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职思想政治课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要取得课堂教学的实效,首先要引领学生认知课程对自身职业成长的奠基和支撑作用。其次是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对课堂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中职政治;课堂教学;实效;策略
与中职生对传统政治课堂理论性说教的固有认知、到中职学校学习一技之长的目的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等诸多因素相关,目前很多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开展,尤其是教学实效的取得,尚难以令人满意。这种情况下,采取一定措施对课程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在迎合学生需求的过程中悄然渗透相关教学内容并取得一定实效,就成为一种必需。
1 引导中职生正确认知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将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描述为“对中职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并有相关解读文章中有大段对其重要性的论述,如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等。这样的话并不需教师讲给学生听,真若如此,会给学生带来极强的说教意味并会在一定程度上再次强化学生对政治课堂的反感。但不这样做,不等于不会通过其他方式或途径,如师生谈心、故事讲解、对具体实践(事件)的感受交流反思等途径,将这层意义影响到学生产生相关认知。
以我校为例,所开设政治课程包括《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职业生涯规划》、《政治经济与职业生活》等,仅就课程名称引导学生进行浅思考就会知道,这些课程会对学生日后的职业生活提供多方位的理论性支撑并对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教师必要通过一定的时机和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具体如《政治經济与职业生活》这门课程,教学大纲将其描述为“立足于职业学校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职业学校学生的发展要求,……构建学科知识与职业生活有机结合的德育课程模块”,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起这种认知。一旦认知有效建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果的取得,也就会水到渠成。
2 采取多种方式,灵活组织课堂教学。
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学科的课标或者教学大纲的教学建议中,都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建议,直如《中职〈政治经济与职业生活〉教学大纲》中这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这是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语),对中职生仍然如此。
以我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中职生政治课堂学习兴趣的激发,基本有两种情形。其一是课程的导入。这种导入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如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引入时事政治,甚至是时尚热点。与中职生的身心特点相关,这会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并通过具体事件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又如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引入寓言故事或名人故事等。故事中主人公的言行会影响与启迪学生产生一定的积极认知,也会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再如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将中职生喜欢的漫画、动漫、游戏、时尚剧等引入课堂,以引入材料的或幽默诙谐、或针砭时弊、或精神引领等做学生抽象思维的积极启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也是有益的。其二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激情引趣。学生学习效果的取得有赖学生兴趣的持续保持,这要求教师采取一定方式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贯穿教学的始终。如问题教学法,以矛盾性问题的设置来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从而对问题进行一定的思考,进而分析与取得问题的解决之道,即如古人所言“学贵有疑”、“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又如情境教学法,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及其他教学设施,以教学情境的创设做学生学习背景的提供与认知停靠点,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浸润于探究对象之中的学习心向,这也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2 在社会实践中提升学生对政治课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中职教育体系的职业教育特征,决定了中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也要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未来就业与工作的奠基与实际发展需求。这一点,在前述课程的教学大纲中也有明确体现。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保证教学内容足够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等,实乃“学以致用”之内涵与精髓在中职政治课堂的表现之所在。因此,对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师来说,要想取得课堂教学的实效,还要向课堂外要效益,即灵活组织与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在体现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教育特征的同时,对提升中职生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一般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也会有大的帮助。
以我个人的教学经验,这种在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效果,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证实。如教学完毕“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及“价值规律的作用”后,我即引导学生对市内几家大型超市内所售苹果的价格及其进一个阶段以来的变化进行调查,促使学生认识到苹果价格的确定及其变化始终是在价值规律的规定范围之内的。又如在教学完毕“多样的职业选择”后,我即引导学生作街头调查,了解社会公众对职业选择的基本认知,从而提升了学生对职业选择的正确认知与理性思考。显然,这样的实践活动在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刻理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凸显了课程内容设定的“针对性、时效性以及时代性”。
总之,事实已经证明,只要教师合理引领学生认知到思想政治课对自身日后职业成长的奠基和支撑作用,再采取恰当的策略来优化课堂教学,学生们就会喜欢上这种课堂。如此,取得中职政治课堂的良好的教学实效就不会再是一件难事。
参考文献
[1]王梅.谈提高中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59-60.
[2]欧文河.如何提高中职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J].广东教育:职教,2014(04):82-83.
