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素质的培养

来源 :现代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qqqq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是新时期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生物教学应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 教学方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将要讲授的一堂课的总体规划,它是实现课堂高效率的前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但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掌握教学目标,而且要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现有的知识水平,更要吃透教材,内化教材,熟悉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知道和教材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并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 1.恰当设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美国教育家波丽亚说过:“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问、启发诱导、启迪学生的思维,创造条件让学生去主动发现。这样做不但锻炼了学生积极思考的思维品质,而且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种做法使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改变了他们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改精神的体现。例如在学习《植物的激素调节》一节时,教师可以如下设问:①植物为什么会向光弯曲生长?②什么是向性运动?③向性运动的产生是哪种激素调节的?④植物体内还有哪些激素?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学生很自然就知道什么是植物的激素调节。
  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还与教具的使用、教师的表达能力、教师的感染力和个人魅力、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等许多因素有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尽可能发挥教学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影响,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就一定能不断地提高。
  
  目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民族科学素质的竞争,因为社会成员的科学素质是科学技术赖以发展的基础。科学素质的核心是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对自然与社会的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既要重视生物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本文仅对此谈谈自己的认识。
   2.要从揭示思维本质入手,努力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 思维是一种心理过程,它能反映现实对象的本质特征,揭示对象与相关现象之间的各种内在联系。科学思维品质的特点反映在思维过程中,往往表示出某些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或途径,统称为思维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是否领悟到科学思维的真谛,对其未来从事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生物进化学说”这一节的教学中,首先可给学生介绍特创论的观点,然后介绍达尔文的生平和他参加英国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环球航行考察后思想的一系列变化。达尔文发现:南美洲地下发掘出来的某些化石跟现在生存在那里的生物(如犰狳、食蚁兽等)既相象又有区别,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生物是南美洲的类型,但每个岛上都有彼此略有相异的物种。他曾企图用原有的特创论观点加以解释,却难以化解所观察到的事物与特创论观点的矛盾:化石生物为什么跟现在生存的生物相象但有区别?相邻的岛上生物为什么相异又相近?于是,“类似这样的事实,不管它是哪一方面的,只有下述的假定能够解释,那就是动、植物种不断在改变……”通过深入研究,类比归纳,达尔文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中心的生物进化论,并为这一假说提供了可供检验的充足证据。至此,我们即可向学生指出上述方法就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科学假说方法。因此,对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学习实际上是一次用科学方法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模拟活动,既让学生学习了生物学知识,又学会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
   3.要努力培养学生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理解了生物学基本概念,切实掌握了生物学的知识体系后,还应注重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解决新信息题,这是一个从学习知识到灵活运用知识的深化过程,也是一个知识迁移过程,更是一个知识能动飞跃的重要表现。
  例如,在学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时,曾经做了一个试验,对两个教学班采取不同的方法。一个班采用传统的程序方式教学,在课堂上把生态因素中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全采用教师讲授,并结合幻灯机和挂图等方法。另一个班采用发现法教学,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工活动。
  经过实验得知,在采用发现法教学的班级中,学生经常产生猜测、惊讶、困惑的心理,从而紧张地、积极地思考和探寻解决的途径。这样,学生的学习便从外部的作用转变为内部的动机。心理学上认为:学习的内部动机作用,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初步成功之后产生的,最初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对学习本身的内在兴趣和发现的自信。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就是从学科本身出发,来激发学生的探求心,容易使学生具有独立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不仅不把学习看成负担,而且看成一种精神需要。并逐步理解了生物科学知识来自实践,又要运用于实践的科学方法。
   4.要重视过程教学,努力培养学生探求新知识的精神
  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使用的教材都是按生物科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而编写的,过分强调了教材的系统性、理论性,忽视了教材的实践性、可读性和趣味性。虽说新教材已弥补了这一缺陷,但人们却习惯于从概念、结论出发,按课本的知识体系循环教学。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结论式教学。
  所谓“过程探索式”教学是指通过独具匠心的教学程序探索设计,采取适当的手段,不断的营造研究的氛围情景,使学生成为探索者、研究者的主体角色。其目的是使学生自行研究科学事实和理论的来龙去脉、产生方法、评估及可信度。让学生通过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得出科学的结论,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
   联系实际、情景设疑是“过程式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可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造一个平等、友好的探索和研究问题的环境氛围;“引入问题、设置探索”是“过程式教学”的关键,能否有所发现,有所创新,需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的引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过程式教学”的核心,教师循循善诱,启发学生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科学研究的逻辑性、验证性;“科學求证、得出结论”是“过程式教学”的重要手段;“迁移应用、反馈校正”是“过程式教学”的升华和提高。学生在这种过程式的学习过程中,既学到了有关生物知识,又培养了探求新知识的精神。
  
