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云龙:去摘,遥不可及的星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692934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一档豆瓣9.3分综艺《声入人心》,29岁的音乐剧演员郑云龙成为“热搜常客”。
  他的微博粉丝以每周10万人的速度持续增长;他参演的音乐剧《谋杀歌谣》《信》数度开票,全部场次在一分钟内售空——中国音乐剧历经30年发展,第一次出现如此激烈的抢购场面;许多网友拍下手头的票根给他留言:“因为你,我走进了剧院。”
  郑云龙努力适应着“红”带来的变化,但他仍以直率的性格示人,他坦陈自己的人生故事没那么“戏剧化”,不过是有些天分、足够幸运,走过“十年”的界碑,还要继续向前。
  “去摘,遥不可及的星”
  2013年,郑云龙从北京舞蹈学院的音乐剧专业毕业。那时,国内音乐剧的市场大环境并不好。为了留在北京,他听从母亲的建议,到一家事业单位做文员。三个月后,他瞒着母亲,辞职去了松雷音乐剧团。他租住在北京五环外,单场演出收入800元左右,还打过各种零工。每一年,郑云龙和同事们至少要到30个城市巡回演出。在很多城市,音乐剧仍处于市场培育期,感受着“台上豁命去演、台下空席过半”的苦闷,他也曾经借酒浇愁,可他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我为我是一名音乐剧演员而骄傲”。
  2016年,百老汇殿堂级音乐剧《变身怪医》开始筹划中文版。这是他大学时听着入睡、工作后特意去韩国看的一部好戏。剧组的面试吸引了大约400位演员参加,郑云龙“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唱了,最终剧组通知他和当时已是业内一线明星的刘令飞作为“双男主”,分别承担50%的场次。
  《变身怪医》的剧组在上海。对他而言,上海是全然陌生之地,“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此时的他已是松雷剧团的“台柱子”,但他还是决定辞职,“我有些时候不太想退路。”事实上,如果这步走错,可能就没有退路可言了。
  2017年夏天,《變身怪医》在上海大剧院驻场演出1个月,正是从这部剧开始,他有了自己的剧迷。到了《摇滚年代》广州场,刮台风,开场前观众只有10人,谢幕时观众席都坐满了。他开始剧约不断,整个2018年,他参演了5部音乐剧,年中获得了“音乐剧学院奖”。也是在那个时候,他被挚友阿云嘎“或许能一起推广音乐剧”的理由打动,决定参加《声入人心》。
  12期节目中,郑云龙唱了14首音乐剧作品,每次登台,他的介绍都是“我是一名音乐剧演员”。节目后半,他和阿云嘎连同音乐剧都火了。2019年1月4日,他主演的音乐剧《信》第二轮演出开票后,一分钟即告售罄。两天后,拿到《声入人心》“最终首席”的郑云龙心绪难平,他感慨道:“我们坚持了这么多年的东西,终于被人看见了……”
  而这道涟漪还在扩散。据报道,2019年,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专业报考人数同比增长46.1%,创历史记录;更多人走进剧场,制作公司也更有信心引进大项目……
  郑云龙最喜欢的音乐剧歌词是《我,堂吉诃德》的“去摘,遥不可及的星”。就像一个隐喻,他摘到了那颗星。
  时代也许不需要这样的人,
  但我们的心灵是需要的
  《声入人心》之后,郑云龙与另外三位成员以“声入人心男团”的名义,成功“踢馆”了由刘欢、齐豫等坐镇的老牌声乐竞演节目《歌手》。节目中途,由于决赛日期与自己在上海的音乐剧行程冲突,郑云龙选择退出《歌手》舞台,舆论一片哗然。与小众的音乐剧相比,《歌手》是娱乐圈的中心点,是聚光灯永亮之处,代表着资本与粉丝经济带来的顶级流量。如果他继续走下去,必然星途璀璨。但他仍然选择了音乐剧。
