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大捷的若干问题研究

来源 :安徽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nk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一清廷战略防御重点的牺牲品李续宾三河败亡之初,有人就扼腕叹息:设若胡林翼不离职返里丁忧,设若李续宾隶于曾国藩麾下,当不至此。当然,谁也不会矢口否认这种可能,但问题的症结不在这里。自1856年楚军大将罗泽南强攻武昌被太平军伤毙于武昌城下时起,楚军的谋臣策士及其决策者,从苦楚中渐次悟出水陆马步互相依傍、稳扎稳打、逐步推进、围点打援、力避攻坚的诡计。在这一诡计的指导下,他们于1858年5月19日攻陷九江之后,随即制
其他文献
一姚莹一生,仕途坎坷,如其自述:“浮沉四十载,十事九不遂。”然而,他却受到了一些督抚上司的称赞。为龙溪令时,闽督董教增誉其为“闽吏第一”。任江苏武进知县时,江督陶澍赞
<正>在中国近代史上,许多杰出的思想家都与佛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研究近代佛学和它的著名代表人物,应当是近代思想史的一个重要方面。被日本学者誉为“中国佛教的中兴之
【正】 陈独秀和毛泽东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两个重要人物。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无疑在研究中国近现代思想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本文试图就伦理观、历史观、社会变革
论姚莹的哲学思想─—桐城派经世之路探讨(一)施立业姚莹,字石甫,号明叔,清安徽桐城(今机阳)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进士。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职任台湾道,领导台湾军民取得了抗英斗争的胜利
在与日本交往、争战的过程中,李鸿章的心态大致可分为四个层面:因承袭传统而得鄙薄心;由于对明治维新的皮毛了解而生敬慕心;因感知日本军事实力而生防范心;出于封建地主阶级
【正】 我们把聚落分成两个学术上的等级:一是由环境、血缘关系及人口增殖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聚落,简称为自然聚落;二是国家政府为了地域行政统治之目的在县以下以自然聚落为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通过军事接收,占据了皖江地区的主要城镇和大部分地盘。随后又通过经济接收,不仅获得了大量敌伪工矿企业,还侵占了一些民族资本创办的企业。皖江地区广
【正】 据最近几年全国古籍整理工作会议估计,我国目前现存的古籍,就著述者籍贯分省统计,其数量为江苏第一,浙江第二,安徽第三.应该说,这一估计大体符合事实。清代孙庆增早就
<正> 1870年8月22日(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两江总督马新贻遇刺身亡,这在清代历史上可是件前所未有的事情,朝野震惊,一时人情汹惧。案发后半年多时间,清廷连发十数道上谕,大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指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九一八事变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一方面,蒋介石背叛革命后,民族资产阶级也脱离了统一战线,作了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