闻报道;3)数据引导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主流媒体不仅肩负着高效传递疫情数据的责任,还要注重社会效益,对受众和舆论加以引导。但部分媒体受局限的议程设置无法较好的起到数据引导的作用。以界面新闻和澎湃新闻为例,界面新闻的报道视野局限性较为明显,其227篇数据新闻报道中有121篇指向病例数据的报道,占比达到54%。而澎湃新闻的议程设置则呈现出多方向性。75篇数据新闻的报道领域不仅涵盖了关于病例数据、人口流动、物资运输等方面的信息,而且能够打破时空局限,增加受众疫情相关的知识储备。例如,澎湃新闻于2020年2月21日发布的一篇名为《图释两千年传染病史:若瘟疫无法被根除,该如何与之相处?》的数据新闻报道立足于时空维度,梳理人类史上发生的所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并通过数据可视化的方式,进行新冠肺炎疫情与其他公共卫生事件的差异性对比。此类的议程设置可以将受众从接近超负荷的数据压力中解放出来,以全新的视角解读新冠肺炎疫情,体现了传统文字报道所不具备的可视化强大引导力。
  2.4.2 数据新闻生产主体固化
  目前我国只有具备先进数据抓取和处理技术的主流媒体开设了数据新闻栏目,地方级媒体的数据新闻报道尚未形成较为系统的规模,因此难以拓宽数据新闻受众的广度。对部分主流媒体而言,数据新闻栏目的页面设置也对其传播有一定程度上的阻碍。部分主流媒体的数据新闻栏目与该网站下的一级栏目呈现并列关系,例如:搜狐新闻的“数字之道”栏目、界面新闻的“数据线”栏目等。而部分主流媒体的数据新闻栏目,则隐藏在一级栏目下。以澎湃新闻的“美数课”为例,该栏目被折叠在一级栏目“时事”之下。对于广大受众而言,此类网页页面信息的呈现设置不利于其对数据新闻的探索,使得数据新闻的知名度增长缓慢。

3 数据新闻困境突破


  优质的数据内容有三个标准:第一,数据必须真实可信;第二,数据要精确,数据量应充分;第三,数据应是用户所关注的,能够解决用户欲知而未知的问题[ 6 ]。这三个标准同样也适用于数据新闻报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真实可信”坚守的是新闻的真实性,能满足受众基本安全避险的需求;充分且精确的信息保证新闻时效,能够提高疫情防控的效率;产出用户关注的新闻报道则坚守了新闻价值的本位,不仅能够重新构建受众对疫情的认知基模,还能引导社会舆论,保证疫情防控工作安全、有序的开展。为实现数据新闻困境突破,数据新闻工作者应丰富数据新闻的叙事形式,提炼数据新闻的价值内容。
  3.1 平衡不同可视化形式应用比率
  3.1.1 提高动态可视化应用比率
  疫情期间,应用比率最高的静态图表呈现形式无法准确压缩疫情海量数据,导致图示篇幅过大,从而耗費了受众读取信息的时间和精力。动态呈现的数据新闻报道不仅使受众能快速准确地读取疫情关键信息,还能够将受众接受信息的环境置于统一连贯的时间维度之下。依托于数据地图和图表,动态呈现的可视化元素能够帮助受众更为直观地感知疫情发展的趋势,数据新闻动态化呈现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统计数据显示,疫情期间主流媒体发布的动态数据新闻报道占报道总量的4.31%,且部分主流媒体没有产出任何形式的动态数据新闻报道。因此,数据新闻工作者应当产出更多动态化数据新闻报道,满足受众对疫情防控的信息需求。   3.1.2 生产更多交互性数据新闻报道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量庞大,从宏观的角度看,整个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程度大,波及范围广;于微观的角度而言,每一种不同病例呈现出不同的情况,任何一个感染个体都具有特殊性。交互式数据新闻报道尊重受众的个体差异,通过交互的方式实现数据新闻的精准投递。在H5和超链接数据新闻报道中,交互元素被设置为与公共卫生事件相关联的关键字词,受众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交互的对象,从而获取需求指向下的关键信息。交互式数据新闻报道让受众信息的获取方式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索,因此能够过滤与需求指向没有关联的信息,极大提高信息获取率。因此,主流媒体应当产出更多交互式数据新闻报道,实现新闻生产最终落点的价值突破。