  很多人说,因为郑云龙的出名,所以音乐剧火了。但他却说,这只是节目过后的一个现象,至于这个现象能维持多久谁也不好说。所以自己在节目结束之后,什么都不想也要先回到剧场,至少在这个热度之下让大家先看看,先了解什么是音乐剧。“我是音乐剧演员郑云龙”,这不单是一个职业介绍。他会把中国音乐剧圈的发展挂在嘴边,他欣喜与看到音乐剧从小众走向为人所知——这就是为何有些生命是有硬度的,硬度并非体现在顺利的时候,而是在永恒的时间里去保护某样东西的力量。
  十年如一日的热爱与坚持,痛,但也极致的快乐。
  事实上,除了如前所述的几次转折,郑云龙的人生大多是“顺其自然”的,不太瞻前顾后,也不畏首畏尾,可能也正因为此,反而让他显出一种一往无前的孤勇。他知道自己的个性冲动,但他不想因为走红抹去性格里的年少轻狂,“这有好有坏,但我拒绝迎合任何人。”
  不迎合,不卑不亢,在这个流量为王的行业里坚持初心,这确实是有点“格格不入”。但无论如何,还是希望这样的他能一直站在属于自己的那个舞台上。
  时代也许不需要这样的人,但我们的心灵是需要的。
  ★素材运用:去摘,遥不可及的星;追光者;生命的硬度;梦想;选择;热爱;坚持;孤勇;一往无前;属于自己的舞台;不迎合……
  (整理自《南方都市报》、二更视频等)
  ★抢分秘笈
  速写角度1:选择
  人生就是一场不断的选择,这些选择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而最终成就一个人的,也是他一次次坚定的选择。郑云龙辞去北京一家事业单位的文员职位,选择去松雷音乐剧团;在“台下空席过半”的音乐剧演出中,他选择坚持;在已是松雷剧团的“台柱子”时,他选择再次辞职,去上海参演音乐剧《变身怪医》,从此剧约不断。可以说,没有这一次次的坚定选择,就没有现在星光璀璨的郑云龙。
  速写角度2:热爱
  热爱不仅是天赋的才华和兴趣,更是后天努力与坚持的源源不竭的内在动力。郑云龙热爱音乐剧,辞去稳定的事业单位的文员职位,加入松雷音乐剧团,是源于骨子里的热爱;借酒浇愁时也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是源于骨子里的热爱;每次登台,他的介绍都是“我是一名音乐剧演员”,更是源于持久不衰的那份热爱。正是这永不衰竭的热爱,催动郑云龙走过坎坷,走向辉煌。
  速写角度3:孤勇
  单独看“孤勇”这个词,人们也许会觉得它蕴含贬义,但若是放在郑云龙音乐剧的追求之路上,这种一往无前的孤勇,不仅是一种可嘉的勇气,也是一种坚韧的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在这个流量为王的行业里坚持初心,不迎合,不卑不亢,这份孤勇是有硬度的,而有硬度的生命是值得尊重的。(指导教师/倪丽彬)   ★粉丝范文
  以雪浪之姿,澎湃一生
  武汉市第二中学高一(13)班 胡菀书
  鹰怀凌云之志,翱于九天;竹以清正风骨,逐阳生长。那我们的人生呢?于我而言,答案总与“热爱”有关。热爱是于泥淖间仰首而生的希望,热爱是天际灼灼一匝圆光。我想,最美的人生姿态,便是怀揣着不懈的热爱,以雪浪之姿,澎湃一生。
  去热爱生活,将生活揉作一纸洒满阳光的诗篇。在这样的人间,我们更像是星星,冥冥中绕着既定的星轨运行,这条轨迹被更多的称为“命运”。的确,我们无法自行书写命运,但我们始终能够左右自己的态度。我们能始终明亮地爱,就像是夜里的游云遮不住的星光。尼克·胡哲生来没有四肢,几乎是命运的弃儿,可他始终努力地学习与生活,现在成为了世界瞩目的演说家,用一生灿烂向命运宣告热爱者的胜利;音乐剧演员阿云嘎先后失去父母与一路伴他成长的哥哥,只身一人来到北京,但他始终以不渝热忱踽踽行过寒夜,就像植物,往可见或不可见的星辰生长,如今他“背靠深渊,却长成了自己的太阳”。
