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jerry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行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的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继而对其围术期护理措施及体会进行的总结。结果:结合后续的分析看来,经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51%,对应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结论:经我院研究得出,对于行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而言,良好的护理干预极其重要,能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快速康复,应当推广使用。
  【关键词】 微创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围术期 护理
  综合以往的研究及临床治疗看来,在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面,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较为主要的一种手段,但其手术疗效和预后受围术期护理的影响严重,基于此,我院对收治的89例行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的患者在围术期的护理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9例行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的患者,其中男54例,女35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5±8.7)岁,其中2例为脑叶出血破入脑室者,69例为基底节区出血,18例为脑叶出血尚未破入脑室者,平均出血量为(34.5±13.4)ml,患者中,19例为冠心病,34例为并心存糖尿病。剩余的23例则为其他疾病。
  1.2 手术方法
  此次研究中,我院先对患者进行了完善的术前检查,继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特别是对其意识状态的变化和生命体征进行动态检测,持续吸氧且保持绝对卧床休息,并结合患者的病情给予镇静、脱水止血、稳定血压及对应的电解质平衡等一般治疗,其次,要进行的便是常规术前备皮,具体实施中,准备15 000~25 000 U的低分子肝素、10 ml 的生理盐水、2 ml 的 2% 普鲁卡因及10万U的尿激酶、1 mg 肾上腺素加0~4℃生理盐水500ml制成的血肿冲洗液,并准备对应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手术设备;再次,对于患者病情发展、治疗情况及预后,应当向其如实告知,特别是手术治疗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继而在此基础上取得家属的支持和理解,并注意应当于术前与患者及家属签订病情知晓和手术同意书,完善准备工作。术后护理方面,应当每间隔 30 min 详细记录1次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变化,针对患者中术后意识形态加重的情况,应当针对其是否继发性出血进行头颅CT复查,为预防血压过低引起脑血流灌注不足,应将血压控制在14.5~20.0 kPa/9.5~12 kPa,使得脑缺血或脑水肿的加重得到有效控制,并注意对室内光线、血量及使用冬眠药物引起的瞳孔变化,此外,为防止误吸,应当确保患者取平卧位,抬高头部 15°~30°,并保持头部偏向一侧。也应当根据病情需要调整给氧时间,保持 2~4 L/min 流量吸氧,为了预防感染,应当针对气管切开术患者进行室内消毒及无菌操作方面的强化,保持引流袋低于穿刺部位20~30cm,头部制动并下垫无菌巾,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质应当为每隔4h进行1次。在敏感抗生素的选择方面,应当根据尿标本细菌培养结果来进行,定期冲洗膀胱,进行形成对泌尿系统感染的有效控制和预防,后续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其康复的有效进行。
  1.3 评价标准
  本次在我院的疗效评价方面,我院结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分率来进行,治愈的增分率为>85%,显效的增分率介于50%~85之间,有效的增分率则介于15%~50%之间,无效的标准为增分率≤15%或患者死亡,治愈及有效、显效之和,即为总有效。
  2 结果
  从我院后续的研究分析结果看来,对全体患者进行为期30d的围术期护理后,12例治愈,31例显示为显效,42例显示为有效,剩余的4例则为无效,继而可得出,此次治疗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51%,后续发现1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患者,后续治疗后逐渐好转,此外出现了1例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基于此,对应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
  3 讨论
  综合以往的研究及临床治疗看来,在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病症的治疗方面,传统药物治疗效果并不显著,去骨瓣开颅手术对机体的损伤较大,且无法完全消除血肿占位效应,而与此对应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作为一种新术式,具备了血肿清除快及创伤小、术后意识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诸多优势,显然已成为当前治疗的主要手段。具体实施中,如果患者术后血压升高过快,显然会使得脑血管灌注增加而形成二次出血,反之,术后若患者出现血压降低过快,显然会使得患者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对于其脑组织和脑细胞的缺血、缺氧会加重,不利于其康复,而发生术后引流袋位置固定过高的情况,会使得颅内因引流液回流而发生感染,反之,其固定过低,基于存在的血肿负压增大,显然会使得患者出血。
  本次研究中,经我院对收治的89例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从后续的研究分析0结果看来,12例治愈,31例显示为显效,42例显示为有效,剩余的4例则为无效,继而可得出,此次治疗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51%,后续发现1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患者,后续治疗后逐渐好转,此外出现了1例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基于此,对应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显示了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有效性。
  综上,经我院研究得出,对于行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而言,良好的护理干预极其重要,能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快速康复,应当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军侠,高彩红,李华.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01:140-141.
  [2]王萍莲,史丽霞,赵侠.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31:216-217.
  [3]张清颜.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3,03:64-65.
  [4]卞晓年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134 例临床护理 [J].齐鲁护理杂志,2012,12:60-61.
  [5]苦智萍.21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疗养医学,2012,01:77-78.
其他文献
【摘 要】 近几年,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得到提高,促使其生活方式的变化,且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疾病,不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对其生命健康产生威胁,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   【关键词】 中老年 不同类型 高血压 临床特征   【中图分类号】 R5
【摘 要】 RNA技术就是双链的RNA介导基因转录后的沉默过程,该项技术能够对靶序列介导基因沉默产生特异性作用,现阶段RNA技术在基因功能、疾病治疗、药物作用靶点筛选等研究中的应用广泛。本文出于对RNA技术在病原性真菌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解的目的,从RNA干扰作用机制、RNA技术在病原性真菌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RNA技术 病原性真菌 研究 应用 进展  所谓的RNA技术
【摘 要】 目的:针对在临床中对患有妊高症的产妇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展开讨论并探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7月到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有妊高症的患者,从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25例。对参照组行以常规化的护理模式,对实验组则行以优质的护理模式,之后对两组产妇在临床当中的表现以及护理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产妇在接受了系统化的优质护理模
【摘 要】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运用在人工流产患者中的心理状态影响。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80例人工流产妊娠终止女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舒适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术后焦虑抑郁评分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上,观察组为5%,对照组为12.5%,p<0.05;在术后并发症上,观察组
【摘 要】 目的:对胎膜早破的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及时有效的护理,降低围生儿的病死率,预防产妇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40例胎膜早破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组,对其阴道流出液及胎儿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同时应用药物后做好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同时选取2014年以前100例胎膜早破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围生儿病死率为1.2
【摘 要】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对脓毒症严重程度评估与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ICU收治患者200例,按感染程度分为SIRS组、Sepsis组、Srvere sepsis组及Septic shock组,分别为61例、40例、70例及20例,检测患者血中WBC、hs-CRP及PCT水平,PCT诊断脓毒症的各种指标。结果:SIRS组与其他三组相比,在PCT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