作者单位
西藏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 860000
中职思想政治课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要取得课堂教学的实效,首先要引领学生认知课程对自身职业成长的奠基和支撑作用。其次是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对课堂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中职政治;课堂教学;实效;策略
与中职生对传统政治课堂理论性说教的固有认知、到中职学校学习一技之长的目的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等诸多因素相关,目前很多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开展,尤其是教学实效的取得,尚难以令人满意。这种情况下,采取一定措施对课程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在迎合学生需求的过程中悄然渗透相关教学内容并取得一定实效,就成为一种必需。
1 引导中职生正确认知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将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描述为“对中职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并有相关解读文章中有大段对其重要性的论述,如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等。这样的话并不需教师讲给学生听,真若如此,会给学生带来极强的说教意味并会在一定程度上再次强化学生对政治课堂的反感。但不这样做,不等于不会通过其他方式或途径,如师生谈心、故事讲解、对具体实践(事件)的感受交流反思等途径,将这层意义影响到学生产生相关认知。
以我校为例,所开设政治课程包括《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职业生涯规划》、《政治经济与职业生活》等,仅就课程名称引导学生进行浅思考就会知道,这些课程会对学生日后的职业生活提供多方位的理论性支撑并对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教师必要通过一定的时机和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具体如《政治經济与职业生活》这门课程,教学大纲将其描述为“立足于职业学校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职业学校学生的发展要求,……构建学科知识与职业生活有机结合的德育课程模块”,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起这种认知。一旦认知有效建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果的取得,也就会水到渠成。
2 采取多种方式,灵活组织课堂教学。
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学科的课标或者教学大纲的教学建议中,都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建议,直如《中职〈政治经济与职业生活〉教学大纲》中这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这是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语),对中职生仍然如此。
以我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中职生政治课堂学习兴趣的激发,基本有两种情形。其一是课程的导入。这种导入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如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引入时事政治,甚至是时尚热点。与中职生的身心特点相关,这会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并通过具体事件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又如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引入寓言故事或名人故事等。故事中主人公的言行会影响与启迪学生产生一定的积极认知,也会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再如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将中职生喜欢的漫画、动漫、游戏、时尚剧等引入课堂,以引入材料的或幽默诙谐、或针砭时弊、或精神引领等做学生抽象思维的积极启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也是有益的。其二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激情引趣。学生学习效果的取得有赖学生兴趣的持续保持,这要求教师采取一定方式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贯穿教学的始终。如问题教学法,以矛盾性问题的设置来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从而对问题进行一定的思考,进而分析与取得问题的解决之道,即如古人所言“学贵有疑”、“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又如情境教学法,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及其他教学设施,以教学情境的创设做学生学习背景的提供与认知停靠点,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浸润于探究对象之中的学习心向,这也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2 在社会实践中提升学生对政治课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中职教育体系的职业教育特征,决定了中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也要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未来就业与工作的奠基与实际发展需求。这一点,在前述课程的教学大纲中也有明确体现。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保证教学内容足够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等,实乃“学以致用”之内涵与精髓在中职政治课堂的表现之所在。因此,对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师来说,要想取得课堂教学的实效,还要向课堂外要效益,即灵活组织与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在体现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教育特征的同时,对提升中职生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一般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也会有大的帮助。
以我个人的教学经验,这种在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效果,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证实。如教学完毕“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及“价值规律的作用”后,我即引导学生对市内几家大型超市内所售苹果的价格及其进一个阶段以来的变化进行调查,促使学生认识到苹果价格的确定及其变化始终是在价值规律的规定范围之内的。又如在教学完毕“多样的职业选择”后,我即引导学生作街头调查,了解社会公众对职业选择的基本认知,从而提升了学生对职业选择的正确认知与理性思考。显然,这样的实践活动在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刻理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凸显了课程内容设定的“针对性、时效性以及时代性”。
总之,事实已经证明,只要教师合理引领学生认知到思想政治课对自身日后职业成长的奠基和支撑作用,再采取恰当的策略来优化课堂教学,学生们就会喜欢上这种课堂。如此,取得中职政治课堂的良好的教学实效就不会再是一件难事。
参考文献
[1]王梅.谈提高中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59-60.
[2]欧文河.如何提高中职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J].广东教育:职教,2014(04):82-83.
作者单位
西藏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 8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