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延河水相连 北塘安塞情相亲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l20020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背景】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弘扬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发学生“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人民”,推进“手拉手”活动向纵深发展,北塘区少工委决定在全区少年儿童中开展“太湖延河水相连,北塘安塞情相系”系列活动。
  
  【活动目的】
  
  1.通过该主题系列活动,让全区少年儿童对改革开放、奔小康有更直观、更深刻的了解,进一步激发少年儿童为“实现宏伟蓝图做好全面准备”,引导他们确立远大志向,做永远跟党走的新一代。
  2.通过该活动,让队员学会一项本领,找到一个朋友,献出一份爱心、获得一种感受,养成一种品质。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增强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帮助队员关注社会、关注延安、关心安塞小朋友的学习生活,真正领悟到“心中有他人”的含义。
  4.提高队员的团结协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活动准备】
  
  1.搜集介绍安塞风土人情、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情况的书籍、画册等资料。
  2.寻找安塞建设者中的典型代表并收集相关资料。
  3.和安塞“手拉手”学校取得联系。
  
  【活动过程】
  
  一、活动发动阶段——走近延安。了解安塞
  1.组织全区少先队员通过阅读、广播、电视、上网等多种途径来了解安塞。并引导队员将搜集到的有关安塞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在队活动中进行交流学习。
  2.各校可利用大中队活动,组织队员开展“安塞知多少”知识竞赛。
  3.组织队员召开“美丽的安塞”交流会。
  二、了解宣传阶段——鸿雁架起友谊桥。北塘安塞心连心
  1.区总辅导员提供安塞“手拉手”学校名单。各校大队部组织3--5年级队员与安塞小伙伴互相写信,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向小伙伴介绍自己家乡无锡(北塘)人杰地灵,名胜古迹、自然风光、旅游景观的美丽以及“争创‘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区的新面貌。”
  2.举办“让我们走进安塞”小报比赛。小报可分为“手抄报”和“电脑制作小报”。通过小报的设计和展出让大家进一步加强对安塞的认识。
  3.征集有关“支援安塞建设”的标语,请专家点评,并将优秀标语制成横幅悬挂起来。
  4.各校大队部、红领巾现代化信息学校可建立“太湖延河水相连,北塘安塞情相系”网站,介绍、宣传美丽的安塞,以及家乡无锡人杰地灵,名胜古迹,自然风光,旅游景观的美丽以及“争创‘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区的新面貌。”
  三、持续深化阶段——小小硬币献爱心,太湖少儿寄真情
  1.鼓励全区队员从节约一角一分做起,用自己积攒的零花钱为安塞的小伙伴买学习用品等。在全区开展“小小硬币献爱心。太湖少儿寄真情”捐款活动,让队员用自己的行动向安塞小伙伴献出自己的一份真情。
  2.开展“观蠡湖(北塘)新景,颂锡城巨变”、“新安塞、新面貌”征文、绘画比赛,让队员赞美家乡变化、展望安塞发展的前景。
  四、体验实践阶段——圣地延安访真情,革命火炬代代传
  1.组织“红领巾记者团”赴安塞,采访安塞建设者代表,请他们谈谈投身安塞建设的感受。
  2.推选队员代表入住安塞小伙伴家中,与安塞小伙伴同住,从而体验安塞小伙伴的学习、生活,使友谊之花处处盛开。
  3.组织队员代表参观圣地延安等革命根据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五、总结展示阶段——北塘安塞手拉手,两地红领巾话小康
  1.通过前一阶段活动.特别是两地少年儿童的书信交流,增加了两地队员对改革开放成就的认识,加深了对两地同龄人生活的了解,并及时了解到改革开放过程中涌现出的许多可歌可泣的真实故事。
