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法治教育生活化教学研究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h4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法治教育生活化教学是新时代提升初中生法治课堂教育效果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路径。在法治教育课堂中通过将“法律味”和“生活味”的有效结合,全面提升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深刻认识法治教育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通过创设生活化情景、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案例及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等方式将情感教育融入法治教育课堂教学,可以有效破解政治学科难教、难学的难题。本文接下来主要探讨开展初中法治教育生活化教学的相关问题及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法治教育;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7-0096-02
  Research on the Life-oriented Teaching of Law Educa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Yuhui School, Zhaoqing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aoqi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China)YANG Wenyan
  【Abstract】Life-oriented teaching of rule of law education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and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rule of law classroom educa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In the rule of law education classroom, through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legal flavor" and "life flavor",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junior high school politics classroom. Therefore,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to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blems in the life-oriented teaching of the rule of law education and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Emotional education is integrated into the rule of law by creating life-oriented scenarios, introducing life-oriented teaching cases and carrying out life-oriented practical activities educa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difficult problems of political subjects that are difficult to teach and learn.In the following,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evant issues and strategies of carrying out the life-oriented teaching of the rule of law educ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s.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egal education; Life-oriented teaching
  讓讲授法律知识的课堂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相结合,让课堂的“法律味”和“生活味”达到完美结合,这是新时代初中法治教育课堂教学的使命。教师应改变传统初中法治教学现状,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结合,全面提升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果。就实际而言,法治教育生活化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探索法治教育生活化教学路径,更好地将课堂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融合,运用生活化的案例和实际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
  一、立足教学实践,分析探讨法治教育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笔者立足《道德与法治》课堂调查,结合教学实践发现法治教育的生活化教学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对生活化教学理解简单化。部分教师认为生活化教学就是把生活中发生的实际案例引用到课堂上,通过分析现实案例来强化知识点。二是法治课堂略显生硬抽象。部分法治内容本身比较抽象,有的地方增加了法律条文,这进一步证实了法律知识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三是学生对法治教育内容的学习兴趣不高。教材中新增的大量法治内容比较抽象,大部分学生可能或多或少的存在“避难心理”,还有就是法治内容难免有些枯燥,并且需要进行大量的记忆和背诵,再加上法治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这些因素都降低了学生学习法治知识的兴趣。四是教材中的法治知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专业性。教师尽管在高效的课堂学习中对教师进行相关法治知识的传授,但学生并没有进行深入规范的学习,与法治教育目标提出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综合而言,法治教育生活化教学不足原因如下:当前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教师掌握的法律知识不够全面、系统;教材中法治知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专业性。   二、立足存在问题,优化法治教育生活化教学路径
  善于利用真情诱导学生,感化学生,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可小觑,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实际,通过创设生活化情景、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案例及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等方式将情感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一)创设生活化情景,调动学生积极性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情景教学法必不可少。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治教学内容,教师最好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生动形象的、具体的法治教学场景,引起学生对法治情感的共鸣,使学生的各方面机能都能得到发展。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法治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创设问题情景、模拟情境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学生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师需要对社会热点资源进行有效的选取和利用,要选取符合本课时教学目标、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有着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内容。
  (二)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案例,做到学以致用
  运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以真实的事件为原型,结合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撰写教学案例,再将其引入课堂教学的过程,让学生针对课堂上所呈现的案例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从生活案例到教学,通过引用生活化的教学案例进行生活的渗透,引导学生学习、感悟、探究、交流,使教学内容更好地被理解吸收。从教学到回归生活,这要求学生要学以致用,将所学的法治知识运用于现在、未来的生活,真正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法治课堂中的教学案例不管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还是根据学生需要进行假设的,都必须与本学科课堂法治知识相对应,并符合学生现阶段的认知水平。同时,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案例,要将法治知识通俗化、简单化,帮助学生理解法治知识。
  教师在法治教学过程中要随时关注社会和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并选取讨论热度较高的话题运用到课堂上,增强学科特点,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和对法治知识的理解。时政进课堂可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自主探究、分析問题的能力,更符合新课程理念。
  (三)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性
  生活化的课外实践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把知识延伸到课堂之外,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法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将所学的法治理论内化为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因此,为了实现法治教育的目标,教师不仅仅要讲授一些法律知识、法规条文,更重要的是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法治过程。
  法治教育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观看普法栏目剧、探讨法治微课题、观看法治微电影、参加法律讲堂;开展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辩论赛、法律情景剧表演、社区普法志愿服务等,学校还可以预约当地的法院进行合作,开展校园模拟法庭开放日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法院公平威严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明确法不可违,从而引导学生做一名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生活化的课外实践活动能够让每位学生都动起来,参与进来,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滕学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21(31).
  [2]宋倩雯.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智力,2021(10).
  (责编  杨  菲)
其他文献
【摘 要】书法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小学生正处于识字和写字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有助于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书法兴趣小组为依托,加快墨香校园的建设,是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方式。本文将对农村书法兴趣小组和墨香校园建设的意义进行分析,提出实践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探索农村书法兴趣小组和墨香校园建设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农村;书法兴趣小组;墨香校园;建设实践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才能学好图形的相关知识。教师更需要关注学生是如何想象的,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让学生的空间思维过程清晰可见,创设学生的想象路径,这是教师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帮助学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路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图形教学;空间;思维想象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
期刊
【摘 要】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融合了主题教学和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了幼儿潜能的发展和个性认知,对幼儿的品质和幼儿园的课程发展意义深远。本文旨在提高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的实效性,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7-0074-02  I
期刊
【摘 要】语篇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体会单词、语法和句子,巩固所学的英语基础知识,拓展英语视野,为更深层次的阅读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分析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阅读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7-00
期刊
【摘 要】英语科目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进行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教师可以将“微课”这一模式大力运用于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微课”,教师一方面可以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难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微课;小学英语;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7-0086-02  
期刊
【摘 要】当今时代我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为了让小学的科学课程得到更好的改善,让课堂效率得到提升,需要培养小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兴趣程度,这时教师应该結合小学生的特性,制定出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案和方法,同时联系生活实际将课程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应用到生活之中,这样才能够将小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整体化的培养,让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与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创客教育也应势而生。创客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学生成为知识的创造者以及运用者,在小学科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创客教育,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创客教育;运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把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实践当中,利用生活化的理念构建小学语文教学新课堂,使语文知识的呈现能更加地生动有趣,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也会更高。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思考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生活化教学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当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期刊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的重点内容,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前提,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等问题,导致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策略,创新教学体系,探析阅读素养的内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全面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出发,提出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育学生阅读素养的路径和策略,以供参考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的幼儿园教育管理体系当中,幼儿园的主体作用在地方的管理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年来新课改不断推动教育领域的各项教育要素发展进步,幼儿园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下的教育改革进度,推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已经意识到开发并实践园本课程的重要性。园本课程相較于普适性课程,更能关注到幼儿在学前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本文旨在以此为突破口,以“无边界学习”的视野开展探索,发挥阅读对培养幼儿潜在学习素质、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