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二语习得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t1984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动态系统理论,二语习得中的诸多因素及其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复杂的动态系统。二语习得呈现动态非线性特征,在环境、学习者和语言等因素的交互影响下呈现自组织性。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发现外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教学启示。
  【关键词】动态系统理论 二语习得 外语教学
  目前,动态系统理论成为语言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该理论将语言发展视为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认为语言系统是复杂开放的,具有自组织、自适应的特征,这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二语学习不是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充满倒退、停滞、甚至跳跃性前进的行为。文章基于动态系统理论构建二语习得理论框架,以期进一步丰富本领域的相关研究,并发现其对二语教学研究的启示。
  一、动态系统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
  动态系统理论(Dynamic Systems Theory,DST)来源于经典力学,系统的首要特征为系统由多种变量或参数构成,且这些变量相互联系,处于恒动之中,系统具有“全面联结性”。动态系统理论中,子系统的交互作用会引起自组织。“如果一个系统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涉,我们便说该体系是自组织的”。动态系统理论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不是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各系统综合复杂交互的过程。
  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动态系统理论研究始于Larsen-Freeman,她从混沌论出发较全面地讨论了语言作为一种复杂自适应系统的特点,基本奠定了动态系统理论的理论框架。语言发展是非线性的,学习者的努力付出有时并未见收获,甚至出现停滞、倒退现象。语言发展的各个子系统在多层面上相互联结,交互变化,某个变量的细微变化可能引发多个子系统变化,从而带来整个系统变化,即“蝴蝶效应”。基于此理论,二语习得是复杂的系统,其发展呈现动态非线性特征,二语也是一种自组织系统。自组织的语言系统会自动对外部环境进行自适应,在同一社团中,语言使用者的语言彼此适应。二语系统中环境、学习者、语言子系统具有自组织性,同时这三个子系统又具有交互性,各子系统及子系统的互动对二语习得整个系统产生影响。动态系统理论代表了应用语言学发展的新动态,为语言学跨学科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二、二语习得的动态非线性
  二语习得研究可借鉴Morin的“进步复杂性”。宇宙中并没有简单的事物,进步发展的过程中充满着倒退、破坏性的副产品,这些副产品可在某个时间点变为主要产品。语言习得是复杂的过程,其中充斥着停滞、错误甚至倒退,二语学习不是随着习得时间增加、习得内容增多,习得能力和习得效果就不断提高的一个简单线性过程。语言发展囊括了学习过程中进步、倒退、再进步、再回落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是学习证使用语言时浮现出来的。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引起了笔者对二语习得的正确率标准产生新的思考与认识。传统的二语习得正确率标准是对结果的追求即目的语标准,这种过度追求结果的正确率标准忽视了语言习得的过程,忽视了二语习得的复杂性和进程的不确定性。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热情、正确有效的习得方法可能会使学习者不断进步,但是即使再增加更多的输入,也不可能达到与目的语毫无差异的输出。中介语与目的语永远无法重合,因为目的语本身不存在某个同质的状态。因此,传统二语习得中目的语标准的正确率标准的追求,过于重视二语习得的结果,忽视了习得过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二语习得过程中进步与倒退、正确与错误都是并存的。语言学习过程中,中介语的某些石化现象可能引起学习者的自我评价降低、学习热情减退,从而导致二语习得停滞不前,进入瓶颈状态。不确定性亦可能出现另一种状态,即“蝴蝶效应”。二语习得系统亦是如此,语言的学习产生于学习者的个体中,但其个体的某个改变可能引起整个二语习得系统的大变化。因此二语习得的某方面并不能反映语言学习的真实状态,包括所有重要因素的动态相互作用才能解释二语系统的复杂性,二语的学习永远没有终止。
  三、二语习得系统的自组织性