  3.2 去繁就简呈现新闻内容
  若要拓宽数据新闻的受众面积,加大数据新闻在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的影响力度,提高数据的利用率是数据新闻生产者必须要攻克的难题。数据应用率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2.1 深入浅出,打破受众解读信息的知识壁垒
  从爆发、蔓延到平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及传播学、医学、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因而数据新闻生产者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难以避免的会引用其他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但专业性过强的数据资料和冗杂的数据呈现形式,是数据新闻受众流失的主要原因。相比于简单堆砌专业性数据,落到实处的具体防控措施能更有效地科普疫情防控知识。因此,数据新闻生产者在引用专业数据后,应当立足于受众做出相关总结,从而拉近新闻报道和受众之间的距离。
  3.2.2 可视化形式契合新闻内容
  数据新闻呈现形式契合新闻内容至关重要,这要求理清新闻价值与数据价值之间的界限,避免新闻逻辑让位于技术逻辑[ 7 ]。数据统计显示,针对不同议题,澎湃新闻“美数课”采用了不同的图表形式,力求做到形式与内容契合。其有三点明显的呈现特征:一是通过数据地图呈现波及范围或人口流动的新闻报道;二是通过多样图表呈现病例数据,以及病例的个体情况;三是通过交互设计,实现不同层级下的信息压缩。此类可视化形式的应用能够更加简洁地呈现关键数据,让受众直观感知疫情基本情况。数据新闻如何做到可视化形式和内容契合,而非拘泥于可视化呈现形式,可作为数据新闻生产者报道公共卫生事件的主攻方向。

4 结语


  在报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数据新闻可视化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我国数据新闻生产者对可视化的运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存在疫情信息传递效率低下、海量病例信息负载等问题。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各主流媒体下数据新闻报道公共卫生事件的运用情况和差异性,得出了解决当下数据新闻发展困境的策略,为数据新闻生产者报道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新的生产思路,以期推动数据新闻应用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娜君.“数据新闻”在我国新媒体平台的实践及发展路径探究[D].广东:暨南大学,2014.
  [2]许向东.数据新闻:新闻报道新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86.
  [3]黄仲,李琦.从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看“以新闻为本位”理念的消解[J].视听,2015(9):196-197.
  [4]翟嘉靖.用户体验视角下数据新闻满意度与持续阅读意愿关系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20.
  [5]徐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媒体议程设置研究[J].新闻采编,2020(2):49-51.
  [6]支庭榮.优质数据内容三要素:真实、量大、有用[J].青年记者,2021(7):5.
  [7]巨高飞.技术滥觞与新闻价值:媒体融合背景下数据新闻的伦理边界及内核建构:基于三家数据新闻栏目的实证分析[J].东南传播,2021(4):26-30.
