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杂交种(组合)和自交系对三病一虫多抗、兼抗性鉴定评价简报

来源 :玉米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959907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1~1997年对1201份玉米杂交种(组合)和自交系,经田间人工接种进行抗玉米大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及玉米螟心叶期抗性鉴定,结果综合评选出多抗、兼抗性杂交种(组合)348份,占鉴定的28.9%,其中多抗玉米杂交种242份,占鉴定的21.1%,抗源自交系106份,占鉴定的8.8%;单抗大斑病的玉米材料629份,占鉴定的52.4%;单抗丝黑穗病的玉米材料623份,占鉴定的51.9%;
其他文献
试验结果表明,膜侧晚播玉米,膜内种植早熟经济作物,一膜两作,为半湿润易旱区的旱地高产高效创出了一条新途径.更多还原
对11250kg/ha产量水平的高产玉米施硫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可达14.6%。施硫肥玉米根层数和根条数增加,根系活力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硫肥还促进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并使籽粒灌浆
玉米叶片光合速率随群体内光照减弱而降低,下部保绿叶片(第10叶)在弱光下光合速率随光强变幅较大,中部穗位叶光合速率变化较平缓,光合速率明显下降预示群体过大,籽粒产量趋于
用“5406”植物细胞分裂素浸种、喷施或浸种加喷施的方式处理水、旱地地膜玉米种子或叶面喷施植株,对地膜玉米的生育时期、植株性状和产量性状影响较大.试验结果证明,在水、
<正> 充分利用好太阳能是农业生产的出发点。玉米是高光效、光饱和点高、中部结穗、异花授粉的C_4作物。植株各叶层的光合作用强度及对籽实产量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个体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