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游戏是一种开展极为广泛的活动,但是人们对于游戏的概念尚缺乏一个相对稳定和统一的认识。
关键词:创编原则,对立统一,合理施教,教学效果。
一、前言:
体育游戏是从游戏中发展和派生出来的。是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有鲜明的教育学意义的现代游戏方法。体育游戏熔体力开发和智力开发于一身,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深受人们喜爱,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
二、体育游戏的创编
体育游戏是社会生活现象的一种反映。随着社会的发展,游戏不断发展创新,已成为游戏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体育游戏的创新应更富有时代气息,这也是社会对教育、体育的要求。为了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促进体育教学的开展,体育教师不要固守旧套,应在搜集有用素材的基础上,创编出更新体育游戏,改编现成的体育游戏使之更实用、更有效。要使创编的体育游戏产生较好的使用效果,一般应遵循下面几条最基本的原则:
1、锻炼性原则
锻炼性是体育游戏最本质的特征。应根据参加体育游戏者年龄、性别以及实际活动能力等特点来确定相应的运动负荷量、动作难度和活动方式:根据参加体育游戏的人数、时间、场地、器材等条件来确定个人活动占时数和单轮活动的占时总数及游戏活动的路线等。如;人数较多时,应避免创编费时过多的轮流比赛的游戏;尽量创编每人有均等活动、动作较活泼、自然而又富有竞争性的游戏;创编那些游戏规则较简单、活动方法较实用,不造成游戏过程中费解、费时的游戏。总这,要饶有兴趣、富有吸引力、简单易行,做到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锻炼效果。
2、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是评定体育游戏质量的一条重要标准。所以在创编体育游戏时,要重视教育因素,考虑到名称是否有思想教育价值,内容是否健康,情节是否符合时代特点,规则是否明确、合理、严谨、易于裁判,赏罚得当与否,以使活动能成为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力手段。体育游戏的这种教育作用,必须与其内容、方法规则等有机的结合融为一体,寓教育与活动之中,而不应是牵强附会的说教。
3.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是体育游戏的基本属性。主要来自其活动内容和方法是否能使参加者感到有意义和有吸引力。
不同阶层的人们,由于受客观环境所染,对体育游戏趣味性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同一游戏可能对中学生来说是很有趣味的,但是,对厂矿职工就没有吸引力。有些游戏在女性中广为流传,拿到男性中却没有立足之地。因此,应了解不同人群在体育游戏的趣味方面,有哪些带有规律性的要求,使创编出来的体育游戏尽可能的适合参加者所特有的趣味性心理定势。人们的趣味,不可能等齐划一,一味刻求是不可取的。
4、安全性原则
促进参加者的身心发展,是体育游戏的根本目的。因此在创编体育游戏时应特别注重惯彻安全原则,对游戏的各个环节均应作“安全检查”。一看设计的动作是否容易引起伤害事故;动作幅度较大时,应考虑避免发生肌肉拉伤的具体对策。二看游戏的组织教法是否合理?在使用投掷或负重器械时,要考虑避免因器械使用不当或掷出、拾回投掷器材的时机不妥而发生的伤害事故。三看规则制定是否严谨?如“反应追拍”游戏中不准推撞或重拍游戏者,跑动的线路也要予以规定,以免发生伤害故事。四看场地的安排是否注意了安全因素?如每队、每人之间的左右距离、前后间隔是否恰当,在狭窄的活动场地中,还要考虑避免因周围的障碍物引发的意外事故等。
三、体育游戏的运用
1、游戏场地器材的准备:
根据体育游戏的内容、性质以及参加的人数和水平等情况,在课前充分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这是完成体育游戏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效果的必备条件。场地要平整无杂物,距建筑物要有一定距离,地面的标记、界线要鲜明,组距要合理。器材、教具要简单实用,投掷器材要放置在划定的区域内。为了保证游戏能安全顺利地进行,在场地器材布置完毕后,最好由教师亲自试作1—2次,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游戏的讲解示范:
教师应位于游戏者都能听得清和看得见的地方进行讲解和示范。讲解的内容包括:体育游戏的名称、目的、方法、规则和结果,其中应特别讲清楚游戏的方法和规则。讲解的语言简明扼要,生动而又形象。使游戏者一听就明白,并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讲解的方式要因人而异,有所区别。如对青少年,应当多启发诱导,可采取边讲解边示范的方法;对高中以上的学生,可结合讲解,只示范某些比较复杂和关键性的动作(如易犯规的动作或有技术要求的动作等),使学生对该游戏有了直观的,正确的概念之后,游戏才能顺利进行。有些较复杂的游戏,还可采取“尝试改正”的方法。
3、游戏的组织领导:
不分队的集体游戏要选择好引导人,分队游戏则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技术高低、训练水平等情况,使各队的实力大致均衡。常用的分队方法有:报数法、队长选人法、固定分队法、单位组织法等,教师应酌情采用。一个游戏成功与否,与教师的组织和领导有直接关系。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观察游戏者的行动,掌握进程,控制局面。教师对在游戏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补充说明,加以诱导,使游戏正确顺利地进行。对违纪犯规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教师还要善于观察游戏者情绪及活动量,运用增减比赛次数、扩缩场地距离等办法来调整游戏的活动量。游戏的裁判通常由教师担任,也可由学生推选或教师指定见习生担任,但教师要全面观察游戏全过程,保证游戏在公正、准确的基础上顺利进行。
4、游戏的结束与总结:
一般情况下,提前或延迟结束游戏效果都不好,应在规定时间或次数后结束。当学生比较满足,尚有余兴时结束游戏是最适当的时机。游戏结束后要进行总结,公正地评定游戏的结果,并指出各队在遵守纪律、执行规划、运用技术和战术以及发挥集体力量等方面优点和不足之处,表扬好生,批评差生,鼓励弱生,使学生们通过体育游戏受到教育、学得知识、提高技能。
四、结束语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编和合理运用体育游戏,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训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为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熟练掌握基本技术、提高训练水平,这对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的手段。
关键词:创编原则,对立统一,合理施教,教学效果。
一、前言:
体育游戏是从游戏中发展和派生出来的。是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有鲜明的教育学意义的现代游戏方法。体育游戏熔体力开发和智力开发于一身,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深受人们喜爱,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
二、体育游戏的创编
体育游戏是社会生活现象的一种反映。随着社会的发展,游戏不断发展创新,已成为游戏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体育游戏的创新应更富有时代气息,这也是社会对教育、体育的要求。为了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促进体育教学的开展,体育教师不要固守旧套,应在搜集有用素材的基础上,创编出更新体育游戏,改编现成的体育游戏使之更实用、更有效。要使创编的体育游戏产生较好的使用效果,一般应遵循下面几条最基本的原则:
1、锻炼性原则
锻炼性是体育游戏最本质的特征。应根据参加体育游戏者年龄、性别以及实际活动能力等特点来确定相应的运动负荷量、动作难度和活动方式:根据参加体育游戏的人数、时间、场地、器材等条件来确定个人活动占时数和单轮活动的占时总数及游戏活动的路线等。如;人数较多时,应避免创编费时过多的轮流比赛的游戏;尽量创编每人有均等活动、动作较活泼、自然而又富有竞争性的游戏;创编那些游戏规则较简单、活动方法较实用,不造成游戏过程中费解、费时的游戏。总这,要饶有兴趣、富有吸引力、简单易行,做到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锻炼效果。
2、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是评定体育游戏质量的一条重要标准。所以在创编体育游戏时,要重视教育因素,考虑到名称是否有思想教育价值,内容是否健康,情节是否符合时代特点,规则是否明确、合理、严谨、易于裁判,赏罚得当与否,以使活动能成为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力手段。体育游戏的这种教育作用,必须与其内容、方法规则等有机的结合融为一体,寓教育与活动之中,而不应是牵强附会的说教。