  罗曼·罗兰曾说过:“我所知道的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知晓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如果命运不够善良温柔,那么,以积极的态度去保持内心的热爱与追求,我们终能以最美的姿态,遇见属于自己的拂晓。
  去热爱理想,始终以全力奔跑之姿追逐太阳。理想曾照亮我们每个人童年的目光,而始终热爱理想、始终追逐理想,其实是一个人对自我的珍重、对人生的珍重,你所追逐的,其实是最初的美好。音乐剧演员郑云龙去年因综艺节目《声入人心》而声名鹊起,一时间收获无数拥趸,和太多明码标价的所谓“机会”。可他仍坚持去演每场演出费两千元的音乐剧,他始终只说,“我是一个音乐剧演员。”为了音乐剧,他退出《歌手》的节目录制;为了舞台,他在右腿伤到无法动弹时也坚持登台。他唱“去摘,遥不可及的星”!我觉得他更像是星辰本身:燃烧十载,只为歌唱一生,舞台就是他的宇宙与银河。
  当然,我们有无数种方式续写已知,可只有热爱是向崭新世界的航行:在铺满金色云霞的清晨,挂上洁白的船帆,我们将越过暗礁、冰川与头顶的星群,我们将成为谱写时代的人。
  什么是活着?我始终记得李贺的那句诗:“少年心事当拿云。”当郑云龙忍着脚伤站上舞台的那一刻,他一定听到了来自自己内心深处的、激烈雀跃的脉搏。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热爱是心底的声音与人间喧嚣的对抗。而理想呢?理想是少年人肩头初升的太阳。少年是拥有想象的勇气的年龄。那么,始终热爱理想,始终追逐理想,便是以热烈的少年姿态,直白地纯粹地活着。好像闭上眼睛,就能拥抱灿烂的一切。
  费尔南多·佩索阿的诗句言:“我的心略大于整個宇宙。”始终热爱,始终追逐,便始终有明亮的未来。以此人生姿态而活,便是“我澎湃过完一生的最好方式”。
  编辑/关晓星
其他文献
我们常说“看病”,医生看病,患者到医院看病,看的到底是什么呢?钟南山说:“医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看到这句话时,我想起一个记者报道中写到他亲眼目睹的细节:钟南山在冬天会用手焐热听诊器,然后再给病人听诊。直到如今,钟南山给病人看病都是主动俯下身,一只手臂托着患者后颈和肩的部位,扶着患者慢慢躺下,等检查完之后,再慢慢扶起来。  擅长解构概念的语言学家们说,社会群体所使用的语言,通常是被设计用来
【例文】  人生本就是一场修行,我们都是马不停蹄的修行者,潘多拉魔盒的诱惑让我们随时都有从马背上跌落下来的可能,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才是你应该紧握的缰绳。因为你知道这奋斗的缰绳会让你一路的汗水、泪水沁出芳华来。但终点无论晴雨,我想我们都会坦然接受。奋斗不息,无问西东,让这场修行尽善尽美。  奋斗从本质上来说是出于人对未来充满生机的迫切渴望,“人的本能是怯懦,但人的本质是不甘心”,而奋斗恰能满足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从古至今,中华民族不乏创新的自觉意识。《论语·宪问》中说:“裨湛草创之”;《孟子·梁惠王下》中说:“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汉书·叙传下》中说:“礼仪是创”。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精辟论述,蕴涵着中华民族先贤重视创新的思想,反映出我们民族创新意识的久远渊源和绵延不绝的传统。现实生活中,有外卖平台跨界创新,助力书香