  2.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北塘安塞手拉手,两地红领巾话小康”活动方案设计竞赛及北塘、安塞两地少年书信展。各大队部结合实际可开展“北塘安塞手拉手。两地红领巾话小康”主题队会、演讲比赛、新闻发布会等来展示活动成果,并邀请家长、校外辅导员、社会各界人士来参加展示活动,以此扩大活动的影响力,使家长、校外辅导员、社会各界受到感染,达到“小手拉大手,小康生活夸不尽”。从而使活动达到预期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课程游戏化项目不断地推进与落实,幼儿园区域活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区域材料投放也越来越多。但当材料的投放与收纳出现混乱现象时,会浪费教师的很多时间,也会使幼儿渐渐对活动失去兴趣。杂乱无章的材料摆放是区域活动常态化开展的绊脚石,只有增强幼儿材料的收纳整理意识以及提高相关技能,才能保证区域活动顺利地开展。一日活动皆课程,材料收纳管理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为其
泥塑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在人类发展史上一直不断传承。它以泥为原料,从陶器、陶佛像,到儿童的玩具,从没有间断过。它早已远涉重洋,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重庆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陶,我园利用这得天独厚的陶资源,开展陶泥活动,为幼儿开启了一场趣味无穷的“陶泥”盛宴。这不仅提高了孩子们小肌肉群的灵活性和一定的美学素养,还使幼儿积累一些基本的泥塑技能。  通过泥塑创作可以发展孩子们潜能、个性,还可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馨花园幼儿园
燃烧的童话
期刊
浅议“备课”  张 进    当前,语文教师在“备课”这一教学环节中存在着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一、“抄教案”。照搬教参,从而使备课流于形式,这种现象较为普遍;二、备“形式”超过“内容”,刻意追求“合乎潮流”的教学形式,而对所教课文没有花多少时间去研读、领悟;三、一味地模仿名教师、名教案,不切合学生实际,缺乏个性。“备课”应该成为教师自觉的、有探究性的行为,而不应成为一种形式,那么语文教师平时在教一
活动目标  1. 根据综合材料的特点,运用剪、粘、拼接等方法设计制作服装。  2. 体验自由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时装秀表演》视频,森林时装秀PPT。  2. 毛球、纽扣、雪糕棒、动物头像、吸管,皱纹纸、白纸、卡纸,蜡笔、大头笔,白乳胶、剪刀。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引发兴趣  观看《时装秀表演》视频。  师:小朋友们,我们看完了时装秀的表演,有没有你们喜欢的服装呢?  师:请小
碑拓是用纸墨拓取石刻文字或图案。在印刷术没有诞生之前,古代遗存下来的文字、图案是记录在石头上的。人们用宣纸紧覆在碑版上,用墨打拓其文字或图形,然后将纸揭下,纸上就留下碑版上的文字或图形。  碑拓这种新奇的表现方式往往能激发幼儿的兴趣,积极地参与其中。同时它蕴含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如象形文字、神话传说形象、历史故事情景等,象形文字、故事图案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也是传统文化教育不可缺的载体。幼儿在欣赏碑
紙板又称板纸,由各种纸浆、纤维加工而成的厚纸页。纸板与纸的区别通常以厚度来区分,通常纸板分为三层、五层、七层等不同厚度,为保持纸板硬度,纸张与纸张之间有瓦状隔层。纸板在我们生活中常用于包装、建筑材料、装饰等。  纸板具有易剪裁、易上色、易粘合、可塑性强等特点,非常适合幼儿进行艺术创作,将其变废为宝。本次纸板创意就是巧妙利用纸板的特点,让孩子们通过想象、创意拼贴出色彩夸张、形态各异的脸。  材料准备
儿童与材料互动,创意点亮空间
“我发现公开讲演时常强迫我对一个讲题做有系统的和合乎逻辑的构想,然后再做有系统的又合乎逻辑学和文化气味的陈述!”的确,我们成年人都与胡适先生一样用经验验证了演讲的实效性。我想:只要我们每个教师坚持将演讲贯穿于小学语文学习的始终,相信学生在毕业前,亦能验证这句话。  以下演讲五式是我在这几年实验的总结,分别从时限安排、训练层次、演讲内容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演讲的操作步骤。    —、常剪羊毛式(从演讲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