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构思训练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4502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的】
  1.对学生作文进行构思训练。
  2.本课侧重于培养学生有条理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作文构思能力。
  【教学策略】
  1.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揭示作文素材的内涵和外延;通过对比分析和引导合作训练,使学生掌握作文素材构思的一般方法和技巧;通过课外作业使之熟练运用。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合作小组各成员独立进行思考、讨论、质疑和探究;同时,各组在内部和外部之间进行思维互动,形成丰富、准确、创新和生动的作文思路;优秀思路公开“发表”,使全体同学能有所“顿悟”。
  3.采取多种形式的课堂评价方式,主要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教学步骤】
  一、导入设计
  同学们,你们觉得什么是美?(生答)看来在每个人的心里对美的认识都是不同的。为什么环肥燕瘦西子病却都能成为历史上有名的美人呢?杨玉环因其肥而更显其雍容典雅之态,赵飞燕因其瘦而更添轻盈迷人之姿,西施因其病而更增娇媚婉转之韵。为什么鲁迅先生说贾府的焦大不会爱上林黛玉,为什么东施效颦只会贻人笑柄?(生答:因为不合适。)原来美要遵循适度原则。人的打扮要与人的精神气质相和,而作文构思则要与主题相和,只有在构思中遵循这个原则,我们的作文才能达到象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所描述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的完美境界。
  二、揭示文题
  诸葛亮的智慧,林黛玉的娇媚,这些人物的形象已在我们脑海中深深地扎根。你心中也一定有很多印象深刻的人吧,请你也为他们描上几笔吧。请以“我最……的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既然作文构思要与主题相合,那么构思的第一步应该是什么?(生答:确定主题)请讨论构思将题目补充完整,并订立主题。原则:a确定写作对象一定要选择自己最熟悉,对自己有影响,又有典型事例,能突出某一方面特征的人。当然,那些被遗忘的人或人群,那些令人瞩目的事或事件,也是我们笔下的写作对象。b主题要深刻且统一。
  三、订立提纲
  同学们已经确定了各自的主题,那么是不是就可以立即行文了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还需要有计划,作文时,有了提纲的约束,按“计划”行事,写起文章就容易做到一气呵成,写出的文章就容易达到“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等要求;反之就会层次不清,详略不当,丢三落四。因此,列提纲是提高作文效率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如何制定作文提纲呢?以下有两则提纲,请同学们比较他们的异同:(展示幻灯片)
  总结:作文提纲一般包含三部分内容
  (1)题目。要把题目(或补充完整的题目)写在第一行正中间。
  (2)主要内容和中心。要在题目下面,简要地写出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结构安排。这是作文提纲最主要的部分,设计时需要注意做到以下五点:
  ①选取材料,根据对写作对象的了解,选择最能突显主题的典型材料。
  ②组织顺序。要以小标题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
  ③确定详略。要依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确定出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标明“详”、“次”的字样;重点段又打算分几层来写,先写哪层、后写哪层,具体列出准备重点写的步骤、次序。
  ④确定头尾。在提纲中简单注明。
  ⑤设计点题。注明时机及具体的方式、方法。
  ⑥考虑衔接。哪些地方需要过渡,哪些内容需要照应,如何照应,也简单标注一下。
  ⑦注明风格。选择最符合主题的语言风格,做到统一。
  四、写作步骤及方法:
  1.明确写作对象,确立主题。
  选择自己最熟悉,对自己有影响,又有典型事例,能突出某一方面特征的人。
  2.选取最能突出中心和主题的材料
  3.开头方法:a开门见山,揭示主题法;b环境描写,渲染气氛法;c引人入胜,设置悬念法;d名言警句、诗歌,引用法等。
  4.结尾方法:a画龙点睛,深化主题法;b抒情议论法;c首位呼应法;d环境描写法等
  5.叙事顺序:顺序(时间,空间,活动过程,情节发展);倒叙;插叙等
  6.创新结构:
  (a)题记式结构:在正文前援引他人或自撰几句富有意蕴的话,或交代写作缘由,或揭示文章主题,这样的文字,我们称之为“题记”。当然,如能在结尾写上“后记”,与题记遥相呼应,或巧妙点题,或卒章显志,就更好了。
  (b)小标题式结构:在一篇文章中,精心设计两三个小标题,有两种妙处:一是既可以减少过渡性的文字,又可使文章疏密有致,令人赏心悦目。
  (c)镜头式结构:有些作文材料并不新鲜,但一些聪明的同学能借助电影蒙太奇的手法,通过镜头组合、画面切换以及画外音等形式来展示作文丰富的内涵。这样的文章往往因形式的新颖、结构的巧妙而平中见奇,令人耳目一新。
  (d)回环反复式结构:以一个与文章主题表达密切相关的句子作为基本结构素材,然后采用相似句型或段落的不断反复,形成全文结构的主体框架。
  (e)书信式结构。
  (f)日记式结构。
  (g)巧用第二人称:使文章亲切自然,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7.表达技巧:环境烘托;侧面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
  五、列提纲(修改提纲)
  仿照提纲二,根据文章立意快速订立提纲,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
  1.评析习作的层次是否分明;评析习作的结构是否完整;评析习作的条理是否清楚。
  2.评析习作的主题、写作手法,要认真推敲、修改。列出提纲后,要对整个构思做全面的推敲:选材是否切题?立意是否明确、深刻?对选择的材料还需要进一步做哪些取舍?材料的组织安排是否严密、合理,能否突出中心?
