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双株紧靠高产栽培及其效益分析

来源 :玉米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lan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充分利用好太阳能是农业生产的出发点。玉米是高光效、光饱和点高、中部结穗、异花授粉的C_4作物。植株各叶层的光合作用强度及对籽实产量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个体植株表现为中部>下部>上部;而在群体的条件下却变为中部>上部>下部。说明常规栽培形式下,玉米植株下部叶片由于遮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所以种植形式与密度应以改善田间通透条件为前提。从栽培上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使单位面积内能容纳更多的个体,又使个体之间在利用养分、水分和光照等方面效果最高,而相互的干扰最小,使密植
其他文献
玉米杂交种丹玉13号在苗期、抽雄始期和灌浆期喷施0.01%的“喷施宝”、0.01%的“叶面宝”及蒸馏水各一次;在始花期和起苞期喷施0.01%的“植保素”和蒸馏水各一次。生育中期和后
试验结果表明,膜侧晚播玉米,膜内种植早熟经济作物,一膜两作,为半湿润易旱区的旱地高产高效创出了一条新途径.更多还原
对11250kg/ha产量水平的高产玉米施硫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可达14.6%。施硫肥玉米根层数和根条数增加,根系活力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硫肥还促进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并使籽粒灌浆
玉米叶片光合速率随群体内光照减弱而降低,下部保绿叶片(第10叶)在弱光下光合速率随光强变幅较大,中部穗位叶光合速率变化较平缓,光合速率明显下降预示群体过大,籽粒产量趋于
用“5406”植物细胞分裂素浸种、喷施或浸种加喷施的方式处理水、旱地地膜玉米种子或叶面喷施植株,对地膜玉米的生育时期、植株性状和产量性状影响较大.试验结果证明,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