其他文献
美国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布鲁纳说:“兴趣是最好和老师。”沙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已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英语教学正是这样。孩子们只要对英语课有了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快乐的投入英语学习中,那学习英语就轻松了,提高成绩也就不是难题了。那么如何培养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已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孩子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从不仅
期刊
一、通过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学生掌握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通过正确地进行复习提问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提问的内容应该使学生在回答时不仅要回忆所学过的问题,而且还要深入钻研,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事实,修正概念,使结论更加充实。例如:在复习阿基米德定律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天平两端分别挂着实心的铜球和铅球,在空气中天平是平衡的,如果把天平放在水中或真空中,哪一端较重,为什么?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根据理论
期刊
教师的语言修养直接关系到教学效率及学生素质的高低,数学教学更应注重语言的运用技巧。  一、数学教师要注意语言的准确、严密、完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务必要用准确、严密、完整的语言来表达数学概念、性质等,揭示其内涵和外延,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如: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要讲清分数中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值相当于商,使学生从关键词“相当于”中懂得分数与除法既有联系但又不能等同。 
期刊
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幼儿童年的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传统的民间游戏来源于民间的现实生活,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在漫长的历程中创造、流传下来的传统游戏,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较强的随意性、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广泛的内容,简便易行、易学易会,符合幼儿好动、好学、好模仿的心理特点。然而大多数人认
期刊
备课是一门艺术,要用一辈子的时间用心钻研。它不是单纯的写教案,而是教师将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课前预设、学情分析、课程标准等多方面综合而成的。而且在真正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还要针对学生对教学的反应及时地随机应变,加以调整。  记得在教学人民美术教育出版社美术教材第一册时,其中有这样一课《太阳月亮星星》,它是教材的第二十课。在一年级上了几节绘画课后我发现,很多学生在绘画时都乐于在画面
期刊
[教学内容]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7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抓紧学习,爱惜时间,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抓紧学习,爱惜时间,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今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将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和内容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学习“理解”语言文字运用,二是学习“运用”语言文字。与之对应的就是言语发现和言语表现。言语发现即实现“据言知意”,其任务在于对“意义和形式”的理解和发现,包括发现语言文字的规律、发现表达的秘密、发现言意
期刊
【摘要】 随着课改的推进,语文课程与教学取得重要进展是有目共睹的,但种种问题也相伴而生。特别是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社会上出现轻视语文教育的倾向;课改过程中出现非语文、泛语文的倾向;阅读教学效率不高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对策,以此来提高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  【关键词】 问题、对策  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几年了。语文课程和教学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期刊
一、教材分析  《铁的重要化合物》这一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内容。在“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第三章进入元素化学的学习,开始具体介绍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工作和生活中经常接触和了解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学习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材料,又能为接下来介绍的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
期刊
【摘要】 关注每一个学生,努力创设情景做好引导,把课堂充分还给学生,把自主性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学习,加深理解和体验,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能以长久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  【关键词】 拓展 主动性 有效  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已成为语文教师一个研究的问题。阅读心理告诉我们:要使语言文字升华为自我感受,必先将语言文字具体内化为可感形象,然后借助形象感悟进行理性提升。西沙群岛是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