其他文献
摘 要 社会化媒体时代,传播生态呈现出去中心化、场域分化、后真相化的新特征,信息在短时间会内涌入网络舆论场,泥沙俱下,形成非理性的舆论喧嚣,若政府处置不当,极易陷入“塔西佗陷阱”。因此,政府应采用场域融合、信息整合、权责配合的复合治理策略,建构舆论多元引导、官民互信合作、监管体系明晰的舆论场域新秩序。  关键词 舆情传播;塔西佗陷阱;政府公信力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
期刊
摘 要 匿名作为一种“游戏”,通过自我表露为主体提供了一种暂时的精神滿足,“不受关系之累”却“伸张自我意识”,捍卫了自由也传播了乐趣。文章分析知乎平台中匿名问答的具体表征及其塑造出的新的游戏情境,研究发现“匿名游戏”把知识生产评判标准回归到了答案本身,让行为主体得以正视那些在现实中无法释放和发挥的自我意识,以及让生产内容变成了一种“传播乐趣”。  关键词 匿名;游戏;知乎;传播游戏理论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 从女性气质生产和消费的角度对虚拟偶像进行剖析:从生产的角度来说,虚拟偶像依托技术将人物拟象化,通过气质规训和数字编码制造极具真实的完美女性;从消费的角度来说,处于男权社会中的虚拟偶像满足了消费者对身体、符号、情感的消费需求。  关键词 虚拟偶像;女性气质;气质规训;消费逻辑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17-0080-03  基金项目:新
期刊
摘 要 在全球化浪潮和国内真人秀节目泛滥的背景下,湖北卫视于2015年推出了文化交流访谈节目《非正式会谈》,该节目满足了观众的心绪转换需求、人际关系效用需求、自我确认需求和环境监测需求,从一众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赢得了优良口碑,为其他文化类节目提供了现实借鉴。  关键词 使用与满足;《非正式会谈》;文化交流访谈节目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17-
期刊
摘 要 媒介仪式、节庆传播与社会整合三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性,已被学界和业界深入证实。在传播“新场域”之下,传统的节庆仪式传播效力衰减、连接能力减弱,在传播平台、内容、叙事上已出现新特征,由“长单慢”走向“短平快”,也塑造了传统节庆的现代性表征,视觉“聚焦”、“情感”互动、数字“场景”相互交融更为明显,节庆仪式传播的转型路径、数字叙事以及由此形塑的文化场值得关注。总体而言,新型主流媒体的公共传播与网络
期刊
摘 要 基于对新媒体时代高校舆论引导工作的特征分析,从优化舆论环境、整合舆论平台、加强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提出高校共青团舆论引导力提升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新媒体;高校共青团;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17-0063-03  基金项目:2020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课题“新媒体时代加强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路径研究”(项目
期刊
摘 要 社区融媒体是我国基层法治发展中的强大助力方式之一。在法治优质发展时代,社区融媒体价值颇重。社区融媒体对于社区矫正多有功用。我们凭借社区媒体的积极助力,增益社区矫正的精准实施。对于社区融媒体助力社区矫正其中存在相关问题,我们应当积极进行理性解决,进而完善智慧法治的发展。  关键词 社区;融媒体;法治;社区矫正;司法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
期刊
摘 要 如今,主流媒体正在积极推动短视频业务布局,内容、平台以及商业化已经成为主流媒体布局短视频业务的三大主要方向。这个过程中反映出了主流媒体从表层的信息传播方式到平台管控机制以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的融合实质。但是,短视频业务对主流媒体而言仍是新的业务形态,在业务融合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关键词 主流媒体;短视频;媒体融合;平台管控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
期刊
“我亲爱的弟弟,这由不得你。”对面青年男子唇边的獠牙微微露出来,“等到家族中的长老们不耐烦的时候,下一次来的就不是我了。”  汐文路过小区的花坛边时,被一群小男生吸引了过去。他们兴奋地围在一起,人群中有什么奇怪的声音发出来。  “吱……”微弱的叫声在暮色中显得很凄惨。  汐文探头过去,咦?一只小小的黑色蝙蝠?翅膀扑扇着,好像受了伤,抽搐着蜷缩起来。  一个男孩子拿树枝戳戳它的小肚子,“吱”地一声轻
期刊
于她,如梅壮丽、高傲,那是一种不能被模仿和复制的天性。因为习惯了明媚,便是不敢轻易凋零。  “青青,帮帮我。”  二姐的眼睛像蓄满了水一样,不断地重复着那句话。  她被那个声音攥得紧紧的,轻轻地摇着头,泪水就这么化开了。转身跑出房门的时候她望了二姐一眼,那一眼,像陷进了沼泽一般深不见底又动弹不得。  那个时候慕容青在想,二姐明明知道她是不敢的,她与她最大的不同,就是她绝对不敢做出忤逆母亲的事。她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