3.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是体育游戏的基本属性。主要来自其活动内容和方法是否能使参加者感到有意义和有吸引力。
不同阶层的人们,由于受客观环境所染,对体育游戏趣味性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同一游戏可能对中学生来说是很有趣味的,但是,对厂矿职工就没有吸引力。有些游戏在女性中广为流传,拿到男性中却没有立足之地。因此,应了解不同人群在体育游戏的趣味方面,有哪些带有规律性的要求,使创编出来的体育游戏尽可能的适合参加者所特有的趣味性心理定势。人们的趣味,不可能等齐划一,一味刻求是不可取的。
4、安全性原则
促进参加者的身心发展,是体育游戏的根本目的。因此在创编体育游戏时应特别注重惯彻安全原则,对游戏的各个环节均应作“安全检查”。一看设计的动作是否容易引起伤害事故;动作幅度较大时,应考虑避免发生肌肉拉伤的具体对策。二看游戏的组织教法是否合理?在使用投掷或负重器械时,要考虑避免因器械使用不当或掷出、拾回投掷器材的时机不妥而发生的伤害事故。三看规则制定是否严谨?如“反应追拍”游戏中不准推撞或重拍游戏者,跑动的线路也要予以规定,以免发生伤害故事。四看场地的安排是否注意了安全因素?如每队、每人之间的左右距离、前后间隔是否恰当,在狭窄的活动场地中,还要考虑避免因周围的障碍物引发的意外事故等。
三、体育游戏的运用
1、游戏场地器材的准备:
根据体育游戏的内容、性质以及参加的人数和水平等情况,在课前充分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这是完成体育游戏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效果的必备条件。场地要平整无杂物,距建筑物要有一定距离,地面的标记、界线要鲜明,组距要合理。器材、教具要简单实用,投掷器材要放置在划定的区域内。为了保证游戏能安全顺利地进行,在场地器材布置完毕后,最好由教师亲自试作1—2次,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游戏的讲解示范:
教师应位于游戏者都能听得清和看得见的地方进行讲解和示范。讲解的内容包括:体育游戏的名称、目的、方法、规则和结果,其中应特别讲清楚游戏的方法和规则。讲解的语言简明扼要,生动而又形象。使游戏者一听就明白,并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讲解的方式要因人而异,有所区别。如对青少年,应当多启发诱导,可采取边讲解边示范的方法;对高中以上的学生,可结合讲解,只示范某些比较复杂和关键性的动作(如易犯规的动作或有技术要求的动作等),使学生对该游戏有了直观的,正确的概念之后,游戏才能顺利进行。有些较复杂的游戏,还可采取“尝试改正”的方法。
3、游戏的组织领导:
不分队的集体游戏要选择好引导人,分队游戏则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技术高低、训练水平等情况,使各队的实力大致均衡。常用的分队方法有:报数法、队长选人法、固定分队法、单位组织法等,教师应酌情采用。一个游戏成功与否,与教师的组织和领导有直接关系。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观察游戏者的行动,掌握进程,控制局面。教师对在游戏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补充说明,加以诱导,使游戏正确顺利地进行。对违纪犯规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教师还要善于观察游戏者情绪及活动量,运用增减比赛次数、扩缩场地距离等办法来调整游戏的活动量。游戏的裁判通常由教师担任,也可由学生推选或教师指定见习生担任,但教师要全面观察游戏全过程,保证游戏在公正、准确的基础上顺利进行。
4、游戏的结束与总结:
一般情况下,提前或延迟结束游戏效果都不好,应在规定时间或次数后结束。当学生比较满足,尚有余兴时结束游戏是最适当的时机。游戏结束后要进行总结,公正地评定游戏的结果,并指出各队在遵守纪律、执行规划、运用技术和战术以及发挥集体力量等方面优点和不足之处,表扬好生,批评差生,鼓励弱生,使学生们通过体育游戏受到教育、学得知识、提高技能。
四、结束语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编和合理运用体育游戏,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训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为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熟练掌握基本技术、提高训练水平,这对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