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说话能力的训练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bin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话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加强说话训练,不仅能较好地、较快地发展儿童的语言,还能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因此从一年级起就要有明确的说话要求,采用多种形式练说话,从说好一句话、完整话作为起点,训练说连贯的几句话,不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带动书面表达能力,全面提高其语言能力。
  一、 明确要求,培养良好习惯。
  刚入学的小朋友根本不懂怎样用语言把新听到、看到的东西较完整地说出来,因此上说话课教师就应该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1、说话时,做到发音正确、吐字清楚、声音响亮。2、要说完整话。3、说话时要多动脑筋、多思考,想好后积极举手发言。这些在每堂说话课都要严格训练。开始时,教师多作示范,让学生反复实践,对基本上能按要求说的,就让全班同学以热烈的掌声表示鼓励,如果没按要求做的,教师、同学给以帮助,仍然给予表扬,只有这样耐心培养,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二、 采用多种形式训练说话
  1、 看图练说话
  刚入学儿童爱看色彩鲜艳的图画。但他们年龄小,知识面窄,要让他们看了图有话可说,选图内容必须与儿童生活实际相关。我想,开学第一天是每个小朋友都经历过,而且是最高兴的一天,因此我选用了《开学第一天》的图画,让学生练习说话。教学中,出示挂图时,我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图意,并提出问题:①这天是什么日子?②你从哪里看出是开学的第一天?③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④他会想些什么?先让学生按题目的顺序,认真观察,说一句完整话,学生兴趣盎然,发言热烈,图上能观察到的第①②③个问题,学生都说得较好,对第④个问题不易感知,学生一时说不出来,这时,我就启发学生想想自己在开学的第一天心里是怎样想的,通过这样一问,小学生又很感兴趣了,一双双小手举了起来。其中一位同学说:“小红在想,从今天起我是一年级小学生了,我很高兴,我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让全班同学用热烈的掌声表扬这位同学的发言,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踊跃发言的积极性,再按一个一个问题让学生说一句完整话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几句连贯通顺的话,我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把自己那天想的说进去,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接着我请五位同学到讲台前,按四个问题,每人按“第一天”作为开头,有顺序连贯地说一段话,这五位同学作了示范后,让全班同学在自己的座位上试说,并有目的地注意说得好的同学,再让这些同学到讲台前来说,通过这样训练,学生初步懂得如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图意,连贯地说几句话了。
  2、 表演动作练说话。
  刚入学的小朋友,容易感知的是一个个具体形象。因为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占重要位置,抽象思维能力很薄弱。因此,我以学生熟悉的,能看见的动作让学生练习说话,如有一次,我演示了一遍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的动作,让学生认真看,接着要求用上“从——拿——在——写”这几个字词,完整而又连贯地说说教师用右手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字,虽然这位同学能把教师写字的动作说出来,但还没说具体。这时,我进一步启发学生具体些,我又重新演示了一遍写字的动作,并提出一些问题:什么教师?从哪里拿起什么颜色的粉笔?在黑板上怎样写字?这样学生说的就比刚才说的具体多了,另外我还以小学生背书包走进教室的动作让学生练说话。开始让一位学生背着书包走进教室说一句完整话,说完又让两个、三个学生一起走进教室练说话。以“谁和谁一起做什么?”这样的句式进行训练,从而提高了学生观察和说话的能力。
  3、分角色练说话,让说趣味化。
  单纯为“说”进行训练,有时难免有学生产生疲劳感和逃避感。低年级学生一般都有较强的表现欲望,角色表演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学生会努力使自己的口语表达更符合角色特点。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要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结合这两方面,我在口语交际课和课本剧表演活动中,给学生最大的自由组合,尽情发挥。在口语交际活动《有礼貌》中,学生自由组合,自行分配角色进行表演,除用上该用的礼貌用语外,学生还自己加了台词。如在“告别”演出中,学生这样设计:A“谢谢你送我回家!”B“不客气”。A“上我家玩吧”B“不用了,我要回家了,再见!”A“再见!”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得到体现。上完《雪地里的小画家》,学生要求进行表演。分组练习后,一组学生设计了自我介绍台词:“叽叽叽,我是小鸡,下雪了,我来做游戏!”一组学生请观众和他们配合“你画的是啥?”“我画的××,”还有一组学生设计了给冬眠的表蛙打电话,等等。学生的自主性与合作能力淋漓尽致地发挥了,说话能力也在愉快的气氛中锻炼提高。
  4、以问练说话
  法国作家能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做为一名教师,注意启发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不断产生疑问,进而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敢于发问,引出话题,再由集体或个别学生解决问题,进而完成话题。在《司马光》的课题质疑中,有学生问:“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那里,却只有司马光一个人有名字?”有学生就回答:“因为时间太久了,别人只记住司马光的名字,其他人的都忘了。”在《看图识字学词》(二)一课的课后提问中,许多学生向我提出许多有关家禽、家畜、野兽的问题,我顺势引导他们查找课外书收集资料,并在活动课上交流。在“抛砖引玉”中,我借学生的发问,往往引出意想不到的话题,学生在讨论、表达过程中,说话表达,思维能力均得到发展。
  培养低年级学生说话表达能力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我还采用游戏说话、剪贴图画说话、观察小动物说话、实验演示说话等多种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一年级说话课必须要求明确,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多种形式严格训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无论我们采取何种方式,都应该以平等的方式和他们进行交流,多激励,多肯定。让我们多设计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激励和愉快中有序地学习,一定能让学生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进而“妙笔生花”“下笔如有神”。
  
其他文献
课堂上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反应学习主体性的共同特征,如何创建出一个真正充满智慧、 活力,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课堂场景,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学生参与度,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  过去的课堂和现在的课堂有很大的不同。过去的课堂,听到的是教师和少数学生的声音,缺少大多数学生的参与活动。现在的课堂,听到的是不同的声音,教师更注重的是每一位学生的参与。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位学生
期刊
摘要:威望指被人敬仰的声誉和名望,教师的威望在学生心目中具有相当的份量,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保证。本文从提升教师个人魅力和确立教师职业地位两方面阐述了树立教师威望的两条途径。  关键词:个人魅力职业地位教师威望  常言道,无“威”不足以慑众。教师的威望在学生心目中具有相当的份量,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保证。有威望的教师,一个眼神,便能使课堂鸦雀无声;威望不高的
李岚清副总理曾指出:培养21世纪全面发展的优秀建设人才就必须重视和加速学校美育,将艺术教育作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途径之一。几年来,我市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的确把艺术教育置于突出位置,并不断摸索、探讨、实践与完善。在具体教学中,我认为艺术教育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至关重要,可采用如下方式:  一、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创新能力  在短短的两个月教学中,我积极探索艺术教育,不断优化课堂的
期刊
写作能力是小学生语言素质的综合体现。三年级的片断作文教学是在低年级词、句训练的基础上向高年级篇训练过渡的“桥梁”。一个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也可以反映出这个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强弱。一个学生写作水平如何,起步作文是关键。然而起步作文又是小学整个作文教学中最难的阶段。对于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识字量,阅读量,理解能力都是极其有限。又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农村小学生,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过多的接触过课外书、没有到
期刊
目的:通过运用背俞穴刺络放血结合阳明经取穴为主针刺治疗痤疮,观察其临床疗效,深化对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体现针灸综合疗法治疗痤疮的优越性。   方法:将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根据心理特点,放手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之中,进行自主探求知识的活动,可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学习。   一、让学生尽可能去“想”。培养学生一个“敢”字,鼓励他们毫无顾及的尽情去想,合理的去想。如学《圆明园的毁灭》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