  系统中所有成分彼此联系,相互交互是动态系统理论的一个基本特征。子系统的交互作用会引起自组织。动态系统理论认为系统内部的各种因素具有自组织性。子系统的交互作用会引起自组织,外部因素通过和内部子系统的交互作用也可能引起系统重组。通过自组织,系统容易进入“吸态”,“ 吸态”表面处于停滞,但又充满无限可能性,是下一个发展阶段的起点。语言是一种开放的、自组织、自适应系统。二语系统亦是如此,语言学习者是二语系统中的子系统,这个子系统又包括许多相互影响的次一级子系统,如认知能力、智力、动机、母语等,这些系统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二语发展同时也是从一个吸态到另一个吸态的过程,此过程中并不存在最终状态。如二语习得中的石化现象,传统认为石化现象是最终状态,不会改变,二从动态系统理论角度看,石化是暂时的,表面的停滞实则充满无限潜力,是下一个语言发展阶段的起点,充满了运动发展的可能性。
  二语习得的动态系统中,可将环境、学习者、语言看作其子系统,各子系统具有自组织性,同时这三个子系统又具有交互性,处于动态互动中,难以隔离,各子系统及子系统的互动对二语习得整个系统产生影响。
  环境子系统是二语学习整个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語言环境(单语、双语等)、学习环境(课堂、自然等)。如果学习者在较为开放的环境中,二语习得就会相应较早开启,双语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者会接触较多质量较高的目标语形式。这些环境因子都会影响到二语输入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二语输出的机会和效果。学习者子系包括学习者的个体认知差异、情感差异、学习策略。具体如智力、记忆、动机、态度、性格、焦虑感、交际意愿等。Doronyei(2005)指出个体差异因素与二语成就的相关程度超过其他任何一个二语习得变量。学习者个体差异直接影响二语习得效果差异,认知能力、智力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学习者对二语输入的理解、加工、储存水平和二语输出水平的差异。语言子系统中,虽然母语习得为二语习得能提供一些相似的经验,但是二者差异很大。母语与目的语的语言结构是不同的,二语习得中,母语神经系统的过度参与、母语的负迁移会导致过度概括、简化、回避等问题,大大削减二语习得效果,拉大与目的语的距离。   动态系统中,子系统各因子之间处于互动中,其交互动态性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二语习得中,环境子系统、学习者子系统、语言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影响了整个二语习得系统。环境与学习者的互动会影响二语习得的效果。例如二语课堂中,教师的考核方式、课堂组织、学生的感知水平、目标等都会影响学习者对于课堂二语内容的理解。学习者的智力、分析能力、工作记忆与环境系统中的教学模式互动也会影响二语习得效果。学习者与语言因素交互也影响二语习得,学习者的语言学能、注意差异均会影响二语加工处理的能力。因此,二语习得过程是复杂的,研究二语习得,应充分考虑到环境学习者和语言三个子系统的作用及之间的互动,者贯穿了整个二语习得的过程,影响二语输入、加工、融合等,并决定二语发展水平。
  四、教学启示
  综上所述,包含诸多子系统的二语习得系统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子系统、主系统都是具有变异性的,某个节点的细微变化可能会产生巨大的改变,二语学习过程没有终止状态,一切都为下一次进步发展做好准备。从对待二语习得错误来看,对于二语习得的“石化现象”应正确认识,这不是二语停滞不前,也不是学习终点,这是一个常见的“吸态”,当前“静止”状态并非是真正停止,而是通过错误不断吸取能量的过程,在为下一个质的飞跃进行量的储备。对待中介语的错误,教师应宽容,加强鼓励引导,避免过度纠錯引起学习者的心理不适和过低的自我评价。
  从环境、学习者、语言角度看,课堂中,教师注意加强对语言形式注意的引导,巩固重点输入内容,扩展有效的二语输入。课外,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语言活动提供多模态语言输入以增加二语输入量。学习者也应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提供的双语环境。学习者是二语习得的主体,学习者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及自身优势,则可以大大提高二语习得效果。教师应激发学习者的动机,促使学习者主动积极学习。另外,教师可就学习策略进行相关训练,提高学习者针对多种任务而灵活改变学习方式的能力。同时教师应注意到学习者之间的个体差异,避免泛化、标准化,注意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学习者应避免母语的过度参与,师生都应合理对待母语迁移。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环境、学习者合理配置资源,灵活使用教学方法,促进各因素发挥最佳效能,以促进二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瑞华.社区自组织能力的有机构成及其提升途径[J].四川大学学报,2007,2:101-105.