2002年11月17日,一位男青年给《温州晚报》送来一个包裹,里面装着2万元,并留下一封信:“这2万元是我们辛苦挣来的,捐给急需帮助的人……希望用33年时间,每年捐献2万元‘星雨心愿’善款……”信上署名“农民的儿子兰小草”。此后,在每年11月中下旬,“兰小草”都會托人送来2万元,一送就是15年。  “兰小草”很神秘,来去匆匆,联系都是用公用电话。他曾荣获“温州改革开放三十年十大慈善人物”“感动温州
鲁迅先生有言:“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我看来,真正的勇士,可以如周国平先生言说的“站在上帝的视角看自己的尘世遭遇”,能站在这段或短或长、或浓重或轻描的人生年轮之尾,回过头去收获前行的勇气。  回忆是对曾经自己最大的尊敬,是对曾经结伴同行的笑与泪的祭奠。杨绛先生的回忆录《我们仨》记叙了自己与丈夫、女儿的生前旧事,是对人生年轮的临摹。她站在年轮的终点回望身后的蜿蜒曲折,
《被仰望与被遗忘的》是一部由美国著名作家盖伊·特立斯所著的小说。特立斯的雄心是“将非虚构写作提升到前人未至之境,一探虚构作家之禁脔,与同侪菲利普·罗斯、厄普代克一较短长”,不仅将文学技巧引入纪实书写,更对美国社会作了切片般的精准分析。  名作简介  全书由《纽约:一位猎奇者的足迹》《大桥》和《走向深处》三部分组成。《纽约:一位猎奇者的足迹》描绘了纽约城中不太为人所知的人物和事件,特立斯捕捉细节的功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人脉与国脉相连。青年一代聆听着祖国的心跳,紧扣着时代的脉搏,满怀建设祖国的热忱,积极投身艰苦的工作。新时代赋予广大青年新的责任与使命。而当代的青年们不辱使命,主动担当,以青春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父母们,前行途中,他们需要你们成为最坚强的后盾,需要你们全力的支持。  当代中国,欣欣向榮,日新月异,蓬勃发展。这是一个飞速前进的时代,这是一个创造
名作简介:《汪曾祺经典作品》是当代世界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汪曾祺的小说和散文的合集,包括《受戒》《大淖记事》《异秉》《岁寒三友》《花园》等小说和散文名篇。其中小说《陈小手》被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教材收录。  片断摘录:我们那地方,过去极少有产科医生。一般人家生孩子,都是请老娘。……男人学医,谁会去学产科呢?都觉得这是一桩丢人没出息的事,不屑为之。但也不是绝对没有。陈小手就是一位出名的男性的产科医生
2020年4月,网上一张钟南山院士的挂号费图片引发网友热议。图中显示,钟南山院士的挂号费为1200元/次。赞成的人认为,钟南山院士的年事已高,他要做的大事越来越多,他要把毕生医学成就留给人类,因此,不能忙于日常门诊。用适当的门诊挂号限制普通的病人十分必要。建议再进一步提高挂号费门槛,让钟院士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大事上。但是,反对的声音却认为,国家培养一个知名专家需要付出巨大代价,本应服
作家韩少功回到故乡,却发现村庄如粒米裹挟在苍茫群山中,在地图上根本无法窥见,从而喟叹人之渺小、命运之无痕,一切归于山河。可不,让人凝滞轻躁的大起大落、错综复杂的命运轨迹,从大如山川的角度来看,不过是风雨霜雪这些无悲无喜存在的部分,不过是山巅上永恒静穆的一角。正如福斯特有言:“我们知道我们从风里来,还要回到风里去,知道所有的生灵也许只是永恒平静中的一团缠结、一点瑕疵。”经历多了,时间成了石块冰坨,无