  3.指出不足,改进提高。
  六、修改成文
  例文:撒在心灵上的一缕阳光
  那次放假,我去了一趟母校,见到了他——三年级时的语文老师,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起似平常,实则点出人物,为下文作铺垫)
  记得第一次与他接触时,他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总领全段)刚刚开学没几天,班里纪律极差,同学们正“纵情高歌”着,而我和同桌正忘乎所以地谈论昨晚的电视剧。(“纵情高歌”、“谈论”照应“纪律差”)班里突然鸦雀无声,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一阵刺痛就触动了我的神经,抬头,他正虎视眈眈地站在我面前,目光极为严肃,又有几朵气愤的火花从眼球里迸出。(好一个严师的形象!好一个富有特色的神态描写)我马上收回眼神,迅速埋下头去,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毕竟是我第一次挨到老师的惩罚呀!我的心里恨死他了,愤恨地称他“怪老头”。(“我”觉得委屈,心理描写细腻地将之展现出来了)从此,我对他的课极其反感,也越来越讨厌他。可是后来……(由“委屈”而生发对老师的“讨厌”,“可是”一句为过渡语,也是“我”感情的转折点)
  那天,“怪老头”讲了一大堆写作方法和要求后,我们就翻开了作文本的第一页,“怪老头”讲课时我没有认真听,为完成任务,我乱写一通,“大功告成”后,把作文本置之一边,开始摆弄桌上的玩意。(照应前文的“讨厌他”)这时,有东西渐渐地逼近我,近了,更近了,我的心也揪紧了,忽然,我的作文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不翼而飞——“怪老头”拿走了我的作文本?糟糕,又被“怪老头”抓住了把柄,他又要惩罚我了!在忐忑不安中足足煎熬了十五分钟,奇迹终于出现了……(活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在课堂上玩耍被老师揪住的场面和心理。)
  “怪老头”和颜悦色地说:“马苗这次作文写得很好,我给大家念一念……”(与前文的严师形象形成鲜明的反差)天啊,不会是听错了吧,可同学们向我投来的分明是羡慕和赞许的目光呀!(照应前文的“奇迹”)
  后来,“怪老头”在我的作文评语中写道:“你是一棵好苗,但很任性,学习是不能这样的,好苗从小不育,长大育不直,”从那以后,我对语文产生了一种极大的兴趣,对他的课我怎么也听不厌,而且我还发现,他在课堂上从不吝啬他的微笑。我对他的看法彻底改变了,他不再是“怪老头”了……
  我提起了这些往事,他说:“其实,当时说你作文写得好,并非事实,只是想激起你对学习的兴趣。”此时,我才恍然大悟,我的内心充满了无言的感激,感谢老师美丽的谎言,感谢他在我幼小的心灵上撒下一缕温暖的阳光。(老师的话让“我”明白了其良苦用心,“我”发自内心的感谢老师,划线句子紧扣文题。)
  时间可以染白老师两鬓的青丝,可以带走我花样的年华,也可以吹皱你清秀的容颜,但是却永远也抹不掉我们心中美好的回忆。(文笔优美,句式整饬,对全文进行总结。)
  【点评】
  习作叙述了两件事:“我”受惩罚,“我”讨厌老师;“我”受表扬,“我”转变看法。两件事写的是同一个人:“我”三年级时的老师,前一事例反映出来的是严师形象,后一事例则是仁慈长者形象,小作者就是用切身的感受和细腻的描写完成了由“讨厌”他到“喜欢”他,直至“感谢”他的过程,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使老师的形象愈加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习作语言活泼生动,富有特色,段落环环相扣,前呼后应,描写栩栩如生,逼真传神。
  文中的老师用美丽的谎言来激起学生心中的自信和学习的兴趣,不失为为人师表者。
  提纲一
  
  ★作者简介:卢宏基,湖北大学教师。
其他文献
教育部2005年新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完善了学生申诉的具体制度,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但也存在受理范围过窄的不足。本文以教育契约精神和相关法规为依据,本着以学
教师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质量,教师教育制度的完善与否又决定着教师的素质。在国际教师教育制度逐渐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本文就我国教师教育制度的改革提出两大变革措施和三条融合
介绍在汽车修理中对前轮定位的要求,阐述前轮定位的检测、诊断方法及故障的排除.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师要依托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道德修养去熏陶感染学生,帮助学生立人达人,怡性
本文结合具体的文本分析,深入探讨了比较阅读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教材文本中,由于作者思想的局限性,许多文本中存在着一些片面的观点,通过不同作者同题文章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