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养、学术与科学——关于人文研究的学科定位问题的思考

来源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qian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认为,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人文学科大体上都经历了一个共同的演变过程:从起初的主要是基于个人兴趣的、意在谋求个人学养的活动,到后来的相当理性化的、旨在获取人文学识及理解人文文本的活动,再到今天的几乎彻底自然科学化的、其目的在于探寻人文世界的客观规律的活动.这一日趋客观主义化的演变过程充分表明,今天的人文学科已经与其起源时期的本性发生了根本的变异,并且由此引发出一个极其严竣的荒谬后果:人们的人文素质并没有随着人文学科建设的加强而获得同步的提高;不但如此,种种迹象似乎都在表明,情况反而与此完全相反.为此,
其他文献
1896年以首尔梨岘一个小店铺起步的斗山,如今已成为目前韩国最大的财团之一。作为一家曾经创造“汉江奇迹”的雨年企业。斗山集团在中闭的发展也走的极其稳健,对其品牌的诠释更
企业具有扎堆而居的倾向,扎堆具有集聚经济的好处,这一点无须多说。这里要说的是,特定产业在特定地域的集聚,宛如命中注定地那样自然天成,故而底特律成为全球汽车之都、纽约
前两天参加一个研讨会,主题是讨论社交网络发展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会上争论得很激烈,欢迎者有之,认为社交网络可以改变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方式,带来新的更开放和
眼动技术在国外语言研究中有近两个世纪的应用,而在我国仅有近三十年的历史,其使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本文通过使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梳理了我国语言研究文献中结合眼
过去对于甲骨文"臣"字形义的认识有误,正确的解释应为"臣,长也。事上监下也。像耳目之形"。这可以得到甲骨文中诸多"臣"字字形和辞例的验证。实际上,商代的"臣"是一种职官泛称。商代
时间进入21世纪初,在国内学术界一些关注传统文化弘扬的有识之士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我国现代著名学者、哲学家、教育家周善甫先生的学术代表作《大道之行》,由享誉海内外的中华
以TiO2为载体,利用微波加热HAuCl4的乙二醇溶液,制得了负载型的Au/TiO2催化剂,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漫反射光谱(DR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现代表征技术对Au/TiO2催化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