  [2]李兰霞.动态系统理论与第二语言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3:411.
  [3]Larsen-Freeman,D 1997.Chaos/Complexity science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Applied Linguistics 18:141-165.
  [4]Larsen-Freeman,D 2012.Complex,dynamic systems:A new transdisciplinary theme for applied linguistics?Language Teaching 45:202-214.
  [5]Larsen-Freeman,D
其他文献
学生初学英语时兴趣浓厚,但随着教材难度的增加,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这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影响着整体教学效果。我们知道一种语言不是孤立地存在着,它深深地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因此掌握一门外语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很难完成的。  经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结合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我认为部分学生出现掉队现象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二是单词记不住,词汇量少;
【摘要】在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国际化背景下,英语学习在全世界各地都已流行多年,我国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也开设了英语专业,但是多年來教育领域内应试教育思想和模式下,英语教育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产生了限制。对此,笔者在本文中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分析了当前初中英语教育理念现状,并从整体思路和具体方法对策方面对如何进行初中英语教育理念创新进行了探讨,旨在通过本文研究为初
词汇的掌握对于学生英语学习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将学生英语的学习比作一个分数的话,那么词汇的掌握就像是分数的分子,只有分子越大,那么分数就会越大。也就是说,只有学生掌握越来越多的词汇,那么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英语的学习。词汇是学生阅读的基础,是学生了解语法的前提,是学生理解文意的关键。没有坚实的词汇作为基础,英语的学习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正确的词汇学习方法,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我们的教学也是做出了一些新的改革的,在英语的教学中,我们大多会运用到现代的科技,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更加的直观的面对我们的知识,使得知识的传递能够更加的迅速,在学习中能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在多次的实践中表明,微课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十分受欢迎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在我们的初中,其满足了青少年对于新奇的事物的认知,在学习中能够结合到现代的科技,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够更加的完善。本文
【摘要】在网络时代下,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创新与改革,其包括教学场所、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在内的全面改革。同时,信息技术也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教师的教学理念带来了重大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针对网络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取向和路径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予我国高等教育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网络时代 大学英语 教学模式 改革取向 路径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对人才
【摘要】《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对于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是:根据内容画图、标图、连线、填表、补全信息”。因此, 本文就如何有效帮助学生自我建构英语图式体系,地改变认知方式,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图像 语篇  一、概述  如何将阅读任务设置成一个个层次递进的关系?将比较难梳理的一些相关联的信息,通过更加直观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阅读时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提供“图表”,“图表”
【摘要】批判性思维能力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是每一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本文试图把批判性阅读方法融入大学英语的阅读课程中,希望通过批判性阅读达到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阅读教学 大学英语  引言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是每一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阅读是其主
【摘要】众所周知,修辞是为了达到文章表达目的与效果而采取的写作和表现手法。它是最有效地运用语言,使语言能很好地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笔者认为,在英语语言研究中,读者应该善于品鉴修辞,培养和提高自己对修辞赏析和运用能力,对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大有裨益。本文通过对《three days to see》中的修辞进行分析,提出英语研究者们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经典英语文章,通过提炼研究其中的经典修辞语句段落,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积极去挖掘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契入点,选择好学科知识和思想教育的结合点, 要注意它的策略性,德育渗透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不是要喧宾夺主,而是潜移默化,达到最佳的效果。  【关键词】德育 有效渗透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也不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丰富多变的学习方法充斥在我们学生学习过程中,具有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的应用价值,对我们学生的综合发展意义深远。本文通过对高中英语学习中词汇积累意义与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提升我们高中生英语能力,提供行之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中英语 学习 词汇量积累 方法  英语学习注重“听、说、读、写”,同时均需要我们学生有极大的词汇累计量,而在积累词汇过程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